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歷來是語文科的重頭戲,在試題日益現(xiàn)代,花樣翻新的今天,能保存至今的就是作文。它可張揚個性,抒寫心靈,表現(xiàn)思想,能充分顯示考生的認知,才情,考查學生對文史哲理,宇宙人生的把握感悟??碱}雖歷經(jīng)多次變化,但從未放棄作文,近年來,作文日益受到重視,甚至有人提議以作文代替語文考題。
一、寫作應具備的心理
現(xiàn)在的高三學生,整天在卷山題海中,很少動筆為文,只是模考時才寫,許多學生怕寫作,厭惡寫作,一旦作文,常常凝視題目,不知下筆,皺眉深思,茫然無緒,苦惱不堪,心生恐懼。所以,學生務必從心理上有所轉(zhuǎn)變,培養(yǎng)興趣,親近愛好,享受快樂。
二、一個重要的能力
郭沫若曾在科學大會上,對科學家說過,科學家要善于聯(lián)想想象,不要讓詩人文學家獨占。聯(lián)想是做文章的重要能力。沒有聯(lián)想想象,就不會有一篇小說,一首詩歌,更不要說那“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浪漫詩句。
善于聯(lián)想的人,他就擁有了一個豐富的世界。
一個成年男子,下午五點左右,由北向南騎車疾馳。我們會想到哪些呢?男子的家在市的南面,男子可能剛下班接在幼兒園的女兒,孩子的母親可能加班,男子進入幼兒園的情景,妻子回家,全家欣喜,男人敘說著女兒,女兒敘說這爸爸,妻子敘說著丈夫和女兒……幾個簡單的要素,形成了豐富生動的畫面,全靠著聯(lián)想和想象。
三、為文之序
寫作,應有一個流程,先后的順序。《文心雕龍·容裁》中說:“是以草創(chuàng)鴻筆,先標三準;履端于始,則設(shè)情以位體;舉止于中,則酌事以取類;歸余于終,則措辭以舉要。”這里實際上講了寫作的三個步驟。開始寫文章,先把內(nèi)容確定好,寫什么,用什么體裁,然后“舉止于中,酌事取類”,講的是選材,最后,“措辭以舉要”說的是考慮選用恰當?shù)脑~句來表達??蛇@些基本的步驟,學生并不熟悉。問學生,平時怎么寫作文?回答:邊想邊寫。他們想一句寫一句,常常下句不接上句,有時卡殼,戛然而止。
實際上寫作前須做整體考慮,逐步實施??偟孟葘忣},從題目中捕捉信息要點,了解大致命題的意圖,題材范圍、文體和語言,根據(jù)提供的信息確立主旨,據(jù)此,選擇材料,以證明或表現(xiàn)主題,再剪裁安排結(jié)構(gòu),最后復閱修改潤色(有些考生寫作,一氣呵成,不修改,也可以)。
那種邊寫邊想,不能從總體考慮,往往會思路不暢,語言滯澀,立意不明。
四、關(guān)于立意
意就是文章中心思想,文章主題,它是文章之魂。傳統(tǒng)的詞章學認為,不論寫詩還是作文,最主要的是立意。“意在筆先”,立意后,再考慮一篇詩或文章的整體安排,這叫章法。不論什么文章都離不開旨意?;虮憩F(xiàn)一種感悟,一種思想,或一種情感??墒怯械膶W生就是不明白。寫出那些朦朧不知所云的文字。作品中常寫人的外貌,為什么寫他的美或她的丑,都是為了表現(xiàn)那個人物的個性,從而表現(xiàn)文章的主旨,不是為了美而美,丑而丑。魯迅寫祥林嫂,寫閏土,文章寫出了他們(她們)外貌的變化,意在揭示他們生活境狀的變化,從而揭示是了社會環(huán)境對人命運的影響。
立意,從結(jié)構(gòu)上看,應是動賓式,即確立意旨,確立文章主題。立意,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需要從三個方面把握,第一要正確,符合社會法律道德,觀點健康向上。以前有個學生看到乞丐在大光明電影院前乞討,就寫了一篇《大光明啊不光明》,流露出對社會的失望和不滿,這種以偏概全,觀點消極的立意,學生高考時務必注意。第二,立意深刻,所謂深刻,就要透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zhì),對材料深入研究挖掘。