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君
曾經(jīng)參加過一個學(xué)生自發(fā)組織的拍賣會。在一長排桌子上放著孩子們的物品:長毛絨玩具,叮當(dāng)作響的風(fēng)鈴,嶄新的鉛筆盒,甚至還有女孩的漂亮頭飾。這些東西聚在一起,真像個小型博覽會。有幾個孩子在高聲叫賣,也有人買,但大多數(shù)是看客。
“請買這頭飾吧?!庇袀€小女孩扯扯我的袖子,“它很美,太陽一照會發(fā)光的?!薄岸嗌馘X呢?”“兩塊錢!”她說,“請買下它吧!”我禁不住買下了。因為并不貴,何況那女孩露出的央求的目光令我動心。
我轉(zhuǎn)身要走,忽見女孩把兩塊錢投進一個箱子,那個箱子上寫著:為張敏同學(xué)獻愛心。
我問誰叫張敏,女孩告訴我,張敏是她們班的同學(xué),身患重病,所以大家就想辦一個拍賣會把所得的錢捐給張敏。
“那些東西,”女孩指指拍賣桌上琳瑯滿目的商品,“都是我們帶來的。”
原來,那是孩子們捐獻的心愛之物,他們守在自己的愛物邊,是想鄭重地把它們托付給買者。
“這個頭飾是你捐獻的?”我問女孩。她羞澀地點點頭。
后來,我了解到,拍賣會有一條規(guī)定:凡沒有成交的物品都會歸還原主。也就是說,假如沒有人買下頭飾的話,拍賣會一結(jié)束,她可以重新獲得心愛的頭飾。
我想把買下的頭飾送給女孩,因為那美麗的頭飾戴在她頭上才會更有光彩。可她卻拒絕了,還像受驚的小鹿似的跑開。因為在她幼小的心中,只有奉獻得徹底,才是神圣而驕傲的。
(選自《活著的10001條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