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際鎖定與優(yōu)化升級
富二代從小成長環(huán)境優(yōu)越,父輩生存意義上的壓力不復存在,不需要再去打地鋪。然而,在父輩們所熟悉的老產業(yè)里,他們幾乎沒有什么話語權,也很難擺脫弱勢地位。但是,他們面對的是“自我價值實現”的壓力、更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在父輩們知識和經驗之外的新領域,他們可能會擁有自己新的機會。
富二代們基本都受過高等教育,很多都有海外留學的經歷。管理學認為,家族企業(yè)傳承存在著一種“代際鎖定效應”,即代與代之間通常會鎖定在同一個產業(yè)上。然而,無論是從教育背景、知識儲備還是從大時代背景來看,富二代與父輩已截然不同,其中有些可能會做出新的選擇,打破這種“鎖定”,實現產業(yè)優(yōu)化升級。
浙江老馬
靠什么“威懾商業(yè)賄賂”?
從9月1日起,《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工作規(guī)定》開始實施。新規(guī)定由建設、金融、醫(yī)藥衛(wèi)生、教育、政府采購等五個領域擴大到所有領域?!吧虡I(yè)賄賂”可為兩類。一是“貪污腐敗型”的,本月初消息“上半年全國46名廳級官員因商業(yè)賄賂落馬”,查辦商業(yè)賄賂案件6277件6842人,涉案總金額人民幣9.18億元。已決定提起公訴1946件,法院已對其中的1882件作出有罪判決。再者,是“跨國公司行賄型”的。上月,相關文件顯示,世界最大的便攜式坐標測量機及軟件供應商美國法如科技公司,從2004年到2006年總共向中國國企員工行賄44,4492萬美元。各方關注至今。前一類型叫“權力攪買賣”,后一類型則叫“國官國企吃洋食”。
查處商業(yè)賄賂,這是好事,也是情理之中早就該做的事。必須毫無保留地做到“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
安徽司振龍
公交車“吐痰請向外”
近日,江蘇宿遷一公交車被曝,貼標語提醒乘客如需吐痰請向外吐。公交公司回應標語是司機個人違規(guī)張貼,并表示該車是“農班車”,不在市中心轉。這真讓人感嘆這世界沒有最雷,只有更雷。公司回復則是將“雷人”進行到底——是司機“個人行為”。
其實,這不是“孤例”,坐過公交車的人都知道,司機車內抽煙、等車空閑時撓腳丫子、說話高聲喧嘩、邊開車邊接打電話、對乘客問題不理不睬等現象,早已司空見慣。再者,“個人行為”已經是“擋箭牌”。第一次使用“招數”的是聰明人,第二次是平常人,再而三地用就讓公眾懷疑公司“智商”了。作為一個公交公司,“農家車”就可以張貼不文明沒素質的標語了?不在市中心轉又如何了?就不影響“市容”了?真是笑話。
河南龍敏飛
四歲孩住“廉租房”
前晚,筆者登錄北京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官網,發(fā)現《北京廉租住房已備案結果公示》中,有一些身份證號碼顯示年齡未滿16歲的人,居然也可領取租賃住房補貼,其中一人僅有4歲,確實很牛,一生下來就走上“星光大道”,住“廉租房”,萬般政策利好“寵”于一身。租賃住房補貼針對低收入人群,但總有權勢者“惦記”著。其危害性不難想象:你多吃一口,窮人就會少吃一口;這有損社會的公正、公平、和諧。當“蠶食”政策成為習慣,每每“飽餐”國家政策,中飽私囊,沒有“吃飽”的時候,就自己“制訂政策”千方百計讓子孫成為“公家人”。
必須讓一切政策在陽光下操作,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和處罰。否則,一切只會適得其反。
安徽巢江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