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窮云起
2008年7月7日晚,一位面色黝黑的71歲老人在香港走上領獎臺,光榮地捧起了“全球優(yōu)秀環(huán)保獎”。他就是全國聞名的“植樹大王”、吉林森工有限責任公司紅石林業(yè)局批洲林場退休工人趙希海。
可誰曾想到,這位“植樹老人”退休前卻是遠近聞名的伐木能手。退休后,他以一顆向大山“贖罪”的心義務植樹,還上了他欠大自然的“心債”。
退休后失落,因為愧疚
1989年,批洲林場開了一個隆重的歡送會,干了31年伐木工人的趙希海與73名老工人一道退休了。
老伴知道趙希海是個閑不住的人,退休了心情肯定不好受。于是特意把兒女都叫回來,炒了一桌子的菜,熱上半斤老白干??烧l也沒料到,趙希海酒喝了不到二兩,菜還沒吃幾口,對老伴低低說了聲“我出去轉轉”,就滿腹心事地出去了。
走啊,走啊,他走到了熟悉的大山密林中。同千千萬萬林業(yè)工人一樣,趙希海對這山、這樹、這一草一木都有感情?。?1年,他那雙粗糙的大手不知伐倒了多少棵樹木,堅實的肩膀不知抬過多少根樹干……此刻,他卻忽然想到:“我這輩子伐了那么多的樹,雖然這是國家需要的,但眼看著這大山的樹木一天天在變少,心里總有一種負疚感?,F(xiàn)在退休了,有充足的時間,我要開始義務植樹,把我這輩子砍下的樹再補回來,讓這大山重新綠起來!”
深夜,趙希海一腳跨進門來,對老伴說:“我想好了,我有事兒干了!我要回到大森林去義務植樹!”老伴問:“哪有那么多的樹苗???”“那愁啥?冬天到大林子里去采種,春天在荒地種苗,還可以從林中移苗??!”聽了趙希海的話,老伴和子女都表示支持。
第二天,趙希海就背起一捆樹苗、兩把鍬鎬和一個熱水瓶、幾個饅頭上山了。從這天起,趙希海放下他揮動了一生的斧頭和油鋸,拿起了鐵鍬和樹種,開始了他的植樹行動。
秋天正是為樹除草、打杈、松土、踏查樹種的分布和成色的最好時候,趙希海一個人在林場空地上整整干了一個多月。到了冬天,他就去采集樹種。珍貴樹種水曲柳和黃菠蘿樹,樹干光滑,最頂端才有幾個枝杈,要想采集樹種就必須爬到最高點,連年輕人都有些膽怯??哨w希海這個60多歲的人竟無所畏懼,每天爬到20多米高的樹上去采集樹種,一天要爬好幾十棵樹。
第二年4月初,當山下剛剛解凍、山頂依然積雪皚皚的時候,趙希海就在林場邊一片200多畝的荒地上干開了。他每天早晨不到4點就進山,晚上干到10點多鐘才下山。有好幾天連續(xù)下著大雨,他就頂著大雨搶栽,天天回家澆得全身濕透。那段時間回到家,他連拿筷子吃飯的勁兒也沒有了。
退休后,趙希海的一年四季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山上度過的。春天,補植樹苗;夏秋打草皮子、撫育、剪枝打杈、防止病蟲害;冬天是林木“休眠”狀態(tài),趙希海就踩著厚雪,背著籮筐,到樹上采籽。每年3月末,趙希??傄劝亚耙荒瓴杉臉渥?、花籽,用大棚扣上,隨后上山踏查缺苗的林地,同時尋找野生樹苗,移植到苗圃里。到4月種樹的黃金季節(jié)到來時,他就備好方便面,每天三四點鐘就背著樹苗、拿著鏟子和鍋式鍬上山種樹了。
不懼誤解與困惑,因為承諾
在趙希海眼里,樹就是他的“命根子”,他對這些幼小的樹苗充滿慈愛和期望。然而,并不是誰都有保護森林的意識,也并不是誰都能理解他的行為。他義務植樹這些年,經歷了不少人對他的誤解,當然也得罪了不少人。
