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昌
20世紀60年代,我在中央辦公廳警衛(wèi)局服務科當招待員。毛主席70歲生日那天,我有幸在頤年堂做現(xiàn)場招待服務工作,這是我在中南海27年里印象極為深刻的一次經(jīng)歷,那些值得回味的真情實景到現(xiàn)在仍然歷久彌新,讓我無法忘懷。
毛主席破例做壽
1963年12月26日,我和陶幼奇在頤年堂值班。一大早就接到毛主席的機要秘書打來的電話,得知下午4點半毛主席要在頤年堂接見六七位客人,一起吃晚飯并照相。剛放下電話不久,中央警衛(wèi)局局長汪東興又專程過來說:今天是主席70歲生日,有客人要來,除了主席的一位遠房親戚外,其余都是很重要的黨外民主人士,是主席的老朋友、老至交。他們年事已高,有的可能行動不便,你們的工作一定要想得周到細致,做得好上加好,務必讓客人滿意、主席滿意。交代完,他面帶笑意地說:“今天你們的晚餐標準跟主席和客人的一樣,我已經(jīng)通知小廚房準備了,不過有一點,就是要等到主席、客人都離開頤年堂之后才能擺桌。怎么樣,滿不滿意啊?”我們聽后自然是喜出望外,高興得合不攏嘴。
關于領導人做壽的問題,毛主席在黨內不同場合曾有過明確表示:(一)不要張揚;(二)最好忘記。所以新中國成立后中央領導同志都不在乎自己的生日,大都是面條一碗,淡酒一杯,平靜而過。毛主席自己更是如此,一些曾見證過他老人家60歲生日的工作人員依然記憶猶新。那時,廣大的人民群眾熱切希望能在毛主席60歲生日之際表達自己的崇敬心情,于是紛紛向中央送來了許多“祝壽”賀禮。普通的小至甘草一束,名貴的大到虎皮、牛黃,特別是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愛國愛教上層人士贈送的禮品,如班禪額爾德尼贈送的麝香、阿沛·阿旺晉美贈送的藏紅花、云南碧土活佛贈送的鹿茸。毛主席知道后,指示將藥材、皮毛和其他禮品統(tǒng)統(tǒng)送到故宮博物院保管、展覽。后經(jīng)由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批準:藥材類贈禮交保健局、皮毛類贈禮交中央特會室、工藝類贈禮交有關博物館處理。毛主席一件也沒留。60歲大壽這個在普通人看來也是值得慶祝一番的特殊日子,毛主席依然踐行了自己的諾言,悄然度過。當然,凡事總有“例外”,如果說毛主席70歲生日是個“例外”的話,那么這個“例外”對我來說無疑是一次難以忘卻的美好經(jīng)歷。
頤年堂是豐澤園內一幢坐北朝南的前院大屋,東邊連接毛主席住地“菊香書院”,西邊緊靠景色優(yōu)美的“靜谷”。院內回廊環(huán)繞,栽有海棠、梨、梧桐等樹木。頤年堂地基高、房頂大、陽光足、通風好,一廳兩室,是一座非常標準的古代建筑。房內厚重的駝色地毯,平整端莊;紫色絲絨沙發(fā),堅固舒適;茶幾靈便實用;燈光調配有序。最為搶眼的是,主廳與東西配房之間的用材不是土木結構,而是以比較名貴的大硬木雕刻成鏤空花鳥畫屏來充當“隔墻”,繁而不亂,美不勝收。再配上紅色絲絨活動掛簾,拉起則自成廳室,分開則古樸通透,最大限度地軟化了棱角分明的建筑結構,實現(xiàn)了柔和的視覺過渡。身處其中,頗感典雅嫻靜、古趣橫生。這里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們開會和接見賓客的極好地方。
簡單而別致的壽宴
下午4點過后,客人陸續(xù)到齊,毛主席也很快從住地過來。一經(jīng)會面,賓主自然分外高興,彼此熱情握手,不斷問好,氣氛相當輕松、愉快。在這些客人中有兩位給我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首先是程潛老先生,他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副主席,政協(xié)第一屆全體會議選出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也是湖南長沙和平解放的大功臣。