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得強
在城市奮斗的第三年,我們按揭買了一套自己的房子,雖然樓層高一些,面積小一些,但是,我和愛人心中都滿是快樂和幸福。
首付是辛辛苦苦攢下來的。說起來慚愧,我的父母是地道的農(nóng)民,供我們兄弟姊妹幾個上學、結婚,兩位老人除了腰更佝僂一些,再也拿不出一分錢幫我。
住進新房的那天,父親從十幾里外的老家趕來祝賀。來的時候,他帶了一只殺好的雞和母親腌的一壇咸菜。他從衣服的里層取出一個紙包,原來是疊得整整齊齊的3000元錢。父親看我拿住了,他才新奇地這屋走走,那屋站站,不住地夸我:“這下好了,兒子是城里人了。你趙毛叔經(jīng)常來城里兒子家住,一住就是兩天。呵呵,他以后再炫耀,可不敢當著我的面了?!?/p>
我把酒菜備好,給父親敬了一杯:“爸,這也是你和媽的家,閑了就來住。那間房是專門給您二老準備的?!?/p>
看父親高興地抿嘴喝酒,我心中發(fā)虛,只有兩室一廳,女兒要住,還要當作書房,哪里還騰得出父母住的地方呀。
我知道父親也沒當真,就繼續(xù)喝酒。這時,妻子走過來,給父親倒了一杯酒。她拿出一串新鑰匙,放在父親面前。
看我們父子疑惑,妻子把鑰匙放進了父親手里,笑著說:“這是咱家的鑰匙呀,我們倆每人一串,這一串是你和媽共用的?!彼^續(xù)對父親說:“這是樓下的,這是防盜門的,這是臥室的……”
父親顯然沒有思想準備,躲閃著說:“那怎么行呢?我又不是主人,再說,我和你媽一年能來幾趟呀?!?/p>
妻子笑得更燦爛:“來一趟也是自己的家呀。我和阿強經(jīng)常上班不在家,你們來的時候,直接打開房門就行了?!?/p>
看著妻子,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給父母一串鑰匙,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呀??锤赣H把鑰匙收好,能想象到,他腰桿挺得直直的,手拿鑰匙對趙毛叔說:“這是我城里家的鑰匙?!?/p>
父親走的時候,我們送他,夕陽下,他的臉微微透出酡紅色。他把鑰匙放在口袋里按了又按,小聲對我說:“這下可好了,再給你們送東西,就方便多了。你不知道,你趙毛叔上個月給他兒子送白菜,找不到兒子,進不去屋,在門口待了大半天不說,還差點兒被小區(qū)保安當賊捉了呢!”
望著父親,我忽然臉紅了,原來,父親接過鑰匙并不是為了炫耀兒子的房子,而是為了給兒子送東西方便。
(選自《淇河晨報》)
小說包
這篇小小說溫情脈脈,短短千言將人間最真摯的親情抒發(fā)得淋漓盡致。作者欲揚先抑,面對第一次進城的父親,“我”雖想讓他久住,但房子“只有兩室一廳”,騰不出地方給他住,小說開始展示的就是這樣一個“心中發(fā)虛”的我。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我”的妻子比“我”更加善解人意,也更懂得世事人情。她知道作為媳婦,她的態(tài)度更為父親關注,于是,她“留鑰匙”的小小舉動,好似一股溫暖的泉水緩緩地注入了老人家的心田,妻子的行為也彌補了心虛的“我”對待父親方面的不足。小說到此,孝順的兒媳可以說已經(jīng)打動讀者了,但是作者似乎并不滿足,他又通過一個小小的轉折,使父親的形象得以升華。那么,我們看到的是,父親拿過鑰匙后第一個想到的不是自己以后可以進城享福,而是能夠方便地給兒子送東西。正是這樣,一把小小的鑰匙將一對兒女和父母的心緊緊地串在一起,兩代人構成了一幅典型和諧的家庭圖卷。
——祁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