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慶
以前,學生輟學是因為家庭貧困,交不起書雜費,可是近年來,我國加大教育經(jīng)費的投入,對中西部地區(qū)農(nóng)村中小學學生全部實行免費教育,并對貧困學生給予生活補助。因家庭困難而無法上學的學生已經(jīng)很少。但是,因父母教育觀念淡薄,受讀書無用論或重男輕女等觀念的影響,或者因學生迷戀網(wǎng)吧、游戲機等各種原因而輟學的現(xiàn)象還存在。如何防止農(nóng)村中學生輟學呢?筆者根據(jù)十幾年的教育教學經(jīng)驗,說說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關愛學生。喚起學生的真情
農(nóng)村初中學生大部分是寄宿生,他們第一次離開親人、離開家,自己獨立學習、生活,在學習和生活上有許多的不適應,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只有在生活、學習上關心學生,讓學生感到學校這個大家庭的溫暖,學生才能定下心來學習。
要做到真心實意地關愛學生,教師必須轉變育人的觀點?,F(xiàn)代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必須樹立服務意識,在課余時間,無論是在教室、宿舍還是校園,教師應該多與學生談心,多關心他們,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心理、感情上遇到問題,事無巨細,只要是教師力所能及的,都應該及時幫助學生解決。此舉會大大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師得到學生們的熱愛、尊敬、信任,學生就會熱愛所在的班級而不會輟學了。2007年秋期,我擔任七年級的班主任,剛開學幾天,就有一位男生哭著對我說他不想讀書了。經(jīng)過了解,我知道他是第一次離開父母,不適應寄宿學校的生活,又不太和同學交往,加上覺得學習壓力大,于是產(chǎn)生了輟學的念頭。后來,我經(jīng)常找他談心、在生活和學習上多幫助他、關心他。慢慢地,他性格開朗了許多,終于打消了不讀書的念頭。每天,我都到宿舍、教室了解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找學生談心,開導他們、幫助他們。我付出的真愛終于換回學生的真情,多年來,我所帶班級沒有一個學生輟學。
二、與學生家長溝通,形成教育合力
不少農(nóng)村學生和家長看到現(xiàn)在上大學要花費很多錢,大學畢業(yè)后,需要自謀職業(yè),而就業(yè)又不太容易,于是錯誤地認為上不上學、讀不讀書一個樣,不如早早地回家務農(nóng)或外出打工。另外,一些家長由于思想認識水平低,沒有意識到九年制義務教育的重要性,片面地認為就算書讀得不多,也照樣能找到工作,不如趁著年紀小早點找工作賺錢。因此,當孩子產(chǎn)生厭學情緒的時候,他們并不用心勸阻,而是放任自流。還有一些家長有重男輕女的思想,認為女孩子讀書沒用而不讓女兒讀書。所以教師要多與有這種思想的家長溝通,多與家長聯(lián)系。教師除了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的學習、紀律等情況外,還要和家長談心、拉家常,向他們多說讀書的好處。通過與家長溝通,學生家長知道孩子多讀書能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和素質,給將來的工作、生活帶來更多的方便,從而支持孩子讀完初中。
三、豐富課余生活。善于激勵學生
現(xiàn)代學生思想活躍,早已不滿足于課堂上的知識,而希望通過課外實踐活動學以致用,滿足自己全面發(fā)展的需要。第二課堂活動正是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所以,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讓每一位學生發(fā)揮自己的特長,使他們感覺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讓學生的興趣特長相互影響,相得益彰。如我常利用班會或業(yè)余時間開展朗誦比賽、演講比賽、籃球比賽、書畫比賽、文藝晚會等活動,既豐富學生的生活,增強班級凝聚力,又鍛煉了他們的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教師對學生要多鼓勵、少批評,對學習信心不足,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多說一些鼓勵的話,如“你有希望,你完全學得好?!薄爸灰阍儆命c功,成績會更好。”學生的潛力是無窮的,教師要善于激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使學生努力學習。切忌由于急躁或一時不冷靜說出一些過火的話傷了學生的心,從而讓學生產(chǎn)生對立情緒。
四、尊重學生人格,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
班主任要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調查研究表明,無論是哪一層次素質的學生,他們都希望得到教師的平等看待,最反感的是教師偏心。教師的承認與平等看待是學生增強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催化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一個人都有優(yōu)點和不足。我們對尖子生“響鼓也要重錘敲”。要采用多種形式對他們進行培養(yǎng)和磨煉,使他們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從而優(yōu)上加優(yōu);對中等生,要充分發(fā)掘他們的潛能,使他們進入先進的行列;淘氣的學生往往有頭腦、有膽量、能創(chuàng)新,所以,我們對后進生要真正愛得起來,讓每一位后進生揚長避短。
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要轉變觀念,積極開拓新的教育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有所好,學有所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學生愉快地、有收獲地享受學校生活的每一天,從而杜絕輟學現(xiàn)象的發(fā)生。
(責編馬超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