其次為章士釗老先生,他是政協(xié)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大會宣言起草委員會特別邀請人士、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其他幾位也是出席政協(xié)第一屆全體會議的重要人物,可惜名字記不起來了。這些老先生從舊中國風風雨雨一路走來,為建立新中國出謀劃策、貢獻力量,加上解放后十幾年的親身體會,深為祖國日益強大,自己老得頤養(yǎng)感念萬分。因此,他們歡聚一堂,向毛主席送上發(fā)自肺腑的生日祝福,毛主席也為老友們的不斷進步、暢言無忌而深感喜悅。然而更讓毛主席高興的是,他們談話中所講到的支援鄰國反侵略戰(zhàn)爭的勝利、成功頂住赫魯曉夫的政治壓力以及克服三年經(jīng)濟困難、順利開展大規(guī)模經(jīng)濟建設等問題的時候都提到了國體、政體的優(yōu)越性和重要性。毛主席會意地點點頭,說道:“國體是指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問題,政體是指政權構成的形式問題,是誰來領導和管理的問題。我們同蔣介石已經(jīng)爭論了幾十年,也打了幾十年,到1949 年開政協(xié)第一屆全體會議的時候才得以解決。實踐證明,我們的辦法比蔣介石的好,好就好在我們靠的是人民,為的是人民,有了人民的擁護和團結,什么都不怕。如今的現(xiàn)實,恰好驗證了你們在政協(xié)會議上的發(fā)言是正確的,真是看得深刻、看得遠啊?!?/p>
茶過三巡,到了用餐時間,我們開始端酒上菜。一番擺席過后,呈現(xiàn)在賓主面前的是幾道很普通的家常菜:青椒炒臘肉、干燒魚、鍋溻豆腐、草菇菜心、葷素拼盤、拳雞壽面;酒水是紹興花雕、葡萄酒和白酒三種。大家也許難免疑惑:毛主席70歲生日,請這樣重要的人物吃飯,怎么會如此簡單呢?其實,聯(lián)系當時的具體情況,就能夠理解了。首先,連續(xù)三年的經(jīng)濟困難剛剛過去不久,全國很多地區(qū)糧食、副食供應依然比較緊張,怎能在這樣的時局下講排場、擺闊氣呢?其次,這些年事已高的老人胃口有限,飯菜安排當然應以清淡、酥軟、量恰為好。第三,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毛主席的本意不是擺席祝壽,而是平常的生日聚會。大家湊在一起,見見面,聊聊天,吃頓便飯,照個相。毛主席通過這種最普通、最自然的形式,把對親朋好友的思念表達出來,展示了偉人情感世界的另一面。
盡管如此,在這里,我還是要說說當時壽宴中的花雕陳釀、拳雞壽面和生日壽桃三樣美食。
紹興花雕酒是一壇珍藏了40余年的老陳釀。那天我和陶幼奇把酒從毛主席住地抬到頤年堂時感覺很平常,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可當我們去掉外層的封泥大蓋、揭開內封壇盤后,一股濃郁芳醇的酒香撲鼻而來,瞬間飄散在屋子里,醉人心脾。事先我們并不知道是毛主席特地為來賓準備了這一壇老酒,所以沒有專用的酒勺、酒壺可用。情急之下,我們只好把酒倒進一個盛食品的搪瓷盆里,那花雕成色極佳,已不是原本的黃色,變得如同葡萄酒一般紫紅,像瑪瑙一樣艷麗好看,它在經(jīng)過長期的儲釀后,已是黏稠厚重、微甜醇香,成了一壇罕有的陳釀。我用一個400毫升的量杯當做酒壺上桌斟酒時,大家覺得很新鮮,都以為是飲料。我靈機一動,趕緊介紹說:“這是已經(jīng)儲藏了40多年的浙江紹興花雕酒,請首長們品嘗?!贝藭r,席間兩位老先生興致勃勃地談論起來,一位問:“今年是1963年,如果是40多年前的話,往前推算,會不會是1921年釀造的?”另一位答:“如果真是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誕生時釀造的就太有紀念意義了?!痹捯魟偮洌俏粏栐挼睦舷壬闩e起酒杯說:“權當如此了,來,我們大家為喜上加喜干杯!”毛主席笑了笑,與眾位客人把酒言歡。
