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維與技能是美術教育中主要培養(yǎng)的兩個方面。它們在美術這種視覺語言中分別充當內容與形式,目的與途徑的角色。但在如今的美術教學中存在著將兩者割裂的現(xiàn)象。我們應當以技能為基礎,思維為歸宿,堅持兩條腿走路的原則,使學生認識到美術是一種視覺語言,并能用適合的技能表達自己的思想。
關鍵詞視覺語言思維技能
中圖分類號:G633.95文獻標識碼:A
1 美術專業(yè)教學的目的
高校美術專業(yè)的教學目的不只是教會學生幾種技法,也不只是教會學生幾個軟件的應用,而應該是對于美術這門藝術有較深入的理解。首先要使學生明白美術不只是畫畫,而是一種以視覺形象為載體的語言形式。其次要使學生明白我們要用美術這種視覺語言來傳達我們頭腦中的信息就必須明確我們要表達什么,如何表達。最后使學生明確,成功的表達是用適當?shù)姆绞奖磉_自身的感受。要做到這些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做到思維與技能的有效結合。
2 思維與技能的關系
我們需要在教學中將思維與機能有效地結合,就要了解二者間的關系:技能是思維表達的載體和途徑;思維的表達是技能的歸宿。思維與技能的關系就如同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所以,在具備一定的技能的前提下,我們首先要明確的是我們要表達什么。
思維與技能兩者相互滲透。思維不僅要求思考表達什么,還要思考如何表達,要對表達的過程進行設計。
總的來說兩者聯(lián)系緊密,要使學生在美術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就必須把兩者有效地結合起來。
3 如何在教學中將思維與技能有效地結合
3.1堅持兩條腿走路的原則
人在行走時,兩條腿是一前一后的交替前行,它們并不是彼此的割裂而是相互的協(xié)助與支持。
在我們的美術教學中應當有側重,先從技能訓練入手,再是思維的訓練,并不斷地交替。在技能訓練中強調主觀情感和意識的流露,在思維訓練中強調學生去思考如何將自己的思維物化為作品。
3.2堅實的技能基礎
對于學生的技能方面訓練的目標,就是讓學生的技能如同一棵大樹的根系一樣,有一個主根還有向四面八方延伸的須根,這樣學生的技能才扎實。這條主根就是形、色的表現(xiàn)和構成能力?!靶巍笔鞘剐蜗蟊憩F(xiàn)得生動和對視覺形象的形態(tài)有敏銳的感受。色彩是在視覺中對人情緒有重要影響的因素,表現(xiàn)色彩就像抒發(fā)自己的情緒。形、色的構成要求學生對“形”的點、線、面,“色”的色相、明度、純度這幾者間的關系有著準確的認識和深刻的感受。
四面八方延伸的須根就是他們掌握的多種技法,通過多種技法的嘗試和掌握有助于他們能更客觀、準確地確立適應自身的語言形式。
3.3思維的活躍來源于激發(fā)
我們要明確思維的活躍來源于激發(fā)而非指導與灌輸。在教學中通過多方面的培養(yǎng)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思維發(fā)散開來,新穎的思維形式不斷涌現(xiàn)。
具體而言,首先要引導學生去積累大量的視覺形象。使學生在積累這些形象和見解的同時,通過廣泛的比較來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同時也為其思維的活躍在頭腦中儲存了大量的形象和信息資源。
這些形象與信息來源于多個方面:(1)首先是身邊事物。引導學生留心身邊的事物。即使一個十分細小的事物,變換角度,我們都能看到一些截然不同的,甚至是十分宏大的東西。(2)他人的杰作。人類自身創(chuàng)造的杰作是人類幾千年文明的精華,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應當引導學生從大量代表時代的杰作中認識到人類發(fā)展的歷史和進程。
當學生積累了大量的視覺形象和信息時,思維的活躍就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他們可以通過對其儲存的資源進行聯(lián)想、發(fā)散、結構重組等方式在他們的頭腦中出現(xiàn)許多新的形象。
但頭腦中的形象是不穩(wěn)定、不明確的,他們必須將其物化為作品來證明他們的想象是否正確。只有通過這樣的證明才能使他們的思維更完善,也才能使他們的思維與他們表達思維的技能結合得更好。
在教學中,不論是側重于技能的訓練還是思維的培養(yǎng)我們都應將兩者的要求提給學生,使他們養(yǎng)成兩者兼顧的習慣。當他們真正將兩者有效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時候,就是他們在美術的道路上走出一片新天地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