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君 王耀緯
摘要胡琴以自身特有的表現(xiàn)方式揭示了影視畫面所不能表達的深層感情,展現(xiàn)了影視作品中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具有多方位的審美價值。
關鍵詞影視影視音樂胡琴
影視這個詞大家并不陌生,從農(nóng)村到城市、從孩童到老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影視音樂作為影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有機整體,人們可以通過影視音樂去感受影視藝術的真諦,在現(xiàn)代化飛速發(fā)展的今天,人們早已習慣把音樂聽覺形象與畫面視覺形象以及語言、音響等元素相互結合,融為一體。而在影視音樂當中。幾乎所有的抒情旋律都由胡琴聲部來演奏??梢?,胡琴與影視相輔相成。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胡琴的家族史。胡琴是中國古典拉弦樂器的總稱,胡琴家族種類繁多,二胡、京胡、板胡、高胡、中胡、四胡、革胡、低革胡、椰胡、墜胡以及少數(shù)民族的艾捷克、馬頭琴、牛腿琴、馬骨胡、玎嘎那、納西胡琴等都收錄于胡琴門下,它們是利用琴弓與琴弦的磨擦產(chǎn)生振動,再通過琴筒共鳴與琴弦產(chǎn)生偶合振動而發(fā)出音響的。這些樂器都有較為獨特的演奏技法,且各具地域風格特征,不僅代表著某一地區(qū)音樂的風格特色,更代表著該地區(qū)的風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在胡琴家族當中,二胡、板胡、京胡。使用廣泛,因而在群眾中廣為普及、深受喜愛。下面,我們就把這三種樂器作為胡琴家族的代表。共同探討一下它們在影視當中所起到的表現(xiàn)力。
首先出演的是二胡。二胡為我國流傳最廣、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拉弦樂器,它廣泛地流傳在長城內(nèi)外,大江南北,以至珠江流域。其音色剛?cè)岫嘧?,既適宜表現(xiàn)深沉、悲凄的內(nèi)容,也能描寫氣勢壯觀的意境。有精巧靈活的性能。在影視背景音樂當中運用最為廣泛,1979年八一電影制片廠攝制完成了電影《二泉映月》,描寫了江南民間藝人阿炳的悲慘一生,在影片當中二胡為背景音樂的主奏樂器,我們仿佛從二胡那悲凄的音色當中看到了這位衣衫襤褸的老人的悲慘遭遇,感受到了老人的心酸與痛苦。我們說,一首好的影視音樂是根據(jù)影視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而定位的,它隨著影視作品的呼吸而呼吸,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影視作品去理解影視音樂,正如電影《二泉映月》當中,通過音樂詮釋畫面的同時,也可以讓畫面幫助人們理解二胡巨作《二泉映月》的真諦。在電視連續(xù)劇《紅樓夢》當中,二胡以酷似人聲的特性一次又一次的奏響主旋律,使人在感受空靈、飄渺、虛幻的同時。仿佛又感受到了主人公的無奈、傷感、寂寥,為整個劇情奠定了一個悲劇的基調(diào)。在滿腔惆悵、無限感慨的二胡聲中,我們一次又一次的為寶黛之戀嘆息、為賈府的衰敗而嘆息、為怡紅院的丫頭們悲慘的一生而嘆息。試想。如果全集都用片尾曲的人聲唱段做背景的話,整個劇情將會變得單調(diào)無奇。
