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有多種沁人心脾的香味,人的情感亦是如此,其中我偏愛同情。同情,是一朵百合,它沒有牡丹的富貴,沒有玫瑰的艷麗,也沒有水仙的嬌媚,有的只是微微的清新淡雅,但卻能在你失意頹廢時送去一縷清香,帶去一片希望。(有了一個醒目的“鳳頭”,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形象貼切,富有文采,緊扣話題“同情”,且點出內涵。)
“我等到花兒都謝了......”當我邊唱邊在車站焦急等車時,一只蒼老的手突然伸到了我的面前,我的心也隨之一震,那是怎樣的一雙手??!干癟如枯樹柴,手背上的血管也暴露無遺,一雙手不停地顫抖著,手中的瓷碗也已破爛不堪,里面只有少量的一角硬幣。我抬頭望去,那是一位衣衫襤褸的老人。已近深秋,他卻仍穿著那破破爛爛的長袖衣衫,瘦弱的身軀不停地在寒風中瑟縮著。蓬亂的頭發(fā)覆蓋在他那布滿皺紋的額頭上,下垂的眼睛向我投射出乞求的目光。(這一段的外貌描寫細致具體,容易引起人的同情,為下文做鋪墊。)
我掏了掏口袋,慘了,只剩下一元錢了,可……可我還要坐車回家呢!給了他我該怎么辦呢?可是他這么可憐,叫我于心何忍呢?我的心中從未如此矛盾過,我只好用抱歉的目光望了望他,隨即低下頭,不敢正視他。他那雙手仍在我面前顫抖著,我的心也隨之顫動,仿佛即將沖出胸膛。(心理描寫真實、細膩)
我看著他“蹣跚”遠去的身影,我內疚極了,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沖動。我拿出剛買的3袋方便面,向他跑去,放到了他的手里,他望了望我,目光中充滿了感激。周圍的人都看著我,有欽佩,有不解,有不屑.....可我卻毫不在意,因為我知道,一顆“千瘡百孔”的心是需要安慰的。即使小恩小惠不能給他帶去什么,但是至少我已經盡力去幫助他們了。
坐在回家的車上,我不禁想:那些孤苦無依的老人啊,你們的兒女呢?你們將他們辛辛苦苦地養(yǎng)大,難道他們就以這種方式回報你們嗎?人們呀,同情在你們心中泯滅了嗎?還是被世故功利取代了?(富有呼喚與譴責的思考,引起人們的注意,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社會意義。)
其實,同情是一種很簡單,很平凡的情感,它給別人帶去希望,帶去溫暖。它是清新淡雅的花香,誰不喜歡充滿花香的世界呢?只要我們在生活中稍對別人施以同情,那么美好的世界還會遠嗎?(畫龍點睛的議論,不僅點明寫作意圖,而且照應開頭,使文章渾然一體。)
(薦評老師:馮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