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校構建了德育課程體系和德育評價體系,學生綜合素質(zhì)普遍提高。在此基礎上,學校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思路,開辟了全員育人、全面育人、全過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新途徑 ——“特別關注”全體行動方案。
“特別關注”前的“特別行動”
我校德育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有些學生被教師有意無意地忽視;有些教師重教學、輕育人;學校班額有限,部分有做班主任愿望的中青年教師缺少實踐的舞臺。帶著這些問題,2007年12月,校長、主管校長、德育主任、團委書記前往山東省黛溪中學考察學習“師師科主任、生生課代表”的經(jīng)驗,這所農(nóng)村中學的勃勃生機激發(fā)了我們創(chuàng)建更好的教育氛圍的渴望?;鼐┣耙?,在濟南的賓館中,“楊莊中學成長特別關注——導師制”方案已初具模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在我校有了實實在在的實踐平臺。
“特別關注”中的“特別小組”
萬事開頭難,“特別關注”方案剛開始的時候,一些干部教師產(chǎn)生了畏難、抵觸情緒。為此,校領導帶領大家統(tǒng)一思想,提出“勿爭論、做起來、再調(diào)整”。2008年3月,“特別關注”在初一年級開始試行,其核心內(nèi)容為全員全方位關注學生,即“師師班主任、生生課代表”:初一28位教師每位教師都要帶領1—2個學生小組,負責小組內(nèi)學生的做人做事、學業(yè)成長的具體指導并記錄指導過程;成立由5位經(jīng)驗豐富的老班主任主持的特別顧問組,隨時指導青年教師的工作;學校主管教育教學的領導分別擔任40個小組的直接聯(lián)系人,和教師們共同投入到這項全員育人的工作中。學生按照“組間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原則分組,6人~8人為一組,全年級共40個組,每學期都進行重組。每周指導教師召開小組“圓桌會議”(這種形式體現(xiàn)組內(nèi)所有成員平等關系),或就文明禮儀、待人接物和學生們交談,或就學業(yè)情況進行指導,傳授學習方法。指導教師還要依據(jù)所教學科的教學需求,對本組學生進行超前的輔導,讓組內(nèi)學生個個都成為本學科的超前學習者,成為班級課堂教學的領頭羊。一時間,校園、教室、實驗室、多功能廳等,凡是可以利用的空間均可見到“特別關注”小組師生活動的場面。以組為單位的學生、教師同學同樂同活動,推動了學生團隊的整體發(fā)展,促進了師生關系優(yōu)化,真正達到了教學相長的理想境界。
“特別關注”后的“特別感受”
“特別關注”行動方案在我校實施一年來,初一年級近280人,無一人次送德育處解決問題,這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教學秩序穩(wěn)定,學業(yè)成績在同期比較中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減少了分化?!疤貏e關注”行動就是蝴蝶效應中的那只蝴蝶,我們期待著它更強勁的后期效應。讓我們細品特別小組中的“特別感受”。
家長:上了七年學,孩子的成績一直在中間位置,終于有老師關注孩子的感受了;有心里話孩子可以第一時間和導師交流,導師幫我們解決了很大的問題。
學生:“特別關注”太好了,小組每周都要聚會,老師關注我們的學習,小組成員互相督促,成績提高了,老師很辛苦,要注意身體!
信息技術教師劉安寧:作為小組的導師,我發(fā)現(xiàn)越深入了解學生,每個人的亮點就越多,這些亮點在老師引導下可以逐步完善,教育不是一味的批評。
語文教師李雅惠:一個特別不喜歡語文的學生發(fā)短信,感謝我的關注小組使她喜歡上了語文。而我也要感謝她,是她的韌勁加深了我對“教師”這個稱謂的理解,是她讓我明白了一名教師對于每個孩子的意義。
歷史教師兼班主任王巧蘭:班主任的角色總讓我與本班學生有距離感,而作為“特別關注”小組的導師,我與孩子們建立信任,漸漸地融入了這個集體,這為我做好他們的導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我班主任工作打開了一條綠色通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