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也
詩人:路 也
詩作:《木梳》
推 薦 人:李小洛
推薦理由:對人性空間的叩問與構(gòu)建。
我?guī)弦话涯臼崛タ茨?/p>
在年少輕狂的南風(fēng)里
去那個有你的省,那座東經(jīng)118度北緯32
度的城。
我沒有百寶箱,只有這把桃花心木梳子
梳理閑愁和微微的偏頭疼。
在那里,我要你給我起個小名
依照那些遍種的植物來稱呼我:
梅花、桂子、茉莉、楓楊或者菱角都行
她們是我的姐妹,前世的鄉(xiāng)愁。
我們臨水而居
身邊的那條江叫揚子,那條河叫運河
還有一個叫瓜洲的渡口
我們在雕花木窗下
吃莼菜和鱸魚,喝碧螺春與糯米酒
寫出使洛陽紙貴的詩
在棋盤上談?wù)撊松?/p>
用一把輕搖的絲綢扇子送走恩怨情仇。
我常常想就這樣回到古代,進入水墨山水
過一種名叫沁園春或如夢令的幸福生活
我是你云鬢輕綰的娘子,你是我那斷了仕途
的官人。
李小洛評語:
用一把古典的木梳梳理情感
《木梳》這首詩,從敘述和結(jié)構(gòu)上看都似乎比較直白簡單,但詩歌營造的氛圍和想象空間很大,令人回味悠長,繼而神往無限。這是一個生活在現(xiàn)代工業(yè)化城市中匆匆忙忙為生活所困,奔跑需要比“閃電還快”的女人,心中所充滿的對古代,古典,寧靜,悠閑生活的一種懷想和神往。也是對只能制造出更多的工業(yè)垃圾、廢品、污染和“偏頭疼”的現(xiàn)代生活的一種逃離的姿態(tài)。
《木梳》的整體語態(tài)是未來時的,詩人如數(shù)家珍,娓娓道出自己近乎夢囈的要求,語氣溫婉,但密集的意象卻又透著詩人的桀驁和執(zhí)著。詩人在這里勾勒出來的江南生活,既是幻想,也是渴望。一把桃花木梳子梳去的不僅僅是相思的苦悶,愁緒,微微的偏頭疼,更是一種對現(xiàn)代生活的拒絕和摒棄。這一點,也正是路也詩歌的特色之一:在傳統(tǒng)意義上女性獨有的細膩和溫情下面,還隱忍著一點小小的任性,率真和決絕。詩人對古典詩詞的化用,使得短短的《木梳》增添了豐富的文化底蘊,意境悠遠曠達,而詞語和意象世界卻棉布一般的質(zhì)樸、素凈,彌漫著空靈的潔白。這個空靈潔白的詩的世界,安放著詩人的夢,體現(xiàn)了路也對詩歌的獨特理解:“我拿詩當(dāng)日記來寫,我的詩首先對我個人的生命有意義,然后才具有文本上的意義——我一直是這么希望的?!?/p>
這個由木梳帶出的古典世界,同時也還不僅僅屬于詩人。“我常常想就這樣回到古代,進入水墨山水/過一種名叫沁園春或如夢令的幸福生活/我是你云鬢輕綰的娘子,你是我那斷了仕途的官人?!痹谀菢用盥囊环p染的江南畫卷里,布衣裙釵,從世俗的塵世生活里抽身。這是路也的幸福,也是路也的“我們”的幸福,更是詩人在現(xiàn)代文明的整體性壓迫之下,為我們筑造的一個心靈居所。詩人是用一把小小的木梳召喚著我們,把我們的夢,把我們的靈魂從幽暗的現(xiàn)代生活場景的壓迫和遮蔽中召喚出來,重新聚集在詩的周圍,聚集在幸福的周圍。在這個意義上,《木梳》是詩人對靈魂世界,對人性空間的叩問與構(gòu)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