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ARCS教學模式認為,學習動機設計有四個因素:注意、切身性、自信心和滿足感。本文對ARCS動機設計模式的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ARCS 動機模式 策略
1987年,美國南部里達大學的心理學教授J.M.Keller提出了ARCS動機模式。在眾多的動機培養(yǎng)學說中,“ARCS”動機模式受到了廣泛的關注。ARCS教學模式認為,學習動機設計有四個因素:注意(Attention)、切身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和滿足感(Satisfaction),這四個因素的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結合起來就構成了ARCS動機模式。
ARCS動機模式理論建立的目的是為了找到一種應用動機策略創(chuàng)造、激發(fā)和維持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它可以幫助教師設計動機策略,創(chuàng)造一個動機學習環(huán)境來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
ARCS動機模式的過程: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應首先引起他對一項學習任務的注意,再讓他感到這項任務與他有切身性,接著對他進行鼓勵,逐漸培養(yǎng)和建立他對學習的信心,最后讓他體驗成功所帶來的滿足感。
ARCS動機模式設計的策略如下。
一、ARCS動機模式中的“注意”策略
“注意”策略用來引起和保持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以下為引起學生注意的一些技巧。
1.與學生建立友好關系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課堂的組織者、控制者和知識的傳授者。Krashen曾經說過:“情緒既能阻止學習,也能促進學習,只有情緒狀態(tài)好時,學生才能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睂W生具有向師性,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才會喜歡教師的課,才樂意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這門課程,才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減輕學生的焦慮感對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在課堂上學生面臨的一個最嚴重的問題就是焦慮,他們的學習興趣常常被這種焦慮消磨掉了。因為在全班同學面前回答問題確實是一種緊張的經歷,即使有時他們知道答案,也會發(fā)現很難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這種焦慮帶來了消極的效果——他們因自己表現不好而感到尷尬沮喪。教師應該幫助他們減輕這種焦慮,經常對他們進行鼓勵,可以說:“別著急,我相信你可以做好?!薄皠e怕犯錯誤,再來一次?!惫膭钏麄儾慌路稿e誤,也不怕自己的觀點與別人不同,給他們改正錯誤、提高自己的機會,讓他們勇敢地表現自我。
2.使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
在課堂上,學生是真正的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墒俏覀儼l(fā)現很多學生在課堂上保持沉默,一味地聽老師講、記筆記,更不用說在大眾面前回答問題了。教師應該改善這種狀況,真正做到“授之以漁”而不是簡單地“授之以魚”,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課堂上積極參與。
教師應改變這種一味地講授知識的教學模式,應向學生提出更多的問題,讓他們去思索、去探索,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小組合作是一條非常有效的途徑,學生與他的同伴作為一個團體一起來完成任務。
據證明,用來激發(fā)學習動機的另一種有效的方式是在課堂上引入游戲。因為游戲可將真實的情境帶到課堂,將知識穿插到游戲中,學生可以在這一輕松的環(huán)境中快樂地學習。
二、ARCS動機模式中的“相關性”策略
“相關性”策略用來將學生的需求﹑興趣和動機聯(lián)系起來。教師在引起了學生的注意后,想要將學生的學習動機保持下去,就需運用“相關性”策略。教師應讓學生相信學習與他們有著密切的關系,并懂得學習的價值。以下為一些應用“相關性”策略的技巧:
1.從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入手
Plato曾說過:“好奇心是知識的大門?!睈垡蛩固乖f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虼?,從學生的好奇心入手是激發(fā)學生動機的一個重要的方式。為了使學生帶著興趣去汲取知識,教師應真正地了解他們的興趣所在,對他們進行積極的引導。
2.讓學生真正了解學習的價值
教師在傳授具體的知識時,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了解這些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進而了解所學知識的真正價值。當學生切身感覺到這些知識的用處后,他們的學習動機就會被激發(fā)起來,就會更認真地學習這些知識。
三、ARCS動機模式中的“自信心”策略
“自信心”策略用來幫助學生樹立對取得成功的信念。學生只有對自己充滿信心時,學習動機才會被激發(fā)起來,因此,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是非常重要的。
1.對學生抱有較高的期望
研究表明,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可以對學生的表現產生巨大的影響。教師對學生的期望直接影響他們對待學生的方式,而這種方式反過來又影響了學生對成功的信念。
研究顯示,如果老師對某個學生抱有較高的期望,那么這個學生就能夠獲得更高的成就。因為老師對學生抱有較高的期望,學生就會獲得這樣一種信念:老師相信我能做好,我一定可以做好。尤其對后進生來說,如果老師對他們擁有較高的期望,他們就會建立起自信,在課堂上變得更加積極主動。
2.幫助學生建立切實可行的目標
如果一個人沒有目標,盲目地奮斗,那么他就像是在沙漠里尋找財富卻沒有地圖。所以在學生的學習中,建立切實可行的目標對學生建立自信非常重要。
建立一個學習目標是學生學習的第一步。目標越明確,越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那么它就對學生越有益。學習目標要適中,既不能太高又不能太低,要建立切實可行的目標。目標的實現會給學生帶來自信,從而促使他們實現更高的目標。學習動機在自信建立的過程中也被激發(fā)起來。
四、ARCS動機模式中的“滿足感”策略
“滿足感”策略用來激勵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為了激發(fā)學生持續(xù)的動機,教師必須幫助學生建立滿足感。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表揚,教師應該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在課堂活動、作業(yè)批改或考試后,及時地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全面積極的反饋和評價。教師可以給學生一些具體的鼓勵,比如:“你的實驗操作很規(guī)范”,“你對這個問題的見解很獨特”,而不是一味地說“好”、“非常好”。因為具體的表揚可以給學生一些暗示,讓他們知道自己表現如何,需要怎么改進,進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和優(yōu)勢所在。
教師可以通過表揚對學生的能力給予肯定和鼓勵。因為表揚可以給學生帶來滿足感,讓他們有信心去更好地表現,還會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眾所周知,動機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它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同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的學習動機越強,他就越有可能獲得成功。而教師在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們可以應用這一簡單實用的動機設計模式—ARCS動機模式,把課堂變得有趣而富有吸引力,讓學生自主快樂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