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吟著那句“花自飄零水自流”,讓這古老的音韻,帶我來到九百多年前那個種滿了梧桐和芭蕉的院落,尋覓當年你那寂寞的美麗。
還記得那個美麗的泉城嗎?還記得那泉中流動的碎玉嗎?這里埋藏了你童年和少年時的回憶,留下了你那“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詞句。你身穿素裙,頭戴金釵,飽蘸濃墨,在詩箋上定格每一個瞬間。當多年后你獨自飄落江南時,是否想過到這兒來重拾兒時的舊夢呢?
窗前,你執(zhí)筆沉思??匆谎凵磉叺恼煞?,他的眼神里流露著甜蜜與溫柔,悄然凝望你鬢邊斜插的那朵鮮花。“云鬢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那是你為這幸福生活留下的紀念。不知你獨坐窗邊時,是否曾將這憶起?
然而,幸福的生活終究是短暫的。不久,丈夫離家做官。那個清冷的重陽,你攤開一張信箋,提筆寫下,“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然后,讓秋風捎去你的相思,帶給遠方的丈夫。更多的,還是你獨倚欄桿,看院子里梧桐葉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看那黃昏的雨,一滴滴,濕了秋千。醒來時,看床邊那搖晃的燭花;夜半,看那一鉤殘月,灑遍窗紗。不知那半箋嬌恨,何時才能將幽懷寄去?
國破家亡的痛苦接踵而至。父親被捕,丈夫被迫隱居,二十歲的你,如何忍受這些痛楚?敏感的心靈,又如何將那些凄苦深深埋藏?那些剛剛發(fā)生的事,卻仿佛那么遙遠,你甚至不敢去想。只好將心底的傷悲,變成紙上娟秀的字跡。金軍南下,你們逃往江南,那些你們費盡畢生心血收藏整理的金石,只得留在故鄉(xiāng)。后來又被付之一炬,燒為灰燼。那是你心中永遠的痛。
終于安定了下來,丈夫卻在這時撒手人寰,留下你獨自嘗盡世間的寂寞。江南,破敗的小院里,雪中依然是深紅的梅花。可是,看花的你,還有當年的那份心情嗎?三更的雨。打在院中的芭蕉上,那是你心中的淚嗎?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涌上了心頭。而今,陪伴著你的,只有一份孤獨。寂寞,是你這位才女注定的命運。元宵佳節(jié),你卻在那“簾兒底下,聽人笑語”。又是黃昏,滿地慘敗的黃花。連綿的細雨。是你心中說不盡的愁緒。深夜,你卸去殘妝,臉上的胭脂,是被淚水洗掉的嗎?夢里,是長安那繁華的影子嗎?屋中那盞孤燈,滅了。黑暗中,你的倩影,漸漸隱去。
手握一支舊筆,在這詩箋上,你又要記錄怎樣的哀思?又將寫下怎樣的愁韻?突然,那支筆掉落在紙上,染了一紙的墨跡。
紙上,空留那寂寞的美麗。
(指導老師孫秀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