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青
舒同是當代書法大家,同時他還是一位老革命家、軍事理論家。上世紀20年代,年輕的舒同參加了革命,他經(jīng)歷了井岡山時期、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他不僅成為我軍的高級干部,還贏得了“紅軍書法家”的美譽。他93年的人生旅程,有許多鮮為人知之事——
舒同曾有“黨內(nèi)一支筆”的雅稱,許多人認為這是指他的書法,其實也指他的文采??谷諔?zhàn)爭期間,由聶榮臻、舒同共同署名的《致東根清一郎的答復信》公開發(fā)表于《抗敵日報》上,成為當時著名的討日檄文。信中寫道:“中國迫于亡國滅種之慘,悚于奴隸牛馬之苦,全國奮起,浴血抗戰(zhàn)……唯在驅(qū)逐窮兵黷武之日本軍閥,非有仇于愛好和平之日本國民也……山非富士,不見秀麗之峰,樹無櫻花,莫睹鮮艷之枝。望莫望兮扶桑,歸莫歸兮故鄉(xiāng)”等等。后來舒同在“文革”中橫遭林彪的迫害,寫了一篇震驚世人的《致專案組的新年賀詞》:“專案組的迫害者們,值此專案審查第二個新年,我祝賀你們在專案審查方面——不,在專門陷害方面取得了偉大成就,你們完全不顧事實根據(jù),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地把一個經(jīng)過42年長期考驗的黨和毛主席的好干部,打成各色各樣的反革命,你們的本領比秦檜還要高明。祝你們在捏造陷害事業(yè)中,創(chuàng)造新的奇跡。”
有一次,舒同陪毛澤東游濟南大明湖。舒同問:“主席,您見多識廣,想必收藏了很多古人書法作品吧,能否評論一下?”毛澤東笑道:“我特別喜歡王羲之、王獻之的行書帖及懷素的草書帖。對于乾隆的字,雖然到處都有,但它有筋無骨,我不喜歡。乾隆時期提倡趙書,代表人物是張照。弘歷的書法功底較深,但氣格不高。那個時期風行‘館閣體,評價不一,有人就認為是鉆進了書法的死胡同?!泵珴蓶|這番話,使舒同大長見識,豁然開朗。
舒同的字不僅得到喜愛書法的文人的欣賞,也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向舒同求字的人很多,有文人,有官員,有戰(zhàn)士,有農(nóng)民,還有車夫。什么人來找舒同寫字,他都寫。有一次,舒同在農(nóng)村視察勞動,有個老農(nóng)捧著宣紙讓舒同為他寫幾個字。別人笑那老農(nóng),你大字不識一個,湊什么熱鬧呀。舒同卻說:“我的字是為人民寫的,人民讓我寫,我就寫。”他揮筆為老農(nóng)寫下幾個大字,滿足了老人的心愿。民間還流傳一個“千佛搶硯”的故事:舒同在濟南千佛山療養(yǎng)期間,被游人認出,大家向舒同索求墨寶。舒同很客氣地接待擠滿屋子的人,答應讓每一位滿意,大家爭先恐后地搶硯為他磨墨。得到舒同墨寶的人奔走相告,消息一傳開,很多人聞風上山,舒同一一滿足了大家的要求。為了早點拿到字,人們開始搶硯臺,拿回去晚上研墨,第二天端上山來請舒同寫,有的人甚至買了硯臺,在家研好墨帶上山來求字。
舒同從不賣字,也沒有太強的金錢觀念。有一次,舒同出門坐公共汽車,上車后沒錢買票,售票員要趕他下車。車上乘客認出他是大書法家舒同,搶著幫他買了票。他讓那人把地址留下,好把錢還給人家。還有一次,舒同請齊白石刻一枚印章,章刻好了,要付70元。那時候是供給制,舒同沒錢,借了一圈借到70元才把錢付了。那筆欠款,他花了3個月才還清。
從這些事可以看出舒同的為人和書法功力,難怪啟功先生也很佩服舒同,親筆題贊:“千秋翰墨一舒同”。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