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靜
記者是一個特殊的職業(yè)。當記者不能有私心。一個記者必須明白他的社會責任。那么,記者要承擔什么樣的社會責任呢?根據(jù)職業(yè)特點和社會分工,記者有三大責任:傳播責任、政治責任、文化責任。
第一,傳播責任。
傳播信息是記者要承擔的最基本的責任,就像士兵要打仗、農(nóng)民要種地、工人要做工一樣。這有三條:一是不能漏報新聞;二是不能報假新聞,不能搞職務(wù)犯罪;三是要盡量報大的新聞,報有價值的新聞。
在這些最基本的責任里,我們也會常常出現(xiàn)偏差?,F(xiàn)在,一些記者采訪報道,有時對于報道的核心事件、重要當事人,都沒有直接或者到相關(guān)權(quán)威部門采訪。全部是以道聽途說的材料作為事實來寫。某報關(guān)于“高鶯鶯案”的報道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稿件通篇都是以沒有姓名的路人、司機、市民的口氣來介紹,讓人對報道的事實難以信服。
一個負責任的新聞是必須有準確出處的。如果出于保護新聞源的需要,隱去新聞提供者的姓名身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所陳述的新聞事實必須有充分的證據(jù),必須環(huán)環(huán)相扣,形成證據(jù)鏈。而不是道聽途說和推測。
道聽途說的新聞,是不負責任的——對讀者不負責任,對記者自己不負責任,對媒體公信力也是不負責任的。這樣的報道,很容易滋生假新聞。
準確傳遞信息,是記者最基本的職責,尤其是面對重大新聞報道、復雜艱難的調(diào)查性報道的時候,記者必須客觀冷靜,避免極端,控制激情,既要結(jié)果正確,也要調(diào)查程序合理合法,決不能草率從事。好的調(diào)查性報道,可以增加媒體的公信力、美譽度、市場占有率;一次不實的調(diào)查性報道,往往會嚴重損害讀者對媒體的信任,也會給記者本人帶來難以估計的損失。
第二,政治責任。
毛澤東同志講過要“政治家辦報”。這是我們做新聞的政治規(guī)則。記者都要做政治家。
社會上每天發(fā)生各種事。大部分只影響一時、一地、一部分人,如果當這事不管它是什么內(nèi)容、經(jīng)濟的、軍事的、外交的、衛(wèi)生的、體育、的、文藝的,足以影響到一市一省、一國甚至全球,關(guān)系到最多人的利益時,它就是政治。這些事影響大,關(guān)系到國家民族的命運,社會反響大,是記者必搶、必抓的新聞。
政治責任可以細分為安全責任、導向責任等。
(1)安全責任。
去年五月,一些市民呼吁抵制家樂福、抵制法國貨,組織人上街游行。省市宣傳部給我們的指令是,新聞單位一律不許參與、不許報道。對此,一些年輕記者可能不太理解,這是愛國為什么不能報道?但是,我們要想一想,現(xiàn)在國際國內(nèi)形勢非常復雜,各種勢力的斗爭交錯,這個時候稍有不慎就會給國家在國際斗爭中帶來被動、危機,甚至可能被不懷好意的人利用。鳳凰衛(wèi)視一個主持人說得好,這種時候,各方都要冷靜,要殘酷地冷靜。新聞在國家安全、穩(wěn)定方面負有特殊責任。報與不報、報大報小,這里面都有政治。一個記者在履行國家安全責任方面,做得好是正常的,做不好則必定闖大禍。在今天電子媒體發(fā)達、互聯(lián)網(wǎng)普及的情況下,制造輿論、控制信息、引導信息更成了一種斗爭手段。
(2)導向責任
大家可能還記得一家媒體關(guān)于武漢女大學生賣淫的報道,最后被定性為失實報道,引發(fā)了軒然大渡,主編被停職,記者被開除。其實,類似線索,我們武漢晚報也曾接到過。報料人說,警方在整治大學周邊的咖啡廳酒吧KTV等娛樂場所時,發(fā)現(xiàn)很多三陪小姐是女大學生。在編前會上對這個線索進行討論時,引發(fā)了激烈爭論。有的人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賣點的猛料。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認為不應(yīng)該報道。主要原因有幾點:一是武漢有20多萬大學生,其中女生有近10萬人即使抓住的一些人其中真的有女大學生,但這畢竟是極少數(shù)的火。不能用極少人抹黑整個武漢女大學生;二是我們要考慮這個報道出來的后果是什么,這對武漢女大學生的整體形象的影響將是災難性的;另外,還有一個技術(shù)性的問題。這些自稱的女大學生到底是不是在校學生。警方抓到她們以后,只能按治安處罰條例來辦,如果沒有抓到現(xiàn)行的,甚至都無法處理,她們報的姓名身份可能都是假的,我們怎么一一核實調(diào)查?即使查實了,我們在公開報道時能用她們的真實姓名和學校嗎?這又牽扯到法律等一系列問題。最主要的是,蘧篇稿件的出籠,我們傳達的是一種什么樣的導向?對社會的道德底線產(chǎn)生什么樣的影響?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媒體,不能只顧一時的賣點,而放棄自己的社會責任。
記者手里的筆是社會公器。代表的不是我們個人,要考慮把大眾導向何處。這起碼有兩條標準,一是政治標準,國家、民族的利益;二是道德標準,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準。這兩條構(gòu)成社會的價值體系。同時也決定著記者的價值取向和職責定位。不符合這兩條就是誤導??渴裁磳?兩點:一是靠言論直接指導。旗幟鮮明。二是靠大量的事實、信息引導。特別要注意用頭條引導。頭版是臉,頭條是眼。寫好頭條,選好頭條,考驗傳媒人的綜合能力,尤其是政治導向能力。這里有一個“三點一線”的公式:你首先要知道中央在抓什么,這是大局;第二要了解群眾在想什么,這是基礎(chǔ);然后去找既符合中央精神,又反映群眾呼聲的那件新聞事實,即中間這個點。做到三點一線了,就是好頭條,就盡到了導向責任。
第三,文化責任。
記者傳播的信息會積累為文化,以后會成為歷史。文化責任不像傳播責任、政治責任那樣,因事實的對錯、導向的好壞立桿見影。在新聞責任方面,文化責任常被忽視。文化責任是一種潛在的、間接的責任,更能見記者的知識、思想、業(yè)務(wù)等綜合功力。
記者一定要意識到我們有傳播先進文化的責任。什么是文化,辭典解釋:“文化是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一般又特指精神財富”。什么是先進文化?有4個條件:要有超越前人的積累;要有對錯誤或落后的批判;要有新的個性的創(chuàng)造;要經(jīng)得起實踐檢驗,能推廣普及。即:積累性、批判性、創(chuàng)造性和普及性。
文化的輸出是報紙永遠不能放棄的職責。文化的力量是報紙的核心競爭力,也是記者的核心競爭力。
陸游說,功夫在詩外。新聞之外的功夫在哪里?政治和文化是新聞的兩個最大的外功。對一個記者來說,政治責任是讓你不小、不私,高瞻遠矚,光明磊落;文化責任是讓你不淺、不俗,學養(yǎng)深厚,敏銳從容。
一個好記者同時應(yīng)該是一個政治家、文化人。新聞的兩翼就是政治和文化,如果把新聞比做一個塔,政治是頂,文化是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