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蕾
【摘 要】培養(yǎng)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大學英語教學、現代語言教學理論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英語教學效率的有力保證。本文系統(tǒng)地分析了我國高校大學英語學習的現狀,闡述了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必要性,最后探討了如何在我國高校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實現教育的最終目標。
【關鍵詞】大學英語 自主學習
一、我國大學生英語學習現狀
基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高校外語教學仍然拘泥于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這種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強調模仿、記憶、語言的技能訓練,忽視了對學生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分析問題和獨立見解的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在課堂上對教材的內容,語法的講解力求詳細,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沒有機會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消化和實際的運用。在這樣的教學課堂上,教學氣氛沉悶,學生的積極性難以調動。再加上大學階段學生的外語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學生基礎較差,學習過程中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同時學生和學生之間在學習積極性及自覺性上存在差異,下課后沒有教師的監(jiān)督指導就無法有效地制定和實施復習計劃,課后的時間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費時低效的現象相當嚴重。
第一,學習者動機含糊,學習態(tài)度存在錯誤。學生普遍認為學習英語僅僅是因為學校開設了這門課程。
第二,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風格缺乏了解,沒有明確的學習計劃。
第三,學習者在長期學習的過程中難以堅持已有的學習計劃,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自我評估和對學習策略的認識。
第四,不能利用多渠道學習外語。
二、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必要性
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隨著語言教學重點從側重語言知識的教學轉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技能和能力訓練,培養(yǎng)學習者的自主性顯得尤為必要。首先,英語教學現狀要求:應培養(yǎng)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其次,現代語言教學理論要求:英語教學應提倡自主學習;再次,自主學習:提高英語學習效率的強力保證;最后,就業(yè)和擇業(yè)形式嚴峻,要求大學生必須要有適合社會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方式方法探索
學習自主性是一種學習者自我承擔學習責任的能力,這種能力有待于開發(fā),也需要外部條件支持,因此,應在語言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造、挖掘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1.聯系實際,激發(fā)自主學習動機,端正學生學習態(tài)度
動機是學習者的內在動力,在英語學習中,許多學習者常因為動機不足產生厭學、畏學的心理。要緊密聯系當今時代的需要,中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越來越需要英語人才,特別是高素質的服務人才,對學生進行目的性教育。要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讓他們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激發(fā)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tài)度。例如,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盡可能的為每位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讓他們體會到成功感,形成自主學習的強烈愿望和動機。
2.改善大學生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
當今高校的英語教育體系、教學大綱的要求、課程的安排以及評估制度都嚴重制約著學習者的需求。為了給學習者一個更為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各高校應順應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潮流,制定科學、系統(tǒng)、個性化的教學大綱,鼓勵任課教師編寫教材,將學習責任從教師向學習者轉移,課程設計盡可能滿足不同學習者的需求,并以學生為中心來組織活動。同時,還應積極探索英語水平測試體系改革,改變英語四、六級考試這一“一刀切”的評估制度對大學英語教學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
3.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意識
“學生自主學習的意愿取決于他們的動力與自信程度,取決于它們的知識與技巧的水平”,“意識和動機是自主學習的兩大重要構建元素”。沒有意識和動機,要談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枉然。因此,教師要經常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英語意識和動機的培養(yǎng)。
英語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英語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因,是語言學習者的一種自覺能動性和積極性的心理狀態(tài)。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生活經歷、能力范圍、智能因素、認知能力等,以行為的結果來強化其學習動機,并對外部行為表現進行獎勵或懲罰。所設計的教學活動接近學生的語言水平或略高于學生的語言水平時,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和積極參與的欲望,從而自主地去完成學習。
4.創(chuàng)設和諧性和發(fā)展性的課堂教學
外語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主要在課堂。提倡學習者自主性,意味著對學習做出決定的責任轉向學習者,但自主學習決不是沒有教師參加的學習,教師在促進學習者自我實現并定期向他們提供幫助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在缺乏英語環(huán)境,學時又較少的情況下,培養(yǎng)學生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在于創(chuàng)設發(fā)展性的課堂教學。在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個體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幫助學生制定近期和遠期的目標和任務,并在實施的過程中加以指導。近期目標能更好地激發(fā)個體的內在興趣,而長遠目標始終引導著努力的方向,使學生有效地、自主地進行學習。同時,要充分估測學情,注意學生間的層次差異與課堂提問技巧,倡導合作學習的精神,鼓勵學生主動、踴躍、大膽發(fā)言,巧妙地化難為易,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體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5.學生的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
語言學習策略的訓練與自主學習之間是一種手段與目的的關系。了解學生的感知風格,系統(tǒng)的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的講授,重點在于每個學習策略的用途和優(yōu)點。結合一定的練習對學習策略進行訓練,教會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在和使用學習策略。在培訓過程中,教師首先了解學生的感知風格,又計劃,有系統(tǒng)的對學生進行訓練培訓。其次,教師要多利用現有的教學條件,比如多媒體,網絡等,利用多種教學手段,使教學適應學生的感知風格,指導學生發(fā)現更多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6.利用多媒體、網絡資源引導自主學習
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絡的發(fā)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不僅可以作為大學英語教學的補充,大大拓寬學生英語學習渠道,還可以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學習的內容和采取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教師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發(fā)和利用英語教學資源,可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聽覺和視覺手段,例如:圖片、音像等,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促進學生課堂學習;要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軟件,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要開發(fā)和利用廣播電視、英語報刊、圖書館和網絡等多種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條件。
四、結束語
總之,在當前嚴峻的就業(yè)形勢和和諧校園建設的大背景下,如何培養(yǎng)大學生對英語這門重要課程中的應用知識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是外語工作者的所需要研究一個重要課題。因此,大學英語教學應當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結合他們的自身特點,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加強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最終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蔡基剛.試論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基本原則和精神[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01) .
[2]顧衛(wèi)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與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蘇州大學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試點總結[J].外語界,2005,(06) .
(作者單位: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