葛元芬
朝鮮5月25日再次進行地下核試驗所引發(fā)的全球震蕩仍在發(fā)酵,外界對朝鮮半島緊張局勢的擔憂也在加劇。事實上,很多國家的核試驗都曾引起過國際糾紛,不僅是最近的朝鮮,還有幾十年前的法國。
法屬波利尼西亞倒大霉
法國第一次核實驗于1960年2月13日在阿爾及利亞的沙漠中進行,但1962年7月阿爾及利亞獨立后,法國失去了這個核試驗基地。于是,法國把目光轉向了位于太平洋東南部的法屬波利尼西亞。
“與世隔絕”的穆魯羅瓦環(huán)礁和方加陶法環(huán)礁屬于法屬波利尼西亞,1962年9月21日,法國宣布在這兩個地方建立核試驗基地。從1966年到1996年,法國在這兩個環(huán)礁地帶共進行了193次核試驗,其中40次屬于大氣層核試驗。
就在法國宣布要在南太平洋地區(qū)建立核試驗基地之初,新西蘭民間組織就發(fā)起了全國性的反核運動,抗議法國準備在法屬波利尼西亞進行核試驗。其實,早在20世紀50年代,新西蘭人便對英國在太平洋地區(qū)進行氫彈試驗深感擔憂。1961年新西蘭反核組織促請政府承諾“不獲取或使用核武器”,并退出美國主導的核聯(lián)盟。1963年,奧克蘭反核組織呼吁新西蘭政府主辦一場國際會議,商討建立南半球無核區(qū)的問題,這是自1893年以來,新西蘭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請愿活動。
不理睬國際法院裁決
1966年7月2日,法國在法屬波利尼西亞進行了首次核試驗,代號為“畢宿五”。新西蘭民眾聞訊群情激憤,紛紛簽名請愿要求將法國政府告上國際法庭。諾曼·柯克領導的工黨對國民的反核運動相當支持,1972年工黨贏得大選后,立即聯(lián)合澳大利亞向國際法院起訴法國。國際法院裁決要求法國停止在穆魯羅瓦環(huán)礁進行大氣層核試驗,但法國政府不予理睬。
于是,“綠色和平”組織和新西蘭國內(nèi)的反核組織搞到了一艘船,冒著巨大的風險駛入核試驗區(qū),以設法推遲法國的核試驗。不幸的是,在航行途中,他們被法國軍隊發(fā)現(xiàn),船長被法軍逮捕。反核組織并未因此放棄,1973年,新西蘭的反核組織組建了“國際抗議快艇游擊隊”,對法國核試驗展開“游擊戰(zhàn)”。然而,這些“快艇游擊隊”時常遭到法軍突擊隊的襲擊和逮捕。當時的新西蘭總理柯克對民間反核運動充滿同情,他派遣兩艘軍艦前往穆魯羅瓦環(huán)礁,這兩艘軍艦還得到了澳大利亞海軍補給艦的支援,南太平洋地區(qū)的局勢頓時緊張起來。時任法國總統(tǒng)蓬皮杜命令法軍不得輕舉妄動,這才避免了一場軍事沖突發(fā)生。
1976年3月,幾十個反核組織和環(huán)保組織在新西蘭首都惠靈頓集會,組成統(tǒng)一的“無核化運動”組織,在新西蘭全國發(fā)起簽名請愿活動,以此抗議法國持續(xù)在南太地區(qū)進行核試驗。
“彩虹勇士號事件”震驚全球
1985年的“彩虹勇士號事件”是南太非核化斗爭激烈沖突的體現(xiàn)?!安屎缬率刻枴痹瓉硎且凰彝暇W(wǎng)漁船,“綠色和平”組織以4萬英鎊的價格將其買下并進行了改裝。
1985年7月10日,“彩虹勇士號”停靠在新西蘭奧克蘭港,準備第二天前往穆魯羅瓦環(huán)礁抗議。晚上11點多,“彩虹勇士號”的引擎艙突然爆炸,船體被炸出一個大窟窿,船長只好下令棄船登岸。隨船攝影師費爾南多·佩雷拉返回船艙搶拿攝影器材,不幸第二枚炸彈爆炸,佩雷拉遇難身亡。
新西蘭政府聞訊后立即封鎖現(xiàn)場,展開調查。警方在附近海域發(fā)現(xiàn)了一艘被遺棄的氣墊船,船上竟然有法國制造的潛水和通訊設備。7月12日,兩名持瑞士護照的法國特工在機場被逮捕。經(jīng)審訊,他們承認是法國海外安全總局情報中心的特工,并供出了另外3名同伙。國際刑警組織對這3名法國特工發(fā)出了國際通緝令,進一步調查還挖出了潛伏在“綠色和平”組織新西蘭分部的一名法國特工。
當時,法國總理法比尤斯聲稱對該事件毫不知情,他下令組成專門委員會進行調查?!罢{查”結果稱法國海外安全總局確實向新西蘭派出過6名特工,但并沒有讓他們?nèi)フā安屎缬率刻枴?,這起爆炸案與法國無關。然而,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1985年9月17日,法國《世界報》在頭版頭條上披露,“彩虹勇士號”是由法國國防部長查爾斯·埃爾尼下令炸沉的,6名特工正是執(zhí)行了法國政府的命令。一時間,法國政府陷入了空前的危機。9月22日,法比尤斯承認爆炸事件系法國情報機構一手策劃,埃爾尼引咎辭職。2005年,法國《世界報》再爆猛料,稱炸沉“彩虹勇士號”得到過法國前總統(tǒng)密特朗的首肯。
三十余年奮斗成果
法國政府的所作所為使其受到了孤立,不僅新西蘭立法通過了非核區(qū)法案,塔希提和新喀里多尼亞還發(fā)起了反法政治運動,抗議法國無休止地在南太平洋地區(qū)進行核試驗。據(jù)法國記者路易斯·岡薩雷斯-加馬塔在1976年的《事實》雜志中披露,有大批波利尼西亞人被秘密送往巴黎的軍隊醫(yī)院治療癌癥。但是,法屬波利尼西亞獨立科學家小組研究認定,法國核試驗場有放射性化學物質滲漏到附近海域,法國政府對此予以承認,但否認這些化學物質對環(huán)境造成了危害。不過,迫于多方面的壓力,法國不得不減少核試驗的次數(shù)。
然而,1995年希拉克出任法國總統(tǒng)后,立馬宣布將在穆魯羅瓦環(huán)礁進行一系列核試驗。法國這一舉動頓時引發(fā)了全球性的抗議活動,很多國家都禁止進口法國葡萄酒。法國進行核試驗本想增強法國的核威懾力,但沒曾想到法國的威信反而急劇下滑。于是,在當時全球政治的大背景下,1996年法國簽署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南太平洋上將不再會有法國的“蘑菇云”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