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的最早、最重要的教育之一,孩子的一切成功都源于家長的啟蒙和家庭教育。家長只有具備科學教育觀,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才能給予孩子最需要的教育,成為孩子最好的父母。
關鍵詞: 家庭教育 多元智能觀 賞識教育觀 實踐+創(chuàng)新人才觀
撬動地球的手,就是推動搖籃的手;沒有父母的成長,就沒有孩子的成長。“沒學過如何當父母的家長和沒有駕照就上高速的司機一樣危險。”這是教育部新教育實驗課題組總負責人、蘇州大學博士生導師朱永新教授在談到當今家庭教育的種種誤區(qū)時說過的一句至理名言。我們誰都不會把車交給沒有駕照的人開,而沒學過如何當父母的家長,卻能直接教育自己的孩子,這些家長和沒有駕照就上高速的司機一樣危險。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感受到:“望子成龍”是普天下做父母的共同心愿,孩子很累,父母更累,因為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父母不僅在上學之前是影響孩子的重要因素,在上學后仍然是影響孩子的重要因素。鑒于此,家長只有具備科學教育觀,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才能給予孩子最需要的教育,才能使家庭教育真正托起我們明天的太陽。
一、多元智能觀——使每一位家長都能成為“天才”的父母
“多元智能”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美國哈佛大學的加德納教授有一句名言:“每個孩子都是一個潛在的天才兒童,只是經常表現(xiàn)為不同的形式?!奔拥录{教授認為每一個人都擁有包含語言文字智能、數(shù)學邏輯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自省智能、觀察自然智能在內的八種智能,即“多元智能”(簡稱MI)。人類本是很完美的團隊,雖然人與人各有不同,但每種人都與一定的職位、工作相適應,缺一不可。因此,家長應協(xié)助孩子根據(jù)自己的人格特征盡可能地發(fā)揮個人的能力,而不是想當然地為孩子設計、規(guī)劃本應屬于孩子的人生。
傳統(tǒng)的智力觀是一種否定多數(shù)人、肯定少數(shù)人的智力觀,它將人才的定義限制在一個很狹窄的范圍之內。而多元智能觀肯定了每個人都有其長處所在,讓我們深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行行出狀元”。多元智能觀要求教師和家長堅信: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因為他們都具有在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fā)展?jié)摿Α?茖W的教育就應該是為具有不同發(fā)展?jié)撃艿暮⒆犹峁┻m合他們發(fā)展的不同的教育,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具有自身特點的人才,給每個孩子創(chuàng)造發(fā)展的機會,把因材施教變成真正的現(xiàn)實。
二、賞識教育觀——幫助家長舒展孩子的心靈,使其飛揚
在父母教育孩子的歷程中,有一種方法成功率最高,就是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的方法——賞識教育。健全孩子在父母教育下,最后都能學會說話、走路,這中間的奧妙是什么?無非就在于所有家長心靈深處都是絕對地相信孩子“行”。
賞識教育始于周泓先生,他成功地運用賞識和博大的父愛把女兒周婷婷從一個雙耳失聰?shù)暮⒆优囵B(yǎng)成第一個特殊的留外研究生。賞識是孩子生命成長必需的陽光、空氣和水,賞識教育是發(fā)掘孩子生命潛能的教育,是打破傳統(tǒng)功利色彩注重生命發(fā)光放彩的教育,是充滿人文思想和人文關懷的現(xiàn)代教育理念。它追求的是生命的自信與尊嚴,它倡導的是成長的快樂與喜悅。它滿足了孩子心靈深處最強烈的需求——渴望得到別人的賞識、社會的肯定。
不是“好孩子”需要賞識,而是賞識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好;不是“壞孩子”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們變得越來越糟。賞識教育的奧秘就在于它能喚醒“好孩子”。賞識教育觀使家長相信孩子是最棒的,并把這種相信告訴他;賞識孩子是最好的,也把這種賞識告訴他;鼓勵孩子追求最成功的,更要把這種鼓勵告訴他。信任、賞識和鼓勵就是奇跡。賞識教育讓孩子們像飛舞的蝴蝶一樣快樂地追逐知識?,F(xiàn)代家長要學會賞識教育,懂得不再指責孩子,不再提醒孩子的失敗,不再訓斥孩子“整天就知道玩,學習一點也不踏實……”孩子成長的道路猶如跑道和戰(zhàn)場,家長應該為他們多喊“加油”、高呼“沖啊”,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自己的孩子,父母也要欣賞他、擁抱他、贊美他。
三、實踐+創(chuàng)新的人才觀——喚醒孩子心中的巨人
社會在飛速發(fā)展,時代在不斷進步,各行各業(yè)的人都以新的形象面對這個新的時代。現(xiàn)代家長更要與時俱進,以新的教育觀念面對新的時代,以新的教育方法培養(yǎng)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孩子。
當今國際間的競爭實際上是綜合國力的競爭,而綜合國力的競爭實質上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競爭。創(chuàng)新對一個國家來說顯得極其重要。創(chuàng)新貫穿于人類發(fā)展的任何時期、任何角落,它是民族進步的靈魂、社會發(fā)展的根源、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創(chuàng)新加速了社會的進步,豐富了社會的財富。一個國家只有不斷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在新時代中,各行各業(yè)都在飛速發(fā)展,人如果沒有創(chuàng)新精神,就難以適應現(xiàn)代社會。除了創(chuàng)新,實踐也很重要。有了新方法,不去實踐,只是夸夸其談,也毫無實際意義。家長之所以需要重視孩子參加實踐活動,就是要讓孩子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將創(chuàng)新運用到實踐中去,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良好素質,同時,創(chuàng)新能力也能得到更好的發(fā)揮。而且,孩子能在實踐中得到真正的知識,只有親自做了、體驗了,才會有新的感受,“絕知此事要躬行”便是這個道理。所以說,重視實踐也是當代家庭教育的新使命。
但今天很多家長仍然無法擺脫來自學歷、學位、財富的誘惑,并在這種誘惑下使孩子的身心在家長的過高期望和沉重壓力下飽受折磨,同時,我們的家長自己更是苦不堪言。所以,我們需要幫助這樣的家長懂得科學的家庭教育觀,掌握科學的教子方法,使他們能夠清醒地認識到:對人才的要求要看在什么背景下,它是在不斷變化的。21世紀的家庭教育觀應該是人人都可成才。至于成才的標準,涉及的則是人才觀的問題。那么,我們今天的家長要有什么樣的人才觀呢?那就是能力和創(chuàng)新。這不僅是我們的觀點,更是當代心理學家多年潛心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到底怎樣的人生才算成功?成功的概念是6個字,即發(fā)展、選擇、和諧。如果確立了發(fā)展、選擇、和諧的新成功觀,我們就會欣喜地發(fā)現(xiàn),原來許多被認為是“差生”“壞孩子”的學生,其實都是很可愛的,都是潛力無限的。真正的教育就是喚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