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當前語言規(guī)范問題的討論中,涉及詞語和字形的內容較多,而有關標點符號的討論則相對較少,這固然是由問題本身復雜程度的差異決定的,但標點符號的使用并非不存在問題,應當給予一定的關注。胡明揚先生(1995)就曾指出:“又如標點符號和數(shù)字的寫法也有些問題可以討論,以供修訂時參考。”本文將要探討的便是具體的標點符號使用規(guī)范問題。
二、中西合璧式語句的標點規(guī)范問題
中西合璧式語句指漢語和西文融合在一起的語句。如:
(1)記得在納米比亞看見一家小雜貨店,打出的招牌是:“We sell everything except my wife”(除了老婆,我們什么都賣)。(《讀者》2001年第5期第47頁)
(2)在英語中,常用and把兩個動詞連接在一起,如第13課的come up stairs and see it.這種句子常用來鼓勵某種動作。/speak up,大聲地說。/Love,Jimmy.愛你的吉米。/Your,Jimmy(你的,吉米)。(《新概念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版第202,206頁)
(3)因此本體在接受映射時,就必然要對喻體的屬性作出選擇和限制,例如在隱喻He is a mule中,“mule”有很多屬性,僅將其中的一個屬性“倔強性”映射到了“他”上,而排斥了許多其他屬性和特點……(王寅《認知語言學探索》重慶出版社,2005年版,第377頁)
(4)“這本書讀了三天”,如果譯成:“He has read the book for three days.”或“He read the book for three days.”都不對,表面上沒有語法錯誤,卻只是漢語式的英語……(《語言教學與研究》1995年第1期,第36~37頁)
(5)我接到朋友的電話,以為她從公司里打來。她說她從家里打來的,并道:“I got the kick。”(《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2月16日第7版)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發(fā)展,對外交往的范圍日漸擴大,學習、使用外語的人逐漸增多,這類中西合璧式語句在當前的出版物中呈大量增加的趨勢。它們不僅在學術專著、學術論文、某些專業(yè)教材中大量出現(xiàn),也經常出現(xiàn)在散文、小說和紀實類作品當中,如例(1)、(5)就都出自紀實性文章,而下面兩例前一例出自散文,后一例出自小說:
(6)我聞之大喜,趁機順著話頭應承:Yes,I#61479;m a student.這個英國小伙子,大概是見我會英語罷,竟友好地拍了拍我的肩膀,立馬放行了。(《隨筆》1997年第4期第6頁)
(7)我說,不是因為這個,而是……她用手堵住我的嘴說,Stop您那,我知道你的臭德性,你是怕我粘上你。(凹凸《玉碎》,《中國作家》2004年第7期第44頁)
上述文中的材料是近幾年閱讀中隨時記錄的,不是某些方面的抽樣調查,因此,對我們的文章是否全面反映了這類中西合璧式語句在標點符號使用方面存在的歧異或不規(guī)范現(xiàn)象、反映了多少,我們自己也并沒有確切地掌握。我們只是把閱讀中遇到的相關歧異或不規(guī)范現(xiàn)象分類列出,目的是想引起大家對這類問題的重視??紤]到文章的篇幅,下面每類一般只舉兩個例子,即一個對比組。
類一:
(8)據她說,每回去超市或上購物中心,總會聽到店員說一聲:“Have nice day!”(祝你有個愉快的一天!)。公式性的標準回答是:“You too。(你也是。)”(《海外文摘》1995年第1期第27頁)
(9)那官員笑容可掬地回答:“Service fee,Madame.(勞務費呀,夫人。)”(《讀者》2006年第19期第58頁)
例(8)中,“you too”后用的是“?!碧枺?中,“Service fee,Madame”后用的是“.”號。
類二:
(10)什么是That will do.(行了,讀到這里!)
