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體育課教學是學校體育工作的主要方面,提高體育課的課堂教學質量,是貫徹教學方針,培養(yǎng)建設合格人才的具體體現(xiàn)。本文對如何組織實施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小學高年級 體育課堂教學 組織
近幾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開展,學校體育工作獲得了空前的發(fā)展。新課程改革更對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體育教師必須能在課堂教學中掌控學生的情緒、行為,引導他們走上快樂體育、終身體育的道路。在體育課中,學生一方面要掌握體育運動技術動作,一方面要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因此,要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往往要體腦結合,既要領會技術動作,又要通過不斷的身體練習來掌握技術動作和增強體質。所以,要讓學生感到技術動作容易學,身體鍛煉樂無窮,體育教師就要合理有效地組織好每一節(jié)課,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那么,怎樣才能組織好小學高年級體育課堂教學呢?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分析:
1.動作講解準確、生動
教師在講解動作時,應突出重點、難點,并盡量把一些抽象概念通過準確精煉的語言和恰當?shù)谋扔骶唧w化、生動化和形象化。例如:教學前滾翻動作時,使用低頭、抬臂、前移(重心)、蹬地、著墊(腦后)等詞語來講解,并把動作過程比喻成“皮球滾動”。這樣講解,學生容易在腦海里建立起清晰的運動表象,從而較快地理解和掌握動作。
2.示范動作準確、優(yōu)美
教師準確、優(yōu)美的動作示范,會使學生在學習伊始便在大腦中形成正確的動作印象,并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因此,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熟練掌握所教動作,并在上課前演練幾次,確保在課中示范時做到動作準確、優(yōu)美,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印象,為后繼教學的順利進行打下良好基礎。
3.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3.1教師必須建立好融洽的師生關系。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師生間無時不在進行著微妙的情感交流,學生的情感自始至終都伴隨著教學的各個階段。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每一個細節(jié)、表情,或一個眼神、一句話都直接影響和諧的氣氛。如學生畏懼新動作或練習失敗時,教師要用親切的語言、信任的目光、反復的示范與鼓勵,去幫助他們找出癥結所在,增強他們完成動作的信心。反之,教師如有意或無意地流露出急躁、不滿的情緒或嚴加指責,學生就會加重已有的心里負擔,降低興奮性,就更難完成任務了。
3.2教師要理解學生的自尊心理,循循善誘。學生的個性差異較大,興趣愛好、特長等不盡相同,對動作要領的理解和掌握有快慢之分。教師少批評、多表揚,這對身體素質較差、膽子小的學生尤為重要。分組練習中,常會遇到個別調(diào)皮的學生譏笑練習動作不協(xié)調(diào)的同學。此時教師應對其適當批評,要求其尊重同學。這樣既能促進同學間的諒解和團結,又能提高基礎較差的學生的練習積極性,一舉兩得。和諧的氣氛能使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使學生心情舒暢地上好體育課。
4.教學語言富有啟發(fā)性、激勵性
富有啟發(fā)性、激勵性的教學語言,可促使學生進行積極思維,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所以,教師在組織教學時,應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采用能促使學生動腦,激發(fā)學生渴望練習、積極練習的語言來組織教學。例如:彎道跑教學時,對動作要領、離心力和向心力的關系,教師可暫時不講,而先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沿圓圈跑時人體的感覺是怎樣的?(具體怎樣,腳掌怎樣著地)然后讓學生沿彎道跑三次(由慢到快)體會動作,再讓學生回答上述的問題,學生基本能作出正確的回答。教師可把學生的回答整理概括為:克服離心體放松,身體向內(nèi)沿傾斜,兩腳著地有不同,左腳前外側,右腳前內(nèi)側,左臀離身前后拍擺,擺臂幅度外大內(nèi)小,右肩稍前沿線跑。這就是彎道跑的動作要領。
5.教學形式、方法生動活潑、有競爭性
體育課教授的技術動作大多數(shù)要用兩到三節(jié)課才能完成;有些是前階段學習過,現(xiàn)在要進一步提高動作質量。學生連續(xù)幾節(jié)課都練習同樣的動作或練習以前學習過的動作,很容易出現(xiàn)厭煩的情緒,不認真練、不愿練。教師在授課時,要注意根據(jù)教材、學生的特點,器材場地的實際,采用生動活潑,富有趣味性、競爭性的形式和方法誘導學生主動積極練習。例如:跑步練習,可采用3分鐘變換跑。方法是繞籃球場跑“區(qū)”型,每跑一圈交換一跑姿。可采用左右側向并步跑、左右交叉步跑、后退跑、高抬跑、后蹬跑等。由于跑姿和運動路線不斷變化,學生會始終保持很高的興奮性。又如:原地單手肩上投練習,采用分組投籃比賽,看哪一組投中最多,方法是把學生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4組,按順序每人投籃5次,整組投完后看哪一組投中最多。投籃比賽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能活躍課堂氣氛,從而很好地完成學習的任務。
6.運用形象比喻,提高興趣
形象比喻是直觀教學常用的一種方式。體育教學最大的特點是在室外上課,學生的精力難以集中。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只是把書本上的動作要領進行生搬硬套的解說,學生不會感興趣,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也不會理想。運用直觀教學方法,不僅有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學生較快地掌握技術動作。例如:教跳遠騰空步時,場地布置和講解示范都可以充分運用形象比喻的手法來進行。場地布置在沙坑、踏跳板、跳箱蓋之間,在跳箱蓋上寫上醒目的大字“水溝”。教師先講解,用“好似戰(zhàn)馬過壕溝”來比喻騰空步,再通過正確的示范,讓學生對動作有了直觀的認識,激發(fā)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對練習充滿信心,躍躍欲試。這樣不但能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還能活躍課堂氣氛,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在運用形象比喻進行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兩點:第一,應明確目的性,要根據(jù)教材性質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比喻語言的方法。第二,語言要精練和生動,要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總而言之,要組織實施好小學高年級體育課,教師要在課前認真分析教材與學生,掌握教材的特性與學生的特點,利用現(xiàn)代化教育手段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如此才能讓學生喜歡體育課,提高體育課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2]學生厭學與體育教學改革.
[3]李和東.怎樣的準備活動才能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田徑,2004,(3).
[4]如何調(diào)動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
[5]中國學校體育.20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