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晶
劉晶
中國石油作協、黑龍江省作協會員。主要從事散文、小說的創(chuàng)作。短篇小說《懷念一只羊》獲第四屆全國石油職工文化大賽短篇小說二等獎。散文《老爸與水》獲2007年黑龍江省作協“和諧家庭”征文大賽二等獎。中篇小說《童年往事》《關于記憶》等、散文《在自己房間里的旅行》《溫情脈脈的細節(jié)》《詞語如花》《心靈之約》《凄艷之美》等百余篇,發(fā)表于《歲月》《地火》《北方文學》等報刊。其中《時間的灰燼》《瞬間與永恒》發(fā)表于《海燕》后被《散文選刊》轉載。
生命在日常里漸漸消融,猶如一粒鹽消溶在水中。
鹽一點點地溶化,直至不見。是水接納了它,水從此變得豐盈……
關于我們的人生,從孩提時代到青年再到老年,只是一瞬間。卻總以可笑的憂愁、無盡的煩惱提筆開篇,以夸張、任性、多情、毅然決然書寫浪漫,更與安詳、順變與澄明的心境漸漸合拍。此時,風吹落葉,颯然入境。
作家遲子建在一篇名為《最是滄桑起風情》的文章里,向我們描述了一場流光溢彩的桑巴舞秀。年輕的舞者隨著激昂的樂曲,且歌且舞。他們滿懷朝氣和力量,無論左右移動還是旋轉,雙足如同躍動的鼓槌,輕靈激越。他們的舞伴則花枝招展,穿著紅黃藍綠等色彩艷麗的服飾,袒胸露臂,像一群花蝴蝶,滿場飛舞。她們修長的腿,宛如魔術棒,令人眼花繚亂……
然而,這樣的熱鬧與繁華,卻讓觀眾漸漸失去了新鮮感,很快感到了困倦和審美疲勞。正像遲子建所說:“桑巴其實就是一場狂歡,而狂歡是會把人噎住的”。恰在此時,一位老者上臺,帶著他年輕的舞伴兒。 “他目光溫和,似笑非笑,意味深長。臉上的重重皺紋,像是魚兒躍出水面后濺起的波痕,給人柔和、喜悅的感覺。他旋轉起來輕靈如燕,氣定神凝,完全不像一個老人?!闭沁@位老者的舞姿驅趕了“我”陣陣襲來的疲乏與困倦,“我”重打精神,在老人那自得的舞步中駐足、徜徉……
曾經,去認真地看過幾場拉丁舞表演,深為其火辣、性感的異域情調所動。按捺不住地,自己也附庸風雅報了個短訓班。那些日子里,朋友說我變了個人似的。整日精神飽滿,身姿挺拔,活力四射?,F在想來,拉丁舞確能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它極強的動感,掩藏不住的性感(眼神、裝束、動作及傳達的欲念無不滲透著愛意與曖昧),對舞蹈者來說,這種火熱火辣迅速氤氳出的某些情緒和情愫,才是舞蹈散發(fā)的真正魅力。至于舞者動作是否嫻熟到位,感覺是否誘人灑脫,那只是個時間問題,技巧及膽識問題。和我一起學舞的人不大多,約三十幾個。立于長長的壁鏡前,幾乎是清一色的女性,又多半像我這樣三十幾歲的中年人,場面看起來就有些單調。教練和他的助教是這里僅有的男性。他們年輕、筆直、一襲黑色緊身衣褲,更顯出身材的頎長,就給了我們不少鼓勵與暗示。斷以為這舞蹈必得使我們變得緊致、窈窕,與眾不同甚至高高在上起來。于是,帶著各種各樣奇特的身軀,帶著各種各樣美好的期待,我們擠眉弄眼兒,搔首弄姿。其忸怩作態(tài)之勢極盡夸張,不堪入目。其中幾個動作大膽、無所畏懼的人被教練挑揀出來著力夸耀,并擁在懷里當作示范。于是,就有更多的人膽子更大動作更夸張以求得更多些回報。我躲在角落里,拉住一個同伴的手,拚命刻苦地練習,卻終因沒能得到教練一個特別的眼神和特殊的關照,而產生了氣餒之心與自卑之情。
大概是我最終沒能學成的緣故,半途而廢的結果讓我僅理解和領略了拉丁舞的些許皮毛。至于其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特殊的舞蹈語言,都隨著我的知難而退而退避三舍。拉丁舞很快成為個人的歷史被塵封在記憶里。若不是讀到遲子建的這篇《最是滄桑起風情》,自己怕是很難將拉丁舞從記憶中再次拉扯出來,伴以遺憾和隱痛,在年輕的舞者與年老的舞者之間展開對決與角逐。顯然,結論很快得出,這場PK并非一場力量與激情的較量,而是,優(yōu)雅與魅力的抗衡。在此,青春出乎意料地輸給了年老,時光饒有興味地讓位給滄桑。年老者的從容與淡定,無疑為舞蹈增添了美好和諧的氣度。
