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玲
(河北省秦皇島市啟航幼兒園066000)
活動班級:小班
授課時間:2005年12月
活動目標與要求:
1、初步了解魚的生活習性,會用半圓形和三角形粘貼小魚,并添畫出眼睛和花紋。
2、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關(guān)心他人的情感。
3、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4、享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背景圖:魚缸里有一條小魚(可翻開,一面是流淚的,一面是微笑的)
2、各種顏色、大小的三角形半圓形若干;彩筆。
3、錄音機、磁帶《魚兒水中游》。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做律動《魚兒水中游》,(教師帶領(lǐng)幼兒在活動場地中模仿小魚自由的游來游去)幼兒入座后,請幼兒說一說:
1.1你見過哪些魚?(回答:鯊魚、鯉魚等)他們生活在什么地方?(回答:水里、海里、池塘里等)
1.2請你用動作模仿一下你見過的小魚是怎樣游的。
2.播放一段生活在大海和江河里的魚的錄像片段,教師簡單介紹魚的特征和生活習性
(今天我也給你們帶來了一條小魚,我們來看看它生活在什么地方)
3.出示背景圖(圖中小魚是流淚的)請幼兒欣賞:
3.1小魚生活在什么地方?(魚缸里)這個魚缸漂不漂亮?
請你仔細觀察小魚怎么了?(小魚傷心地哭了)
請你猜一猜小魚為什么會這樣?(它餓了;它想媽媽了;它沒有朋友,太孤單)
(師:原來小魚自己生活在大大的魚缸里,沒有朋友陪它玩,它太孤單所以傷心的哭了。穿插教師配唱《一條魚》:一條魚~水里游~孤孤單單在發(fā)愁)
3.2請你想一想怎樣能使小魚變快樂。(給它找許多的朋友)
4.為小魚找朋友:請幼兒運用所給材料發(fā)揮想象制作粘貼畫《小魚》,教師巡回指導
5.請幼兒把成品小魚粘貼在背景圖魚缸中,給小魚做朋友教師把魚缸中的小魚變成笑臉。(師配唱:許多魚水里游,開開心心做朋友。)
師:我們幫助小魚找到這么多的朋友,小魚開心地笑了,你們是不是也和小魚一樣開心。幫助別人變快樂我們自己也很快樂。
6.聽音樂做律動《魚兒水中游》:讓我們和小魚一起自由的游玩吧!
活動評析:
這節(jié)活動是我在新年家長開放日上的一節(jié)綜合活動課,我在手工課上加入心理健康的教育內(nèi)容,使幼兒帶著要幫助小魚的心理去完成作品,在整節(jié)活動課中能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因為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在材料的投放上雖只選擇了半圓形和三角形(可投放大小不同的各種形狀),但孩子們的想象力卻十分豐富,有的用大小半圓粘貼添畫出了小丑魚有的用大小三角形粘貼添畫出了熱帶魚;有的用小半圓和大三角形粘貼添畫出了鳳尾魚等等。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收稿日期:2009-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