2004年春天,一個老漢要在一塊林間空地上種人參,趙希海怎么勸也不管用。于是,趙希海晝夜不停地搶先植了4000多棵水曲柳。誰料,等他隔兩天去一看,他種的樹被拔了個精光。趙希海憤怒地找到那個老漢:“你把樹苗給弄哪兒去了?你也太過分了!”老漢大喊:“是我拔的,咋的?你整天到處栽樹,別人想種點別的都不行。這地是你家的?。 绷R著就舉起鎬頭要刨他,被別人拉住。趙希海也不示弱:“這地是國家的,我為國家種樹,你就是再拔掉,我還要繼續(xù)種……”
當晚,趙希海拿來樹苗補種。沒想到,幾天后這些樹苗再一次被拔光!看到滿地的樹苗,趙希海不禁放聲痛哭起來!那個老漢看到與自己同樣年紀的趙希海哭得那樣傷心,不禁有些內疚。只聽趙希海說:“大山養(yǎng)育了我們,要在我們這一代就沒有了樹,我們拿什么向子孫后代交代???”那位老漢見拗不過趙希海,終于答應不再占用林地種人參了。
類似這樣的事趙希海幾乎每年都會遇到,常常是他剛剛栽上樹苗就被人拔掉了,無奈的趙希海就再一次補植上……這樣來回拉鋸許多次,但最后都是趙希海的堅持戰(zhàn)勝了那些私自開地的人們。時間久了,趙希海的正直、無私和堅韌,贏得了大多數(shù)人的理解、支持和敬佩。一個曾不太理解他的親戚說,如果老趙將這些年植樹創(chuàng)造價值的四分之一變?yōu)橐延械脑?,那他在全林區(qū)肯定是首富!
四季輪回,斗轉星移,趙希海就是憑著一腔對大山的熱愛和愧疚之情,憑著一種老而彌堅的頑強毅力,在多年砍伐留下的空地上為國家義務種植了價值數(shù)百萬元的11萬棵綠樹,從而完成了一個從“伐木能手”到“植樹大王”的完美轉型。
堅持,因為信念
2004年3月,趙希海突然患上腦血栓,手腳都不聽使喚。想到家里還欠有外債,趙希海說什么也不肯去醫(yī)院,只是在家里輸液。分公司和林場的領導、職工紛紛來看望他,他笑著說:“放心吧,我不會倒下的。我還得多活幾年,為山上準備100萬棵好樹苗哪!”過了10天,眼看種樹的季節(jié)到了,打了10天點滴的趙希海竟拔掉吊瓶,不顧老伴和兒子的勸阻,奇跡般地上山了!他拖著還不聽使喚的腿,拄著拐棍上山采野生樹苗,20多天里硬是一瘸一拐地采了近8萬棵!他的身體也竟然漸漸地好了起來。
多年來,趙希海最大的心愿就是加入中國共產黨。2004年12月1日,黨組織批準了他的入黨請求。入黨宣誓那天,趙希海高興得無以言表!
2006年2月,30多年沒走出過大山的趙希海和老伴回了她山東威海的娘家?;貋頃r,親戚給他準備好的特產他一樣都沒帶,卻帶回43株珍稀樹苗和一些樹種、花種,回家第二天他就栽到山林中。幾個月后,他撫摩著那些落戶長白山的新成員,滿臉得意地說:“現(xiàn)在都種活了吧?誰說東北不能種,我老趙全都栽活了。什么樹都跟我有緣??!”
一個老人堅持多年的救贖行為與無私奉獻感動了社會。2007年1月,趙希海榮獲第四屆“感動吉林十大人物”稱號; 2007年12月,“2007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獎”揭曉,趙希海成為9名獲獎者之一。
對這一切榮譽,趙希海都視為對自己的鼓勵和支持。他說:“我就是一個老林業(yè)工人罷了。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大山永遠是綠色的。只要我活著,只要我還能動,我就要繼續(xù)多種樹?!?/p>
(摘自《今天人物》2008年第12期 原標題為《趙希海的綠色夢》 本刊有刪節(jié)圖:無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