“拳雞壽面”是廚師起的名字,拳雞就是乳毛退凈新毛剛長齊的筍雞,經(jīng)過粗加工后,樣子如同成人拳頭一般。它的制作要求是:整雞制作,去腳爪,膛下開小口,凈內臟,略加腌制,急過熱油,控干血水,將調好味兒的手搟面填入肚內,排列盆中呈頭低尾高狀,不加湯水,蓋蓋兒上屜,水燒開后,旺火蒸三四十分鐘即可。上桌時為了增加美感,用青花瓷盤,把雞擺正,一人一只,不加飾食。此菜肴有兩處彩頭:一是形狀,拳雞的形狀雖經(jīng)高溫蒸透,因由面條支撐,所以原樣未變。一只只肚藏壽面的筍雞小巧玲瓏,亮如白玉,分外喜氣。二是口味,拳雞的口味則在于雞、面、料三物各有其香、其味,將它們摻和調勻放在小小的雞肚內,經(jīng)過旺火干蒸,相互融合滲透,具有味美 、嫩滑、鮮香的特點,是一道名副其實的生日佳肴??腿藗冑p鮮品味的同時,無不感受到毛主席生日的別致用心:不奢侈、不鋪張,簡易而非單調,精致而非奢繁,一切恰到好處,顯示出了高雅的飲食文化內涵。
飲完酒,吃完面,生日壽桃上桌了。這壽桃是由中南海頗具名氣的特級廚師田樹賓親手制作的。為了讓大家愛看、愛吃,他不辭辛苦地翻閱桃畫作品,潛心觀察,反復思考,克服難題,終于烤制出了一個鮮亮、逼真的七斤大壽桃。近看其色澤精細,搭配明快,桃體白里帶鵝黃,黃中透嫩粉,三色相濟相融緩慢而勻稱地向桃尖滲去,及至頂端點上嫣紅,簡直就像剛從樹上摘下來的鮮桃一樣,活靈活現(xiàn),人見人愛。大家雖然已是酒足飯飽,但還是每人分切一小塊兒,高興地邊看邊嘗。
江青出人意料地熱情
眼看晚餐即將結束,我和陶幼奇忙著布置東西兩間配房。不多時,毛主席和客人們便來到東配房,一位老先生取出帶來的字畫慢慢展開,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湊上前去觀賞。毛主席一邊看,一邊小聲誦讀,點頭稱好。賞完字畫,大家紛紛來到西配房,白色杭紡大簾隔著內外燈光,和諧地把屋內映襯得如同攝影室一般。光線的亮度和角度是呂厚民設定的,他那時是新華社的攝影記者,就在中南海辦公, 經(jīng)常給毛主席照些生活和工作會議的照片,后來成為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是一位經(jīng)驗豐富很受歡迎的攝影專家。等賓主準備就緒,拍照留念開始了。首先和毛主席照相的是他老家那位親戚,接下來便依次輪到程潛、章士釗……所有客人都分別同毛主席照完相后,江青忽然笑著對大家說:“我也要和主席照一張。”在整個過程中,江青一直在旁邊指揮,不是幫老同志選擇站位,就是給攝影師出點子,在快門將要按下之前,還總是重復著說:“靠近一點兒主席,離主席近一點兒,再靠近,再靠近?!敝钡娇腿烁飨H密地挨在了一起,她才滿意地點頭稱好。應當說江青在這天的表現(xiàn)是空前的“出人意料”,一改過去冷峻、孤傲的樣子,變得隨和、熱情,見誰都面帶笑容,而且還主動幫助別人,比如她主動接過相機,對呂厚民說:“你趕緊上去,我來照你和主席的合影?!?/p>
當輪到工作人員和毛主席合影的時候,第一個上去的是警衛(wèi)局局長汪東興。汪東興照完之后,我們也紛紛提出要和毛主席合影,但考慮到毛主席連續(xù)幾個小時的勞累,我們提議集體跟他老人家照一張。沒想到毛主席面帶微笑地回應:“沒關系,我在天安門三四個小時都站過,今天我和大家都高興,你們一個一個來,一個一個照。”于是毛主席住地的部分工作人員和服務科前來協(xié)助工作的幾個同志,都上前與毛主席合影。輪到我的時候,真是又緊張又興奮。雖然之前與毛主席合過兩次影,但都是集體照,這回能得到單獨的留影機會,說不緊張那是不可能的,心跳都加快了。但更多的應該是興奮和喜悅,一為毛主席的好心情高興,不論是喝酒品菜還是聊天賞畫,毛主席總是表現(xiàn)得興致勃勃,全情投入,整個下午歡聲笑語不斷;二為毛主席的好身體高興,連續(xù)幾個小時的聚會對一個70歲的老人來說體力消耗是很大的,可毛主席非但沒有顯出疲憊的神情,反而在招待完客人之后還與我們這些工作人員一一合影。我是多么希望毛主席能永遠保持這好心情、好身體,健康快樂呀!于是邊靠近毛主席邊想著祝福的話,走到他身邊的時候,他輕輕地轉過臉對我說:“你也來了。”我馬上接道:“是的,來了,祝主席身體健康!”毛主席笑了,我趁勢緊挨上去,“咔嚓”一聲,一張我和毛主席在他老人家70大壽之時的親切合影就這樣保存了下來。
合影留念結束后,賓客都散場了,毛主席在大廳稍作休息之后也回去了。只剩我和陶幼奇兩個人,剛坐下想休息休息,小廚房就打來電話叫我們趕快去吃飯。這才想起要吃拳雞壽面呢!因為當時實在是太興奮了,差一點就把吃飯的事忘在腦后了。我們速去小廚房取回拳雞壽面、爆炒臘肉,就著醇香渾厚的花雕美酒,邊吃邊聊,直至深夜。
(責任編輯劉榮剛 文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