讀完這篇文章,心中微微激蕩,有些事也已開始悄然改變……
我想,能與時光和歲月抗衡的,是那些偉大的文學名著吧。那些高尚而古老的書籍,紙張已經發(fā)黃,但“/你們不倦地寬解人們的悲痛/你們給舊愁披上新裝/從約伯到肯皮斯憂傷的調子依然……”我諦聽著米斯特拉爾給我的秘密啟示,她親切和清新的文字幫我打退了時間無情的侵襲,在歲月的潮汐里和很多偉大的作家一樣,她給我們所熱愛的文字有了一個基本的定義。讀她的詩:“/哀樂中年,我悟出這一真理/它像花朵那么清麗/生活有麥穗的金黃甜美/恨是過眼云煙,愛才廣闊無垠/”(引自《寧謐的語言》)。米斯特拉爾的詩句樸摯真誠,很少有對技巧和技術的炫耀,盡管她少年成名,盡管她所關注的事物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她始終是坦率的。有時候,這種樸素會形成一種奇異的力量,我們很容易就被打動了,而且這種力量不是淺顯的,轉瞬即逝的,它是那么容易融入我們的思想深處,就像姿態(tài)優(yōu)雅的女性胴體,對于不同年歲的男人,它都是具有不同色彩的健康的召喚。
遲子建給我們描繪的桑巴世界里,那個永遠微笑著的年老的舞蹈者,正是這樣一座美的花園。因為他不僅蘊涵美,表現美,在另一個層面上,他創(chuàng)造著美。
一個人步入老年,是否意味著青春從他那里走失?事實并非如此。年輕還在他的體內,只在不斷地疊加,融合,攪拌,醞釀。經年后,散發(fā)出另外一種氣質與魔力。如優(yōu)雅、淡定、從容、寵辱不驚……當然,那年輕還在,只是,不以慣常的姿態(tài)顯現,它是活力是健康,同樣是魅力是性感,人們似乎已認不得它,卻從一開始就深深地記住了它。這真是一個奇跡?,F實生活中,真正的奇跡是超越我們自身限度的事物,同時它更應該蘊含于我們的內心深處,它是人類內心深處的獨特景觀。人類可以通過夢想甚至舞蹈抵達令人激情澎湃的神秘區(qū)域。
文學名著歷經歲月淘洗遺留下來。它們給人豐富華麗的感覺。但這絕不僅僅是形式,而是它所包含的內容給人的感想和聯想是豐富與華麗的。好的作家的思維常常到達最為僻偏的角落,令人嘆為觀止。他們的文字細致緊密,容量極大,幾乎可以無數次地重讀而不致煩膩。所以,真正的藝術品總是生命激情的一次釋放,當然會排斥一切技巧性的東西,除非是激情的火焰將其它阻障全部熔化。這樣的書永遠值得讀。它的意趣連綿不盡,會永世永存。它的柔情愛意,安穩(wěn)如一的風度,會輕而易舉地戰(zhàn)勝令人眼花繚亂的現代藝術。
人們習慣上總是愿意承認更為遙遠更為陌生的事物。比如東方人承認西方人,中國人承認外國人,今天的人承認古代的人。歌德的生命力何等旺盛,還不僅表現在他的長壽上,而且還表現在他不倦的創(chuàng)作中。從《少年維特的煩惱》到《浮士德》,經歷了多少時代風云,卻依然為心中的激動而吟唱。那個因愛而死去活來的少年,到了七十多歲的高齡,也仍然為愛渾身滾燙,兩手顫抖,這才是令人羨慕的生命啊。
時代風云變幻不停,藝術的偶像來來去去??墒菦]有誰想更改泰戈爾的位置——他身上有一種難以測知的神力在護佑他,就像印度的瑜伽功一樣。那種古老文明國度的精華雨露滋養(yǎng)了一位身穿紅袍的白須老人——老人永遠神采奕奕。
如何在最具個人化的敘述中容納最為豐富的歷史與哲學內涵,如何把自由精神與人文關懷融為一身,是對一個詩人的才華與創(chuàng)造力的真正檢驗。那也是作品流芳百世得以永恒的不變法則。
就像真正的紀念和紀念品無關,它附著于人們的內心。從光的拱門進入晴朗秋天的長廊,所有的世紀僅是一瞬間。這一“瞬間”應當是充分展示人的本性的瞬間,這張面孔應當是具有“想像、愛情和自由”品格的人的本來面孔。我想憑時間的有效利用去彌補匆匆流逝的光陰。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暫,我愈要使之過得飽滿豐盈。
責任編輯︱孫俊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