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少霞
【摘要】教學評估是大學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而有效的過程性評估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如何在大學教學中實施有效的過程性評估以及它給大學教學帶來的啟示值得認真總結。
【關鍵詞】大學教學 評估機制
過程性評估在大學教學中的應用
目前大學教學的評估方式是以終結性評價為主,主要以考試成績來評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師的教學質量,這種評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努力程度等,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利于大學教學的改革。同時這種評估方式也不易激發(fā)大學教師對教學內容與方式進行改革與探索的積極性。如果我們想改變教學的方法與過程,就必須改變評估方式。我們發(fā)現,過程性評估越來越受到廣大國內外教育工作者的重視。
根據2001年國家教育部頒發(fā)的《大學課程標準》,過程性評估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態(tài)度、策略等方面,即在學生知識、技能與態(tài)度形成的過程中進行監(jiān)控與評價?!逼淠康氖恰凹顚W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控制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培養(yǎng)合作精神”。過程性評估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評價轉變成為評價的主體和積極的參與者”。這種評價也為教師與學生提供反饋,幫助教師在教學計劃中做到有的放矢,及時調整教學方式以滿足學生需求及提高教學質量。
沒有一種過程性評估適用于所有教師、所有學生和所有課堂,每位教師都需要探尋適合自己的過程性評估模式,反思自己的教學與評價實踐,與其他教師討論,觀察其他教師的有效嘗試。不過過程性評估有一些常用形式,可以作為新嘗試的起點。
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堂評估活動
學生自評。學生自評包括構建自己的學習目標,設計自己的學習思路,并隨時檢查自己的學習效果。在自評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制定一個具體的評估標準,并且引導學生學會運用這些標準。有效的學生自評要求學生深刻理解自評的重要性,使他們看到自己的學習成就。自評活動可以采取多樣的形式進行。
學生互評。學生之間互相評估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課堂上的各種活動如獨白、對話、小組活動、講故事、角色表演、游戲等都可以成為學生互評的內容。此外同學之間還可以互評作文,互評可以采取小組討論,可以多人評估一人,一人評估多人等方式。通過學生互評,學生就有機會檢查自己和他人的學習,了解自己和同伴之間的差異,然后制定出下一步努力的目標?;ピu有助于提高學生語言交際能力。
教師評估。學生的自評和互評都必須與教師的評估結合起來。例如在課堂討論中、在學生寫作中以及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隨時對學生的行為表現、學習成績進行評估,這樣可以隨時給學生提供反饋信息,鼓勵和幫助學生進行有效學習。
師生共同評估。師生在互評過程中,學生應積極參與反思和自評,教師應及時向學生提供反饋信息。教師通過與學生討論他們的學習,可以理解學生以及學生對待自己學習成果的態(tài)度,是否珍惜自己的學習成果;教師還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和鼓勵學生反思他們的學習經歷,幫助他們確定新的學習目標。師生互評不僅給學生,也給教師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學生得到個人反饋,明確努力方向;教師得到學生反饋以便改進教學,提供給學生更有意義和有用的指導,教師通過回顧教學評估檔案可以發(fā)現自己的教學效果以及存在的問題,從而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與過程性評估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過程性評估對大學教學的幾點啟示
過程性評估在我國目前的教育評估制度中還屬于一個較新的領域,它的實施與應用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來自各方面的誤解甚至是阻力。但它對于大學教學的啟示是深刻的。
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過程性評估改變了以往手段單一、終結性的評估方式,以其生動活潑、注重過程、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向導、手段內容多樣的特點給我們的課堂注入了活力。同時,也給大學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的教學能力不再只用講解能力這一把尺子來衡量。首先,教師需花大量精力深入研究大綱、教材、教法和學生,在充分了解教學目的、過程、對象的基礎上,設計科學實用的評估策略。其次,教師要不斷地研究評估策略所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整教學,真正做到評估服務于教學。
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由于過程性評估注重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評價與培養(yǎng),加之評價手段廣泛多樣,因而給學生提供了參與整個學習過程的機會,課堂上充滿了多項的互動,即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與學習任務的互動,而豐富的互動正是培養(yǎng)交際能力的有利氛圍。再者,由于評估過程也是學習和交際的過程,學生在評估中思考、推理、總結學過的知識,促使學生學會表達思想,并發(fā)展其相關的交際能力。
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因素。情感因素指學習者的動機、興趣、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素,它們以間接的方式影響著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
由于過程性評估注重對學習過程的評價,采用的評估手段多種多樣,所以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變那種“一次考試成敗定終身”和“以考分定優(yōu)劣”的不公平評估方式給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有利于消除學生在學習中的緊張和焦慮情緒,提高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和自控力,從而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過程性評估作為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在大學教學的優(yōu)越性和重要作用正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它的正確使用有利于以人為本、重視學生能力發(fā)展的大學教學改革的推進。作為大學教師,我們首先應從教學理念上進行轉變。由只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轉變?yōu)殛P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由強化教師的主導地位轉變?yōu)閺娀瘜W生的主體地位,使得教學過程由“主動教”轉變?yōu)椤爸鲃訉W”的過程。其次,教師應了解教學評估的目的、原則及各種方法的運用,懂得如何通過形式多樣的過程性評估策略及時獲取教學的反饋信息,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和調整教學策略。最后,過程性評估要求教師具備基本的職業(yè)素質,評估應盡量公正公平,不帶偏見。把過程性評估有效地引入大學教學,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綜合應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作者單位:河北經貿大學外語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