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昌碧
1正視學生解題的錯誤
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害怕學生出現(xiàn)解題錯誤,對錯誤采取嚴厲禁止的態(tài)度是司空見慣的。在這種懼怕心理支配下,教師只注重教給學生正確的結論,忽視揭示知識形成的過程,害怕因啟發(fā)學生進行討論會得出錯誤的結論。長此以往,學生雖片面接受了正確的知識,但對錯誤的出現(xiàn)缺乏心理準備,看不出錯誤或看出錯誤但改不對,甚而弄不清錯誤的緣由。持這種態(tài)度的教師只關心學生用對知識而忽視學生會用知識,這種對待錯誤的態(tài)度會對教學帶來一些消極影響。
學生所犯錯誤及其對錯誤的認識,是學生獲得和鞏固知識的重要途徑。因為數(shù)學學習實際上是不斷地提出假設,修正假設,使學生對數(shù)學的認知水平不斷復雜化,甚而趨于成熟。從這個意義上說,錯誤不過是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所做的某種嘗試,它只能反映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的某個階段的水平,而不能代表其最終的實際水平。學生在教師教學過程中學到的不僅僅是正確的結論,而且領略了探索、嘗試的過程,這對學生知識的完善和能力的提高會產生有益的影響,使學生學會分析,發(fā)現(xiàn)錯誤,改正錯誤。
2初中學生解題錯誤的原因
就初中學生解題錯誤而言,造成錯誤的干擾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小學數(shù)學的干擾和初中數(shù)學前后知識的干擾。
2.1小學數(shù)學的干擾
在初中一開始,學生學習小學數(shù)學形成的某些認識會妨礙他們學習代數(shù)初步知識,使其產生解題錯誤。例如,在小學數(shù)學中,解題結果常常是一個確定的數(shù)。受此影響,學生在解答下述問題時出現(xiàn)混亂與錯誤。禮堂第一排有a個座位,后面每排都比前1排多1個座位,第2排有幾個座位?第3排呢?設m為第n排的座位數(shù),那么m是多少?求a=20,n=19時,m的值。學生在解答上述問題時,受結果是確定的數(shù)的影響,把用n表示m與求m的值混為一談,暴露出其思考過程受到上述干擾的痕跡。又如,在小學減法運算中被減數(shù)比減數(shù)大的認識根深蒂固,記得在初一上學期的一次摸底測試中,有這么一道題:8+8-10,部分學生一看到“8-10”這一部分,就說這道題無法完成,殊不知還有運算順序的問題。
總之,初中開始階段,學生解題錯誤的原因常可追溯到小學數(shù)學知識對其新學知識的影響。講清新學知識的意義(如用字母表示數(shù))、范圍(正數(shù)、0、負數(shù))、方法(代數(shù)和、代數(shù)方法)與舊有知識(具體數(shù)字、非負數(shù)、加減運算、算術方法)的不同,有助于克服干擾,減少錯誤。
2.2初中數(shù)學前后知識的干擾
隨著初中知識的展開,初中數(shù)學知識本身也會前后相互干擾。例如,在學有理數(shù)的減法時,教師反復強調減去一個數(shù)等于加上這個數(shù)的相反數(shù),因而5-9中9前面的符號“-”是減號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緊接著學習代數(shù)和,又要強調把5-9看成正5與負9之和,“-”又成了負號。學生不禁產生到底要把“-”看成減號還是負號的困惑。這個困惑不能很好地消除,學生就會產生運算錯誤。另外,學生在解決簡單問題與綜合問題時的表現(xiàn)也可以說明這個問題。學生在解答簡單問題時,需要提取、運用的知識少,因而受到知識間的干擾小,產生錯誤的可能性??;而遇到綜合問題,在知識的選取、運用上受到的干擾大,容易出錯。
3減少初中學生解題錯誤的方法
3.1課前準備要有預見性
講課之前,教師應預測到學生學習本課內容時可能產生的錯誤,從而有效地控制錯誤的發(fā)生。例如,講解方程;x/0.7-(0.17-0.2)/0.03=1之前,要預見到本題要用分式的基本性質與等式的性質,兩者有可能混淆,因而要在引入新課前準備一些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與等式的性質的練習,幫助學生弄清兩者的不同,避免產生混亂與錯誤。因此備課時,要仔細研究教科書正文中的關鍵字眼、例題后的注意、小結與復習中的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等,同時還要揣摸學生學習本課內容的心理過程,預先明了學生容易出錯之處,防患于未然。因此,預見錯誤并有效防范能夠為揭示錯誤、降低錯誤打下基礎。
3.2課內講解要有針對性
在課內講解時,要對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對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引導學生用對比的方法,弄清它們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同時給學生展示揭示錯誤、排除錯誤的手段,使學生會識別錯誤、改正錯誤。總之,要通過課堂教學,不僅教會學生知識,而且要使學生學會識別對錯,知錯能改。
3.3課后講評要有總結性
要認真分析學生作業(yè)中的問題,總結出錯誤,加以評述。通過講評進行適當?shù)膹土暸c總結,讓學生再經歷一次嘗試與修正的過程,增強識別、改正錯誤的能力。
學生的認知過程經歷了從無到有,從不會到會,由表及里,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其間正確與錯誤交織,對錯誤正確對待、認真分析、有效控制,能夠使學生的學習順利進行,并能逐漸提高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