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家榕
初冬時節(jié),雖然密西根湖畔寒風凜凜,但是有序的城市規(guī)劃設計,優(yōu)美的景觀環(huán)境讓人興奮不已。也許由于我們在國內長期從事公共藝術設計和城市景觀規(guī)劃設計工作,對于一個城市的景觀規(guī)劃和人居環(huán)境特別敏感。每當看到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舒適美觀的環(huán)境,必然心生舒暢,感受深刻。身處繁華都市卻能享受到自然與人工有機結合的美景,使人難以置信芝加哥這座曾是重工業(yè)污染城市如今秀美的面貌。
2008年11月,中國雕塑藝術家赴美訪問團一行10人,在團長,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副理事長范偉民先生的帶領下觀摩了美術館、當代藝術館,參觀了藝術畫廊,訪問團還走進藝術院校進行學術交流并與藝術專業(yè)機構的專家進行了座談。
美國之行的重要一站是走訪芝加哥藝術學院,芝加哥藝術學院是美國頂尖的藝術教育機構之一,建校于1866年。其學院旨在培養(yǎng)視覺藝術人才,曾就學的有華爾特·迪士尼、奧森·威爾斯、聞一多等。在學校擔任景觀設計教學的李沙教授陪同我們參觀了藝術學院的各科系教學活動。芝加哥藝術學院的院長托尼·瓊斯教授與訪問團一行親切會見,并與范偉民團長就公共藝術設計等學術問題進行了交流。因為托尼本人參與了千禧公園公共藝術作品的設計制作,話題自然就圍繞著千禧公園展開……
芝加哥千禧公園(Millennium Park),位于市中心風景秀麗的密西根湖畔,占地24.5公傾,投資近5億美元,經過6年時間營造完成。因公共藝術品的設置在整個公園規(guī)劃中是濃重的一筆,公園就如同一個露天的公共藝術陳列館,自2004年建成開放后,立即成為當?shù)厥忻褚约叭蛴慰拖矏鄣囊惶幱斡[景點。也因為這一處景點的號召力,前來芝加哥的游客每年達到近千萬人,大大推動了旅游業(yè),隨之拉動相關的酒店,餐廳、商場和娛樂業(yè)的良性發(fā)展。千禧公園注重公共環(huán)境和公共藝術品的設置,除了邀請一些世界著名的藝術家、建筑師為公園內的設施和環(huán)境藝術進行設計,連—些功能性的環(huán)境小品都十分注意藝術品味和它的自然屬性。如供游人歇息的長凳,采用巨大的天然原木制作,樸素而又高貴!除功能作用之外,恰到好處地擺放在公園臺地的過渡區(qū)域,就像優(yōu)雅的陳設,點綴裝飾了這個空間,可見設計師的用心。當然,談到公共藝術景觀設計,就要連帶到社會效益、商業(yè)效益。托尼院長告訴大家。且不說游客的增加帶來極大的效益,而僅就公園地下設計的地處市中心的巨大停車場而言,便使得周邊的各行業(yè)的人們停車得到了方便,產生極好的經濟效益。
千禧公園中幾件主要的公共藝術設計令人印象深刻,給人許多啟發(fā),一定有助于我國藝術家和設計師們的創(chuàng)作。
著名建筑大師弗蘭克·蓋里設計的音樂會堂(Jay Pritzker Music Pavilion),除特定功能的音樂演出場所外,其實就是一組龐大的公共藝術作品。音樂廳主建筑結構奇異,可讓你覺得是花葉片片,也可視為水浪飄舞,不同角度,完壘不同的感受??諘绲氖彝獠萜荷戏绞腔⌒武摷軝M穿,音響與燈光都懸掛在鋼梁上,可以想象當人們躺在草地上,優(yōu)美的音樂旋律如從天而降,聲光交流將會是何等如癡如幻的享受!而曲折延伸,形似雕塑作品的大跨度步行過街天橋,功能完善地將千禧公園與密西根湖畔的綠地連接在一起,形式又是那么優(yōu)美輕盈,宛如輕柔的飄帶,隨風一擺,自然天成!
