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學期開始時,我就計劃在堅持常規(guī)管理的同時,開展更多形式新穎的活動,“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時我們決定到福利院去,和那里的小朋友們共同度過。
孩子總是討人喜歡的,特別是兩三歲的,長得健康漂亮的孩子更是如此。因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漂亮美好的東西總是容易吸引人們的關注,那些殘缺的,不漂亮的就會被棄之一邊,不聞不問。兒童福利院里孩子大多帶有一些毛病。看到那些因為有些殘疾或是長得有些異于常人的孩子遠遠地躲在一邊時,我們感到心痛。其實,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我們給他們送去一些食物、衣物,或不時地去看一眼他們。克魯普斯卡亞說過:“光愛還不夠,必須善于愛。”如果換個角度來體會,他們也需要人們的關愛,也希望能和更多的人接觸——身體的接觸,心靈的接觸,需要我們向他們微笑,需要我們的愛撫,也需要我們和他們一起玩耍,一起開心。因此,本著“關愛弱勢群體,共享愛的陽光”的宗旨,帶著精心準備的節(jié)目,我們興致勃勃地來到了福利院。
活動在熱熱鬧鬧的《棗兒紅了》中開場,我們看到孩子們眼睛里充滿迷茫,他們很羨慕在場中翩翩起舞的姐姐們,但似乎又很害怕。慢慢地紅彤彤的“棗兒”使得孩子們的情緒高漲起來。我們不僅給孩子們和他們的老師們表演了精彩的節(jié)目,還有針對性地和孩子們進行了幾個互動游戲,嘗試著開展現(xiàn)場教學,邀請孩子們和我們一起游戲,起初孩子們是膽怯的,害羞的,他們有的緊緊地抓著桌邊,有的把頭深深地埋在老師的懷里不敢抬頭,有的笑嘻嘻地看著場中的大姐姐們但就是身體不動彈,不敢走到場中去。經(jīng)過學生們的不斷鼓勵,再三邀請,并率先帶頭示范,終于幾個孩子克服恐懼,慢慢地站起來,遲疑地走到場地中去。起初他們還很拘謹,放不開,動作也很笨拙,但學生們都使出渾身解數(shù),有的抱著孩子游戲,有的拉著孩子的手游戲。漸漸被學生們歡快的情緒感染,也有孩子開始大膽地走到場地中央去獨立游戲,主動表演節(jié)目了。其中,有一個弱智的孩子,長得不是很好看,甚至有一些丑陋,無論我們怎么堅持她都不肯參加游戲,幾次都放棄了。后來,在我們的一再鼓勵下,她終于也拿起手絹跑了起來,甚至還唱了一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唱歌時,眼淚幾次在她的眼眶里打轉(zhuǎn),但幾次她都很快止住悲傷,收回眼淚,帶頭鼓掌,喝彩。此情此景讓在場的所有人動容,有幾個學生還用手指悄悄地擦去眼淚。
從福利院老師們口中得知,以前從來沒有人這樣做過,他們通常都是過去放下一些禮物、食物或衣物就離開了,幾乎沒有人關注過孩子們的內(nèi)心世界。孩子們最渴望的親情很少能夠得到滿足。這次,我們不僅給孩子們帶去了快樂,而且讓孩子們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細微之處見深情”,臨走時,孩子們緊緊地抓著學生們的手、衣服,久久不愿離去。
心理學上說,人的認知過程總是伴隨著認知體驗,認知體驗需要情緒體驗的參與,情緒影響著認知過程的質(zhì)量和效率。情緒積極時,認知過程也積極,情緒消極時,認知過程也消極。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的溝通需要情緒的感染,人接受客觀事物所帶來的刺激而引發(fā)的情緒體驗也帶有感染性。志愿者活動改變了以往死板的說教式教學,讓學生們在自己的實踐活動中經(jīng)受洗禮,得到鍛煉,這也是我們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個有效的手段,是一種良好的教育形式。在這次活動之后,學生們看到福利院里的孩子們并沒有因為身體的殘疾或被父母遺棄而傷心、頹廢或抱怨,還能夠堅持積極地用一顆純潔善良的心去面對社會,面對生活,面對那些關心他們、照顧他們的人們并心存感激時,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學生們觸動很大,感覺自己很幸福,因為除了擁有健全的身體,還有關心自己、愛護自己的父母、老師和同學。一位平時經(jīng)常犯錯誤的學生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她說:“我感覺很對不起自己的父母,自己這么幸福了,卻還總是抱怨,和孤兒們比起來,真是太不懂得珍惜了。以后要好好地珍惜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一切,對父母、老師、同學都懷有一顆感恩之心,使現(xiàn)在的每一天都過得有意義?!彼麄兗娂姳硎緫摪盐?、珍惜現(xiàn)有的美好時光,珍惜眼前的一切,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事后當問及一位學生怎么和那位腿有殘疾的小姑娘那么親密時,她說:“當時我并沒有把她當做一個孤兒,我感覺她就是我自己的親妹妹?!睂W生們在你一言、我一語地譴責那些孩子們的父母的同時認識到這其實是一個社會問題,關愛這些殘疾兒童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通過這次志愿者活動,學生們認識到不僅要在語言上和物質(zhì)上關愛這些孩子們,更要用心地、真真切切地落實到行動中,像關愛自己的家人一樣,從點滴做起,從自己做起,平時不浪費、不揮霍,有空時常去看看孩子們,陪他們聊聊天、說說話、唱唱歌、跳跳舞,帶給他們一些歡樂與關愛。孤兒們離不開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這次的志愿者活動,學生們得到的不僅僅是一次表演的機會,一次簡單的獻愛心機會,一次游戲的機會,還是感恩、反思,甚至以往的許多不全面的認識,不健康的行為、思想也都有了轉(zhuǎn)變。心理學家赫爾曾經(jīng)說過:一兩的遺傳,勝過一噸的教育。在這里,我要說:一絲真情感悟,勝過萬千空洞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