有位學生寫了《騎破車》,本想表現(xiàn)艱苦樸素的品質(zhì),這未嘗不可,但很一般,經(jīng)過老師啟發(fā),他改了:以為我這是沒有新自行車的無奈,真的,我喜歡騎破車。在各種摩托車、賽車、山地車爭相媲美的大街上,我騎著自己的那輛除了鈴子不響其它都響的自行車,傲然穿行于五彩繽紛的車流中,洋洋得意于自己超一流的車技,欣賞著來自車子本身的“音樂聲”,面對路人投來的或詫異或鄙夷或羨慕的目光,均報以淺淺的笑。星期天的日子,悠然地在書市溜達,絲毫也不用擔心車子會被人偷去??粗切┮贿叿x看書一邊警惕地望著車子的人,不覺對自己那輛連小偷都懶得偷的車子更添幾分愛意。若是下雨天遇上一段又是泥又是水的路面,看別人都吭哧吭哧地扛著車子步履維艱,而我把車子緊蹬幾下就過來了,那感覺呀,用句流行的話說:酷斃了!人不被物累,實在是一種難得的瀟灑。
最后一句精要地點明了文章的主旨,比起原先要表現(xiàn)的主題是不是要精當、深刻得多?原因就在于它反映了事物的本質(zhì)深度。
第三是新穎。好的文章應該是見人之所未見,道人之所未道,給人以新鮮之感。魯迅說,嚼別人嚼過的饃饃沒有味道。
那么怎樣才能使立意新穎呢?可從兩個方面,一是求異思維,突破思維定勢;二是多角度思維,橫看成嶺側(cè)成峰,立意也就不同。下面有道題是這樣讀尼采的詩,選擇角度,確定立意,寫篇作文。
別爬上山頂去
也別站在山腳
打從半高處看
這世界最美好
認真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至少可從三種角度寫。站在山頂上,居高臨下,一覽眾山小,胸懷世界,不汲汲乎名利;站在山腰看,可仰觀可俯視,這樣看世界,世界最清楚,高出不勝寒,低處天地小;站在山腳看世界,腳踩大地,永懷謙遜,誠實做人,山腳最可安居。
優(yōu)秀的文章,或給人知的教益,或給人理的啟迪,或給人情的愉悅。那些流傳久遠的文章總給人情感的共鳴。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曾獲得無數(shù)人的欣賞,因為它激起了那些羈旅相逢者的漣漪;柳宗元在《小石潭記》中寫道“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俏愴幽邃”婉曲地寫出了一個被貶失意者凄清憂傷的心情?,F(xiàn)代的朱自清的《背影》也是很好的寫情的典范文章,學生可為借鑒。
學生寫文章,可用第一人稱,容易把握,便于抒情,也顯真純,故有人提倡“文中有我”。
作文都有要求的,如,要求800字左右,這就不可違背,要視為命令。筆者的一個學生,數(shù)理化特棒,但在??贾谐2患案?究其原因,原來他的作文總是600字上下,原因找到了,筆者幫助糾正,高考時取得優(yōu)異成績。
要有讀者意識,就是學生在寫文時,要考慮閱卷者的要求、感受,站在讀者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文章,以糾正自己的不足,努力寫出立意明確深刻,材料新穎典型,語言流暢活潑的文章,讓閱卷者滿意驚喜。
重視自然段和書寫。一篇文章應有清晰的段落,這樣就顯得眉清目秀,便于閱讀和理解,不要寫出一塊板和三大段,要根據(jù)意群劃分。
且外要注意書寫,不要寫錯別字,那種為了炫耀自己,寫那種龍飛鳳舞的字要不得,考試不是書法競賽,重在寫的正確、好認、清爽。要注意書面整潔,美觀的形象,總給人好感。
文無定法,但有常規(guī)。只要多讀多寫,接觸生活,關(guān)注時事,積以時日,定會胸有丘壑,以不變應萬變,美麗的文字會為你的成功助力添彩。
參考文獻:
[1]郭沫若.科學的春天——郭沫若在全國科學大會閉幕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1978-04-01.
[2]劉勰.文心雕龍[M].北京:華文出版社,2007.
(歐有賓 安徽省廬江白山中學23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