英國雕塑藝術家設計的云門(cloudGate),是不銹鋼制作的超大光面金屬球形雕塑,因外形又象顆豆子,所以被大家昵稱為“銀豆”。作品表面光潔如鏡,不同弧形折射了芝加哥摩天大樓光影,到夜晚更是璀璨迷人。而當你走近“云門”,它又是一個巨大的哈哈鏡,將人們的身影扭曲變形,你看到自己的怪樣時,其實已參與到對公共藝術的體驗中了。那種既親切又莫名的,復雜的心理變化真是妙不可言。近前觀察,如此巨大的金屬表面,找不到一絲拼接的痕跡,倘若沒有高科技的工藝手段是無法完成的。
由托尼·瓊斯院長與西班牙藝術家合作完成的一對巨形玻璃磚墻(Crown Fountain),更是極具參與性、娛樂性,充分顯示了公共藝術的魅力。據(jù)說西班牙藝術家Jaume Plensa創(chuàng)作并提供了這一作品方案。但他本人未到芝加哥來,是由托尼院長帶領一些芝加哥藝術學院的師生共同協(xié)助完成的。這一組相對而立的巨形墻體,有近16米高,是兩面巨大的電子顯示屏,由計算機程控交替播放生動有趣的畫面,其中藝術家選取了芝加哥本地1000個市民的笑臉,每十分鐘切換一個畫面。各民族、各種膚色的男女老幼,臉型模樣雖不相同,但人類美好感情共同的表達方式——笑容,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象征著美國這個移民國家推崇的多元文化融合互動。有趣的是當人們注視那不同的笑臉時,突然會從入像的口中噴出巨大的水柱,噴灑在圍觀的人群中,此時大家必然發(fā)出興奮的呼喊聲。觀賞者與公共藝術品之間融為一體。驚詫、戲虐、歡快!強烈的參與性又達到了最佳的娛樂效果。公共藝術品的生命力,在這一作品中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
徜徉在千禧公園的公共物作品之間,不由地聯(lián)想到“泛雕塑”這一話題:只要是具有三維立體結構的創(chuàng)造物體,都能以“雕塑”的審美視角度來定義,正所謂“至大無外,至小無內”。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已使得人類文明的創(chuàng)造達到了“沒有辦不成,只有朱想到”的狀態(tài)。如此的客觀條件極大地鼓舞了各行業(yè)的創(chuàng)意思維。如近年來現(xiàn)代觀念的建筑設計,誰又能無視它們帶來的視覺審美多樣性,功能上它們可以是建筑物。而視覺審美上來講,那些奇異的形體不就是雕塑嗎?
在雕塑藝術創(chuàng)作中能否突破所謂傳統(tǒng)藩籬的束縛,跳出“架上”的慨念。廣泛運用備種形式和材質,并結合高科技帶來的諸多技術手段,融合平面設計,多媒體影像的傳達等等,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作品的社會影響。這是國內廣大的藝術工作者必須深入思考的命題,也是不可回避的社會責任。在中國的經濟發(fā)展狀態(tài)、物質生活質量提高的同時,文化精神生活的質量也必定要相應地提高。正如范偉民先生提出的那樣:“……‘美作用在藝術作品中的價值。必然會被其社會價值體現(xiàn)出來”,精神與物質又是相輔相成的?!胺旱袼堋钡母拍睿瑹o疑是大大拓展了雕塑創(chuàng)作的思維疆界,并使雕塑藝術的審美價值和深刻的文化精神得以更自由的表現(xiàn),從而達成更廣泛的社會功效。
訪美期間,訪問團還與ISC執(zhí)行主席Johannah Hutchison以及美國SCULPTURE志社主編進行了座談和會晤,使得此次赴美之行內容更加充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世界文化潮流不斷變異更新,而有生命的事物規(guī)律相同,那就是必須“與時俱進”,我國雕塑藝術的創(chuàng)作,一定會在壘球性的文化交流中得到啟發(fā),結合建設規(guī)劃,景觀設計,擴展公共藝術創(chuàng)作的領域,發(fā)揮更強的生命力,為人類創(chuàng)造和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我們期待著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