(11)有一次翻譯“沒有辦法”這樣的話,我譯的是There is no way out。(胡明揚《外語學習和教學往事談》載《外國語》2002年第5期)
這兩例出自同一篇文章,句子形式完全一樣:前半部分是漢字,后半部分是英文,但前一句用的是“.”號,后一句用的則是“?!碧枴?/p>
類三:
(12)山姆·吉姆斯講過這樣一句話,To make dictionaries is dull work。(編詞典是一項枯燥的工作)。(《英語學習》1995年第11期第33頁)
(13)李陽的口頭禪是:“如果你想一輩子不犯錯誤,那么結果只有一個,當你80歲的時候,你仍然只會講那句中國人最喜歡講的表示謙虛的‘My English is very poor.’(我的英語很糟糕)?!?《當代文萃》2002年第5期第23頁)
同樣的情況,在句內英語句子形式的末尾前者不用“.”號,后者用“.”號。下面的兩個例子間的歧異也可以歸入這一類:
(14)講一個人愛發(fā)火,漢語的意思就是脾氣暴躁,同樣,英文中也是這個解釋:She was breathing fire and brimstone,it was furiously angry.(她火冒三丈。)(《語文世界·高中版》2006年第10期第20頁)
(15)(她要)學生學會三個主要句型:I am happy.Let be friend(我快樂,讓我們做朋友)。(《中國教育報》2003年1月5日第4版)
類四:
(16)例如,英語句子“Henry likes stews”可以有以下四種詞性附碼序列組合……
(17)以英語句子“The dog barked at the man.”為例,至少可以按以下四種方式做詞頻統(tǒng)計……(《國外語言學》1997年第1期第7頁)
以上兩例出自同一篇文章,都是英語的句子形式被夾在漢字中間,但前者英語句子形式后沒用“.”號,后者卻用了“.”號。
類五:
(18)一個男人夸獎一個女人,說她穿著新衣服顯得格外漂亮,她不應該臉紅,而應該大大方方地說:“Thank you.”。(《中學課程輔導·初一版》1999年第8期第27頁)
(19)當機會來臨,他們謙虛地說:“No,I can#61479;t.”(《雜文報》2001年2月16日第7版)
同樣的情況,前一例多用了一個“?!碧枴?/p>
除了上面的五類之外,還有下面這些例子在標點使用方面與前述情況或其他情況形成的歧異:
(20)沉重的腳步聲突然停住,此人猛地轉過身來,站到我們的斜對面:“Give my money.Give me your money”(把錢給我,把你們所有的錢都給我。)(《世界博覽》2001年第5期第50頁)
句號放在括號內,與例(12)那類情況形成歧異。就我們觀察到的例子看,多與例(12)同。
(21)美國人有句話叫:“You have to kiss lot of frogs before you find the prince”(找到王子之前,你得接受青蛙之吻)。(《中外書摘》2000年第4期第51頁)
(22)廣為流傳的一個經典笑話是,因為印度人通常把T讀成D,所以一位印度女士被問及她和她丈夫的年齡時回答道:“I#61479;m thirty,my husband is thirty too(我30歲,我丈夫也是30歲)”。(《書摘》2007年第2期第26頁)
(23)You were talking about him?(你說的是他嗎?)我伸手指指老板。(《書摘》2007年第2期第55頁)
上面三例存在著用不用引號、引號所涵蓋的范圍大小的歧異。
這些中西合璧式語句標點符號使用方面的歧異現(xiàn)象。在以往的教科書或其他相關文獻中描寫討論較少,但它們出現(xiàn)的范圍將日益擴大,出現(xiàn)的頻率也會日益提高,因此,應該給予充分的關注,通過討論制定出比較一致的使用標準。
三、冒號提示范圍的問題
關于冒號的提示范圍,相關的教科書或其他著作都有明確或較為明確的規(guī)定。如:邢公畹、馬慶株等(1992:487):“使用冒號要注意兩點:……第二,要注意冒號的使用范圍,一般說來,冒號要管到句末?!痹谶@本教科書里,還明確指出了錯用了冒號的例子:“侯寶林給劉蘭芳下了四個字的評語:“雅俗共賞”,勻稱得當?!?/p>
黃伯榮、廖序東(1991:196):“使用冒號要注意兩點:……第二,冒號一般管到句終?!?/p>
張靜(1986:535):“使用冒號要注意兩點:……第二,要弄清冒號管轄的范圍,一般情況下管到句終,有些也超出了句子的范圍……”
吳邦駒(1991:56):“冒號主要起提示作用,使用冒號要注意它的提示范圍。冒號的提示作用一般要管到句子的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的中間?!眳窍壬裁鞔_指出下面的例子用錯了冒號:“林則徐宣稱:‘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表示決心禁絕鴉片。”
呂叔湘、朱德熙(1979:258-264)在討論冒號的作用時,也指出下面的句子屬于冒號錯用:“趕十一歲,他給白城子一家地主老張家放豬;十三歲,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官升了一級’,給老張家放馬了?!?/p>
盡管幾乎所有的相關教科書和其他相關著作對此都有明確規(guī)定,但在當前出版物中,冒號的使用不符合規(guī)定或規(guī)范的卻比比皆是。如:
(24)清朝戴震說:“訓詁音聲,相為表里”(見《六書音韻表·序》),用的就是兩千多年前先秦學者所提出的這條道理。(《語文現(xiàn)代化》1990年第9期第111頁,邢公畹先生文)
