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較第三代喉罩在腹腔鏡下膽囊切除手術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擇期行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LC)病人60例,均為Ⅰ~Ⅱ級,年齡31~62歲,體重54~79kg。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0例;Ⅰ組為喉罩組,Ⅱ組為氣管插管組。兩組病人均給予咪噠唑侖0.03mg/kg,芬太尼0.03~0.04mg/kg,丙泊酚2~2.5mg/kg,維庫溴銨0.05~0.1mg/kg行靜脈麻醉誘導。待病人意識消失、肌肉松弛后置入喉罩或氣管導管;分別記錄兩組病人血壓及心率基礎值,喉罩或氣管導管置入后3min、膽囊切除、拔除喉罩或氣管導管前、后的血壓及心率。結果 喉罩組患者置入喉罩后3min、膽囊切除、拔除喉罩前后的血壓及心率變化均不明顯,氣管插管組血壓及心率變化顯著,與喉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LC手術中,采用喉罩通氣,既能維持血流動力學的穩(wěn)定,又能使患者在術后迅速蘇醒拔除喉罩,是目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較為理想的麻醉方法。
[關鍵詞] 喉罩;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中圖分類號] R65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09)13-101-02
喉罩(LMA)是由一個可充氣的樹葉形的硅樹脂罩和橡膠連接管組成的氣道用具,使用方便、迅速、氣道維持更容易且放置難度小,麻醉誘導和恢復期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性高。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手術方式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短、術后恢復快。本文探討喉罩應用于腹腔鏡下膽囊切除的臨床效果。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擬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病例60例,根據(jù)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ASA)標準,患者均為Ⅰ~Ⅱ級,年齡31~62歲,體重54~79kg。病人各項常規(guī)檢查均為正常,無心、肺、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異常。
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0例,Ⅰ組為喉罩組,Ⅱ組為氣管插管組。
1.2 麻醉方法
所有病人術前均禁食水8~12h,術前30min分鐘給予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進入手術室建立靜脈通道后,給予面罩吸氧去氮,兩組病人均給予咪噠唑侖0.03mg/kg。誘導開始給予芬太尼0.03~0.04mg/kg,丙泊酚2~2.5mg/kg,維庫溴銨0.05~0.1mg/kg,待病人意識消失,肌肉松弛后置入喉罩或氣管導管。術中維持給予異氟烷吸入,芬太尼維持鎮(zhèn)痛,待病人自主呼吸恢復時給予維庫溴銨0.05mg/kg維持肌松。手術結束拔除喉罩或氣管導管前給予新斯的明靜脈注入以拮抗肌松藥的殘余作用。
喉罩均選用第三代雙腔喉罩(Proseal)。進入手術室后,監(jiān)測病人心電圖、心率(HR)、血壓(收縮壓SBP、舒張壓DBP)、脈搏血氧飽和度、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
1.3 觀察指標
記錄病人進入手術室時血壓、心率的基礎值,置入喉罩或氣管導管后3min、膽囊切除、拔除喉罩或氣管導管前、后的血壓及心率。記錄病人停藥至清醒的時間及術后隨訪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以(χ±s)表示,數(shù)據(jù)比較用方差分析(ANOVA),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計數(shù)資料比較用x2檢驗,使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包。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兩組患者術前經(jīng)過篩選,年齡、體重、血壓及心率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變化情況
兩組患者入手術室后,監(jiān)測血壓及心率,喉罩組患者置入喉罩后3min、膽囊切除、拔除喉罩前后的血壓及心率變化均不明顯,氣管插管組血壓及心率變化顯著,與喉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喉罩組停藥至清醒時間為(4.9±2.3)min,插管組為(10.2±4.1)min,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患者均無術中知曉及術后嘔吐,插管組術后有5例出現(xiàn)輕微咽喉疼痛,第2日隨訪疼痛消失。
3 討論
喉罩(LMA)是介于氣管內(nèi)插管和麻醉面罩之間的第三種全麻通氣工具。它可經(jīng)口盲探插入或明視下經(jīng)口插入咽喉部,氣囊充氣后膨脹的喉罩可以包繞并密封會厭和聲門,圍繞喉頭而形成一個低壓的密封罩,喉罩連接管通向口腔外可與呼吸機相連,可自主呼吸或正壓通氣。喉罩具有操作簡單、不接觸聲帶、對牙齒和咽喉粘膜損害小及血流動力學影響輕微等優(yōu)點。
早在1980年以前,我們就已經(jīng)知道,對有害刺激來說,咽部的傳入神經(jīng)較喉部更為敏感[1]。咽喉氣管受到刺激,導致交感神經(jīng)和交感腎上腺活動增強,血壓及心率等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升高,有時血壓、心率升高達25%~50%[2],對可能伴有心血管疾病者來說損害更為明顯[3]。
喉罩置入不需喉鏡輔助,可手法直接置入病人咽喉部,簡單、容易、用時短,對咽部刺激輕[4],而且喉罩本身對喉和氣管無刺激,減少了機體的應激反應及插管對患者的不利影響,血流動力學變化輕微,循環(huán)穩(wěn)定[5]。我們的研究也證實在置入喉罩前后血流動力學無明顯改變,表明置入喉罩對血流動力學影響較喉鏡直視下氣管插管輕。
在蘇醒階段,喉罩的一個顯著優(yōu)勢就是患者麻醉蘇醒過程平穩(wěn),很少有并發(fā)癥,且研究發(fā)現(xiàn)應用喉罩者蘇醒時間較應用氣管插管者短,蘇醒質(zhì)量高。患者拔除喉罩前后血流動力學應激反應程度低,使用喉罩者在麻醉后恢復室的停留時間和術后恢復自主活動的時間明顯縮短[6]。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理想麻醉應是既要有足夠的麻醉濃度,以保持在人工氣腹的建立、分離膽囊肝臟創(chuàng)面止血等強刺激時血流動力學的平穩(wěn),又要求在很短時間內(nèi)迅速蘇醒。采用喉罩通氣能滿足這樣的要求,既能保持氣道的通暢,對咽喉部刺激輕微,維持血流動力學的穩(wěn)定,又能在術后短時間內(nèi)迅速蘇醒拔除喉罩,是目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較為理想的麻醉方法。
[參考文獻]
[1] Sant’s Ambrogio G,Mathew OP,F(xiàn)risher JT. Laryngeal receptors responding to transmural pressure,airflow and local muscle activity[J]. Resp Physiol,2001,54:317-330.
[2] Ng WS. Patho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tracheal intubation. In:latto IP,Rosen M,eds. Difficulties in tracheal intubation[M]. London:Bailliere Tindall,1984:12-35.
[3] Fox EJ,Sklar CS. Complication related to the pressor response to endotracheal intubation[J]. Anesthesiology,2004,47:524.
[4] Martin SE,Ochsner MG,Jarma RH. Use of the laryngeal mask airway in air transport when intubation fails[J]. J Trauma,1999,47(2):352-357.
[5] Braude N,Clements EA,Hodges VM,et al. The pressor response and laryngeal mask insertion. A comparison with tracheal intubation[J]. Anes- thesiology,1989,44:551-554.
[6] Lamb K,James MFM. The laryngeal mask airway for intraocular surgery:effects on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stress responses[J]. Br J Anaesth,1992, 69:143-147.
(收稿日期:2008-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