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錄瑞 謝宏偉
近年來,渭北旱塬地區(qū)果園大力推廣種草技術,種植三葉草、黑麥草等實行果園行間生草,株間覆蓋20-30厘米后,使旱塬地區(qū)果園保墑能力明顯增強。果園有機質含量由0.8%提高到1.5%-2%。在去冬今春果園的干旱年份,生草大顯神威。據調查,渭北地區(qū)的千陽縣果園生草后,果園小氣候明顯改善,保墑蓄水能力增強,果實含水量增加。果個增大了25%-30%。667平方米產果量由2100千克提高到3400千克,果農667平方米產量增加1300千克,667平方米收人增加3100元。
1果園生草的優(yōu)點
1.1防止或減少水土流失
果園生草成坪后,地上部分有效防止雨水對土壤的直接沖刷,減少或防止因雨水沖刷引起的水土流失;地下草根在土壤中盤根錯節(jié),固土能力很強;種草后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大粒徑的團粒增多,土壤的“凝聚力”增強。因此,果園生草從多個方位防止或減少園地的水土流失。
1.2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果園生草并適時翻埋人土??商岣咄寥烙袡C質。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養(yǎng)分,為果樹根系生長創(chuàng)造一個養(yǎng)分豐富、疏松多孔的根層環(huán)境。豆科牧草長有根瘤,還能積累有機養(yǎng)分和固定氮素。據國內專家測定,在達到一定覆蓋的情況下,白三葉草可固定氮素150-195千克/公頃。相當施用尿素30-435千克,公頃,兩年生的全氮和有機物含量分別為0.105%和1.42%,四年生草地分別為0.122%和1.72%,與清耕相比,全氮分別增加80.7%和110.3%,有機物分別提高114.5%和159.8%,再者果園種草可提高土壤中一些必須營養(yǎng)元素的有效性,種草果園缺磷和缺鈣的癥狀明顯減輕。
1.3促進果園生態(tài)平衡
果園主要害蟲有蚜蟲類、葉蟬類等。據調查,生草果園瓢蟲、草蛉、食蚜蠅和蜘蛛等捕食性天敵和寄生蜂等寄生性天敵種群和數量增大,利用天敵控制蟲害發(fā)生和猖獗的能力明顯增強,生草果園在使用化學農藥次數和種類減少的情況下其蟲害比清耕果園較輕。
1.4優(yōu)化果園小氣候
果園種草可使土壤的溫度晝夜變化和季節(jié)變化幅度減小,有利于果樹的根系生長和對養(yǎng)分的吸收。雨季來臨時,草能夠吸收和蒸發(fā)水分。縮短果樹淹水時間,增加土壤排澇能力。高溫干旱季節(jié)時,草間作區(qū)由于地表覆蓋好,可顯著降低土壤溫度。減少土表水分蒸發(fā),對土壤水分調節(jié)起緩沖作用,利于果樹的生長發(fā)育。
根據測定,在三葉草植被作用下,冬季地表溫度可增加1-3℃5厘米土層增加2.5℃左右,20厘米土層增加1.5℃左右;夏季地表溫度可降低5~7℃;5厘米土層降低2-4℃。20厘米土層降低1.8℃左右。
1.5抑制雜草生長
紅、自三葉、百喜草、黑麥草等競爭力強,成坪后能有效抑制多種雜草生長,抑制率為55%-70%,尤其能抑制蓼、藜闊葉雜草,對抗板歸等惡性雜草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白三葉、百喜草、黑麥草成坪后?;静恍枰斯こs,較易解決了果園不宜使用草甘膦帶來的除草問題。
1.6促進觀光農業(yè)發(fā)展
隨著今年以來觀光休閑農業(yè)的發(fā)展,農家樂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春季果樹花盛開時,生草果園已經是一片碧綠,增添了一層美景;果子掛滿枝頭時,套種白三葉草的果園滿地紅、白花,似夏夜繁星點點,讓人心曠神怡;即使花謝了、果子收了,生草果園還是一片綠。果業(yè)觀光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2果園生草技術
2.1種草選擇
2.1.1選擇原則(1)與果樹和諧增長。高度適中,覆蓋性好,根系淺;無與果樹共有的病害;提供果樹害蟲天敵棲息場所;春季早發(fā)性好,返青快,能在高溫前迅速覆蓋地面。(2)容易繁殖??剐院?。繁殖容易,耐割耐踐踏,再生能力強:耐陰、耐旱、耐高溫、耐低溫:春季返青后能迅速覆蓋地面,可有效控制越冬雜草返青和春季雜草萌發(fā)。(3)易于被控制。便于必要時采用人工、機械或施用化學除草劑等滅除。(4)經濟價值明顯。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優(yōu)化果園生態(tài)環(huán)境;有益發(fā)展生態(tài)農業(yè)(如果園養(yǎng)雞)或觀光農業(yè)。