(25)上了大學,遵照顧炎武的教導:“天下興旺,匹夫有責”,終于走上了革命道路。(胡明揚《語言學散論·前言》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26)有兩句古詩:“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基本可以反映這種情況。(于根元等《語言哲學對話》,語文出版社,1990年版,第274頁)
(27)俗話說:“仆人面前無偉人”,就是因為仆人是親密接觸偉人的吃喝拉撒的。(《書屋》2006年第7期第54頁)
(28)畫面下面有一行字:“她發(fā)誓要追隨他到天盡頭”,也是原來電影廣告上有的。(《書摘》2006年第3期第30頁,資中筠文)
(29)《全唐詩》中,我們還能看到崔玨的《哭李商隱》:“虛負凌云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為他抱屈。(李國文《錦瑟無端五十弦》,載《當代》,2004年第5期,第183頁)
這類不符合規(guī)定或規(guī)范的現(xiàn)象不僅大量出現(xiàn)在散文、小說等文學類作品中,而且同樣大量出現(xiàn)在語言學論著、語言學刊物、語文類刊物、以及影響大、流行面廣的報紙中。例如:
(30)如果我們對別人說:“你有一雙手”,人家會感到莫明其妙,因為人人都有一雙手,這句話沒有提供任何新信息。(張斌《現(xiàn)代漢語語法十講》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214頁)
(31)顧學頡、王學奇《元曲釋詞》釋:“揣巴,元代俗語,今北京俗語中仍習用,謂胡亂地,不加節(jié)制地往嘴里噻(sāi),意思近乎床(這里是一個字形為“口+床”的字)”,這是正確的。(周一民《現(xiàn)代北京話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頁)
(32)索緒爾在講到語言學的材料和任務時,開宗明義地說:“語言學的材料首先是由人類言語活動的一切表現(xiàn)構成的”,那么人類言語活動的表現(xiàn)應該包括哪些內容呢?(《語言教學與研究》2002年第5期第1版)
(33)一首流行歌曲唱到:“男人愛漂亮,女人愛瀟灑”,反映了男女差別的一種審美觀念,即瀟灑的男人和漂亮的女人是異性所愛。(《漢語學習》1996年第1版,第62頁)
(34)小說在一開頭介紹“我”家的經濟情況時,就明確指出:“我有兩個姐姐”,這就為下文寫姐姐的婚姻埋下了伏筆。(《中學語文教學》1997年第1期,第23頁)
(35)如杜甫在諸葛亮祠中所嘆:“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都成了千古名言。(《讀寫月報》1999年第3期第13頁)
(36)《環(huán)球時報》前兩年刊登過筆者的一篇小東西:“自行車萬歲”,據說還贏得幾個音。(《人民日報》1999年2月14日第3版)
(37)記得有兩句詩:“凡所難求皆絕好,及能如愿便平常”,我現(xiàn)在深深認識到在它樸素語言中蘊含的真理。(《光明日報》2000年3月2日B3版)
(38)中國有一句老話說得好:“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歷史可助你在洞明世事、練達人情的成長過程中多一份經驗。(《新華文摘》2004年第24期第52頁)
(39)最為惡毒的是最后一句話:“我不敢把這點兒錢付托給素不相識的人手里”,等于說,你們這些人是不可信任的。(《人民文學》2002年第6期第121頁)
語文教材中這樣的情況不多見,但也不是沒有。如:
(40)如果我們不介紹具體事實,只是抽象地說:“衍太太是一個表面上和藹可親,實則虛偽奸詐的人”,讀者的感受就完全不同。(朱德熙《文章的生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語文讀本》(第五冊)人民教育出版社,實驗本)
一方面是明確的規(guī)定、規(guī)范,一方面是大量的不符合規(guī)定、規(guī)范的用例,而且這些不合規(guī)范的用例又有很大一部分出自文章名家甚至規(guī)范制定者筆下,這就迫使我們不得不認真思考這種規(guī)定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問題。
參考文獻:
[1]胡明揚.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化漫議[J].語文建設,1995,(2).
[2]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增訂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呂叔湘,朱德熙.語法修辭講話[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79.
[4]吳邦駒.最新標點符號用法[M].北京:華藝出版社,1990.
[5]邢公畹,馬慶株.現(xiàn)代漢語教程[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
[6]張靜.新編現(xiàn)代漢語[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巫建英 太原 山西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0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