其次出場的是板胡,板胡的音色高亢明亮。最善于表現(xiàn)地區(qū)性的風土人情,具有豪邁奔放,熱情洋溢的特點,旋律可塑性很強。其音色亦鋼亦柔,既善于塑造倔強剛勁、詼諧俏皮的音樂形象,又可表現(xiàn)內(nèi)斂多情、細致溫婉的性情特征。具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大多演奏北方的音樂,比如東北地區(qū),陜北地區(qū)等。在電視連續(xù)劇《水滸傳》當中,大家會多次聽到由板胡演奏的主題音樂。不僅烘托出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又用詼諧幽默的音調(diào)映襯著梁山英雄的浩然正氣,在全劇中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在劇中親人和好漢兄弟們聚會與離別時,板胡又一次響起,柔婉感人,略帶憂傷的旋律情意綿綿。似乎把遙遠故事中的情深意長,悲歡離合。和梁山好漢粗中有細的俠骨柔情向你娓娓道來。此曲的風格與梁山好漢的性格形成鮮明的對比,但更表現(xiàn)出梁山好漢間的患難之交,手足深情。
板胡的精髓在于情,這個情不是演奏者的情,而是與故事情節(jié)相互融合在一起的情。電視連續(xù)劇《喬家大院》熱播以來,觀眾伴隨著富有彈性的節(jié)奏和干練有力的弦樂,一起感受著不滅的晉商之魂。背景音樂中,主奏樂器板胡,賦予作品濃郁的民族風情,簡練地勾勒出了年輕主人公在家族瀕臨破敗的危急關頭挑起重擔重振家業(yè)的立志路程:苦澀、凄愴的基調(diào)中樂隊與獨奏樂器問答式的演奏,這是在演繹主人公坎坷甜蜜的愛情。樂曲的節(jié)奏越來越明亮,越來越豐滿壯大,這是在譜寫主人公“貨通天下”的情懷。祈望、辛酸、甜蜜、悲愴,就像一首完整的敘事詩,多種情緒的交織仿佛讓人們再度回到了那空闊蒼涼的“喬家大院”。
最后出場的是京胡。京胡音色清脆、明亮、發(fā)音結實,穿頭力強,能完美地體現(xiàn)出京劇原汁原昧的特色。成為京劇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伴奏樂器。2001年電視連續(xù)劇《大宅門》熱播后,觀眾不約而同的形成了一股子宅門熱,影片當中京胡的出現(xiàn),很好的烘托了劇作的京腔京韻,更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劇中。楊九紅一出,必有一段精美京胡,這段京胡只對楊九紅,不給別人。此曲取《柳青娘》精華,風流婉轉(zhuǎn),情意綿綿。將人物刻畫的惟妙惟肖。電視連續(xù)劇《大宅門》的曲作者趙季平以“巧借他山之石”的手法,使這部電視劇的場景音樂充滿著濃郁的京腔京韻,體現(xiàn)了鮮明的本土特征。使觀眾在觀劇過程中欣賞到了與劇情相契合的既新鮮又熟悉的本土音樂。音樂以其富有民族特色又不失時代氣息的京腔京韻如此多情地眷戀著這塊熱土。為打造這部具有東方神韻的“黃鐘大呂”立下了不朽的功勞。
電視連續(xù)劇《京華煙云》風靡一時,《京華煙云》一開場,木蘭便來了一出京戲。接著在西山、姚家、王府花園、獄中,甚至到演員們說話的背景音樂,也都離不開宇正腔圓的京劇。直到最后那場醉人的“貴妃醉酒”,就著它木蘭款款而來。在木蘭代妹妹出嫁的當晚,姚思安幽怨的“夜深沉”,在空曠寂靜的夜晚讓人扼腕嘆息。在京胡演奏的背景音樂映襯下,《京華煙云》出落地更加大氣磅礴,音樂與劇中人物命運的喜、悲緊緊融合在了一起。作者將京胡演奏的曲牌運用到劇中之后與畫面、故事情節(jié)和藝術風格很好的融合起來,在塑造人物,渲染場景情緒、氣氛等方面顯示出了其豐富的藝術表現(xiàn)力和操作可行性。
音樂是一種最富激情和想象力的藝術,它雖然不能象攝影藝術那樣提供具體真實的形象,但它通過聲音的組合,卻能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思和內(nèi)心的激蕩,在強化影視畫面的表現(xiàn)力和影視意境的開拓方面有著非凡的作用。胡琴以自身特有的表現(xiàn)方式揭示了影視畫面所不能表達的深層感情,展現(xiàn)了影視作品中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具有多方位的審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