2.1.2果園適宜種植的草種(1)三葉草。紅白三葉屬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固氮能力強。培肥地力效果明顯,綠色期長。在不太寒冷的地方可四季常有,依次種植可收益5-8年。其草層低矮、致密,只有30厘米高,且根系淺。主要集中在地表10厘米的土層中,不與果樹爭水爭肥;且當夏季高溫干旱時,幾乎停止生長,但仍然成活,保墑效果明顯,同時抑制雜草生長:耐旱、耐寒、耐陰強。耐踐踏性好。適應性強,無與果樹共有的病害;觀賞價值高,花好看,葉美觀。若作為牧草。其適口性好,各種畜禽均喜食,是食草類畜禽優(yōu)質飼草,產量和營養(yǎng)價值高:鮮草的粗蛋白為29.8%、全株為19.3%,另外還含有大量氨基酸、維生素C、E和K等,干物質消化率可達80%。(2)黑麥草。黑麥草是禾本科黑麥草屬植物,生長快,分蘗多。繁殖能力強,莖葉柔嫩光滑,品質好,畜禽喜食,須根發(fā)達,根系較淺,主要分布于15厘米以內的土層中,莖桿直立光滑。株高50-120厘米,多年生黑麥草喜溫暖,濕潤、排水良好的壤土或黏土生長。再生性強,耐割,耐放牧,抽穗前割或放牧能很快恢復生長。干物質中營養(yǎng)成分為粗蛋白13.8%,粗脂肪5.6%,粗纖維18%,無氮浸出物44.4%,粗灰分12%。鈣0.31%。磷0.28%,必需氨基酸含量豐富,微量元素含量較多,適口性好,是奶牛、豬、兔、羊的冬、春牧畜最理想青飼料。③百喜草。百喜草為莖,年生長量20-35厘米,并常向四周蔓延而使植株呈圓盤狀。須根系。集中在0~20厘米中的表土層中。隨著莖的蔓延,每節(jié)觸土即生根。是保持水土的優(yōu)良草種。
以上3種牧草可單一種植,考慮生物多樣性和具體實際還可同園種植幾種。①四草合一。②三草合一:株間以黑麥草與白三葉混播,行間種百喜草。適合養(yǎng)殖類果園。③二草合一:株間種植白三葉或黑麥草,行間種植百喜草。適合水土易流失的果園。④單一草種:單一種植三葉草、百喜草或黑麥草。以單一種植三葉草的適用范圍較廣,它集水土保持、養(yǎng)土、生態(tài)養(yǎng)殖、觀光等諸多作用于一身。黑麥草主要考慮養(yǎng)殖,百喜草主要考慮保持水土。
2.2整地與播種
2.2.1播種時期及播種量(1)播種時期三葉草最佳播種時間是春秋兩季,最適生長溫度19~24℃。春季播種可在3月中、下旬,氣溫穩(wěn)定在15℃以上進行。秋季播種一般從8月中旬開始至9月中、下旬。秋季墑情好,雜草生長弱勢,有利于三葉草生長成坪,因此較春季播種更為適宜。黑麥草宜秋播,具體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百喜草宜春播,時間為3月中旬至4月上旬。雪里紅以春播為宜。
(2)播種量白三葉為7.5~15千克,公頃,黑麥草為15~25千克,公頃,百喜草為25千克,公頃。雪里紅為10~15千克,公頃。
2.2.2整地與播種種子在播種前1天用50℃左右的熱水浸種,邊攪動熱水邊倒人種子,攪動至室溫后浸種8小時,撈出后晾干即可播種。播種前結合整地施磷肥750-1050千克,公頃,尿素112.5千克,公頃。將地整平、整松,不要有大塊土。將種子與適量細土或沙子(混鈣鎂磷肥亦可)拌勻后撤播在地表,然后耙一耙,覆土0.5~1.5厘米。播種時可結合天氣預報,采用干種等雨的方式。種植方式條播、撒播均可,春季以條播為好,行距20~30厘米。秋季以撒播為好。
樹盤上種的草會與樹根爭水、爭肥、爭呼吸,不利于果樹正常生長。一般要求幼樹園,只能在樹行間種草,其草帶應距離樹盤40厘米左右,作為施肥營養(yǎng)帶。而成齡果園,可在行間和株間都種草,但樹盤下也不要種草。
2.3苗期管理
除了播種前,應施足底肥外,在苗期,應施提苗肥尿素60~75千克/公頃。每年還應施尿素225~300千克,公頃。施肥方法可結合灌水施,也可趁天雨撒施或葉面噴施。紅白三葉屬豆科植物,具有固氮能力,但苗期周氮菌尚未生成,需補充少量的氮肥,待成坪后只需補磷、鉀肥,百喜草和黑麥草則還需一定的氮肥。苗期應保持土壤濕潤,成坪后如遇長期干旱也需適當灌溉。小苗期還要清除雜草,尤其是蓼、藜、筧等惡性闊葉雜草。
2.4刈割與翻耕
當高度長到30厘米左右時進行刈割,1年可刈割2-4次;刈割時留茬lO厘米以上(黑麥草可留5厘米以上)。以利再生:割下的可就地株間覆蓋。播種后的頭一年,因苗弱根系小,不宜刈割。從第2年開始,每年可刈割3~5次,5~7年后。進行全園秋翻壓。使其休閑1-2年后,再重新播種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