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現代人類健康問題中的主要影響因素在于人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利用體育生活方式手段可以從改變人的生活方式方面著手解決健康問題,促進科學的體育生活方式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
關鍵詞: 生活方式 體育生活方式 健康
1.前言
健康不是人生活的目的,但卻是人生活的一個必備條件。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為:“健康是一種在身體上、精神上的完滿狀態(tài),以及良好的適應能力,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衰弱的狀態(tài)?!边@就是人們所說的身心健康。一個人只有在軀體、心理健康、社會適應、道德和生殖五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因此,健康是指機體與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的動態(tài)平衡,是一種身體、精神和社會的完滿狀態(tài)。
實際上,大多數人在不同程度上處于不完全健康又沒有患病的狀態(tài)。這種既不完全健康也不患病的中間狀態(tài),醫(yī)學上稱之為“第三狀態(tài)”,或灰色健康、亞健康。這種亞健康的人群在現代化城市中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在總人口中的比例日趨升高。因此,“第三狀態(tài)”大大降低了社會勞動的效率,是健康與疾病相互轉化的“中介點”,要預防疾病就必須改善“第三狀態(tài)”,從而增進人民的健康,挖掘社會勞動的潛力。
2.生活方式與健康
生活方式是指人們在某種價值觀念指導下各種生活活動的形式。大體上來說,生活方式就是人的生活格局與行動選擇,它的實質就是人們的“行為消費”和“時間消費”。因此,生活方式具有個性色彩,與每個人的生活狀況、社會能力、文化教養(yǎng)等具體條件密不可分。怎樣支配自己的時間與行為,一個人就會獲得怎樣的生活方式,并反過來等比例地影響自己的身心狀況。
現代社會的經濟發(fā)展速度是驚人的,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然而現代工業(yè)社會中的某些不盡人意的現象,如扭曲的價值觀、單純的拜金主義和物質享樂主義,并不能使人們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F代人已開始尋求身心的解放和回歸自然。可是現代生活方式中存在著較多的健康隱患,如環(huán)境破壞、營養(yǎng)過剩、運動不足(漫畫:怎么會這樣?)、解剖結構與生理機能的退化、生活危險、高度緊張等。
根據國外流行病學、社會醫(yī)學和臨床社會調查證明,制約人類健康的主要因素是:(1)生活條件和生活方式,50%—55%;(2)環(huán)境狀況,20%—25%;(3)遺傳因素,15%—20%;(4)醫(yī)療保健機構的工作10%—15%。目前,人們將主要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環(huán)境因素所致的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疾病統(tǒng)稱為“生活方式病”,其中包括心腦血管病、癌癥、肺部疾病、糖尿病和骨質疏松癥等。
因此,生活方式與健康是息息相關的。
3.體育生活方式與健康
所謂體育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會客觀條件的制約下,社會中的個人、群體或全體成員為一定價值觀所制導的滿足多層次需要的全部體育活動的穩(wěn)定形式和行為特征。它是回答“人們怎樣從事體育生活”的理論,選擇它本身就表明人享有了體育的基本權利——“體育是人的權利”。前蘇聯醫(yī)學博士茲與諾夫斯基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健康長壽公式:
從公式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健康和壽命與他的情緒穩(wěn)定、經常運動和合理飲食成正比;與懶惰和煙酒成反比。在這些因素中,社會生產的高度自動化和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大大降低了人們的勞動強度,而且更多地增加了人們的閑暇時間。如果此時人們缺少運動,就會導致“現代文明病”的發(fā)生,影響人們的健康。因此,科學、合理的體育運動是提高生活質量,保證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可缺少的因素。體育運動的生活方式對人們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大量的實踐和科學研究證明運動健身是抵御“現代文明病”的良方妙藥。人們在運動時,可以消耗大量的能量,從而逐步消除體內的脂肪。因此,運動是預防和消除肥胖的有效手段。與此同時,健身運動可以改善機體的脂質代謝,減少脂質在動脈管壁的沉積,增加血管的彈性,從而有效地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健身運動能有效防止運動系統(tǒng)的異常,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而且能加強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功能,從而使人精神振奮,心情愉快。同時,人們在運動中可以加強交往,協調人際關系,并能夠為在工作中所產生的壓抑、不滿等消極情緒提供一個公開的、合理的宣泄口。正因為如此,我國政府為了更廣泛地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增強人民體質,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于1995年6月頒布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發(fā)動全國人民積極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由此可見,體育健身是現代社會發(fā)展和人類健康生存的基礎,是現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
因此,科學的體育生活方式是一種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一種與人的生命質量關系密切,與現代人生理、心理、社會健康休戚相關的特殊生活方式。體育生活作為恢復人的本質與體現人的價值的生活活動及社會實踐,是一種人性的解放。人愉快、自由地享受體育生活,可以發(fā)展身體、智力和認識的能力,可以輕松愉快地與他人、社會和大自然產生溝通和交流,擁有健全的人格,體驗人生的幸福完美。通過體育,通過大自然追求生命的質量和生活的意義,這就是珍愛生命、珍愛身體、珍愛大自然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4.結語
體育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和健康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體育生活方式是影響人們健康的重要因素,人們應廣泛注意,逐漸認識到生活方式與人類健康是息息相關的。體育生活方式是值得提倡的生活方式,養(yǎng)成文明、健康、科學的體育生活方式是人們健康的保證,是社會蓬勃發(fā)展的動力源泉,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結果。
參考文獻:
[1]盧元鎮(zhèn)等著.全民健身與生活方式.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2.1:70.
[2]盧元鎮(zhèn)主編.高等學校教材《體育社會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254.
[3]苗大培著.論體育生活方式.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7:18,90.
[4]吳俊心.論生活方式對我國居民體質與健康的影響.中國體育科技,2002,第38卷,(8):50.
[5]聶連福,聶環(huán)玲.轉變體育生活方式促進身體健康.新鄉(xiāng)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9卷,(2):95.
[6]劉凱,楊明哲.論生活方式與體育生活方式.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5.5,第21卷,(3):11-12.
[7]吳鳳起,孫新榮.體育生活方式與健康.體育與科學,2001.9,第22卷,(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