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敦民
我年過5旬,32顆牙一顆不缺。有時候,酒桌上缺了瓶起子,我一口下去,啤酒瓶子蓋就下來了……在場的人無不羨慕,都夸我的牙齒好!我也好不得意,時不時自愿“表演”一把。好心的朋友都勸我注意一點,畢竟不是年輕人了。我有幾分自負地說:“沒事兒……”
很多人認為我天生牙齒好,其實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兒。
我從小愛吃糖,一直有“蟲牙”,經常疼得“哎喲哎喲”直咧嘴。換牙以后,牙齒一直沒長齊,直到十四五歲,“立事牙”才長,當時疼得要命,直捂腮幫子。好不容易才長齊了,也時不時地牙疼、牙齦腫。常去看醫(yī)生、吃消炎藥。
大約十年前,我再度牙齦腫脹、牙疼得受不了,用手去摳,左側大牙來回活動,動一動鉆心刺骨地疼,越動越疼。我本來不愿意去看,可是疼得實在受不了,只好到市醫(yī)院口腔科去掛號。結果大夫上來就要給我拔牙,我堅決不同意,只吃了兩天土霉素之類的消炎藥,松動的牙居然和我一樣“固執(zhí)”起來了。不聽牙醫(yī)的居然治好了病,我在內心更覺得“牙病越治越厲害”是個真理。但是,我的牙齒患病也是客觀事實,病從何來呢?我開始查找原因。
首先,國人80%以上缺鈣,我覺得牙齒松動和缺鈣有直接關系,雖然未經檢測,我估計也難逃缺鈣人群這個范疇。但是覺得沒必要盲目吃鈣片,藥補不如食補,從此,我在飲食上比較注意多吃魚、多啃骨頭,喝魚湯、喝骨頭湯。為了充分補鈣,吃小魚的時候時常整個嚼吃,不吐骨頭;就是吃大魚,只要能嚼得動的盡量不吐;吃大蝦我就像沒見識的“山炮”一樣,不吐皮,只要嚼得動,都嚼吧嚼吧咽了。經過一段時間有意識地補充,我感覺牙齒堅實有勁。一次上大商場,遇到免費檢測是否缺鈣的“白大褂”,我主動去當試驗品,一檢測,果然不缺鈣。這時候,自我感覺牙齒出奇地好,試著起啤酒瓶蓋,果然輕松起下。
其次,我改變了刷牙的時間和方式。我原來每天早晨刷牙一次,然后就餐、上班,晚上一般不刷牙就睡覺了。這樣刷牙極不科學、不合理,于是我把早晨刷牙改為早餐后,這樣一上午口腔干凈,中午飯后再用茶水漱口,食物殘留可以清除大半。晚上睡前再刷一次,一宿基本干凈。這樣一天24小時牙齒大部分時間處于干凈狀態(tài)。另外,以前刷牙的方式方法也不科學,一直是平刷,現(xiàn)在改為順著牙縫刷,盡量刷干凈。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大多數中老年人一樣,牙齦不可避免地開始出現(xiàn)萎縮,有時候也偶然出現(xiàn)炎癥、口臭等問題。牙齦萎縮不可逆轉,沒辦法,但是有炎癥我一般都及時處理,有時候用復方新諾明加土霉素消炎,雖然都是便宜藥,可效果不錯,屢試不爽,幾天之后炎癥就消失了。有的朋友告訴我,口腔細菌大都是厭氧細菌,可以服用甲硝唑(滅滴靈)殺滅。我干脆在口里含化,雖然味道苦一些,可是效果十分明顯。一次含化一片,可以保持幾天無炎癥。這種藥也十分便宜,一瓶才兩元錢。
說起來也比較簡單,就是這些簡單的辦法,我的牙齒維持至今完好。但是,一位牙醫(yī)朋友告訴我,這些做法也有不足之處。他說,口臭一般是牙齦炎引起的,消炎也對,但是有的口臭是由于口腔內的牙石——牙齒結石引起的,應該清洗。我認為很有道理,是這么回事兒,準備近期去清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