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程基礎教育階段確定了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的素養(yǎng)整體發(fā)展的總目標,首次把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列入課程的教學目標,并滲透到教學實踐中。并強調指出情感態(tài)度是影響學生英語學習和發(fā)展的重要因素。英語的情感教學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情感因素,充分利用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完善教學目標,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從而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情感素質得以和諧發(fā)展。然而,在目前的技校英語教學中,許多教師對情感因素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普遍存在重知識的傳授,輕情感因素的作用,造成了學生兩級分化嚴重,有些學生學習動力不足,很多消極的情感因素嚴重地影響著學生英語學習的成效。因此,從現(xiàn)實的角度看,英語教學應重視和努力嘗試以情優(yōu)教和以情促知,積極探索情感態(tài)度和認知發(fā)展的統(tǒng)一途徑。實施情感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消除消極的情感,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發(fā)展的主渠道。
一、語言的情感功能
語言是人類交流感情與傳輸信息的媒介。英語課是一門語言的課程,具有認知性、實效性、審美性和情感性的特點。人們的情趣和意向往往通過情感因素表現(xiàn)出來,因此,英語教學中應當充滿豐富細膩的情感,用富含情感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語言引導學生體驗和領悟英語課文中的語言美、情感美、人性美。在英語教學中,充分調動情感因素,有利于發(fā)揮教學的潛能,優(yōu)化教學效果,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質,推進英語教學的人性化發(fā)展。
二、情感與認識的關系
1.什么是情感(What are emotions)?情感就是人們對與之發(fā)生關系的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和體驗。這個概念包含“態(tài)度”和“體驗”兩層意思,即人對客觀事物和自身狀況所持的態(tài)度和以某種感覺為特征的體驗。情感和認識密不可分,認識過程是情感的基礎,并引導情感的發(fā)展。只有通過認識過程對客觀事物的反映,主體才能確定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從而產(chǎn)生相應的態(tài)度和體驗,引起不同的情感。
2.由于感知的形成離不開個體的處境、思想和心情。因此,情感隨著認識活動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爸?,愛之切”,就是說認知隨著了解的深入,感情不斷地加深。情感反過來對認識過程也起調節(jié)作用,積極的情感會促進人的認識活動,提高活動效率;消極的情感則會妨礙人的認識活動,降低活動效率。
三、情感因素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1.人類的種種創(chuàng)造都伴隨著一定的情感活動,正如列寧所說:“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于真理的追求。”因此,情感因素在英語教學中起著較為重要的推動作用。
2.英語教學離不開對文學藝術作品思想內容的理解、闡發(fā)和體驗,英語教學首先是一門藝術,同時也是一種創(chuàng)作,教學過程就是思維創(chuàng)作發(fā)展的過程。因此,也必然伴隨著相應的情感活動,滲透一定的情感因素。英語教師的情感越豐富,對作品的理解就越深刻,體驗也就越真切。在英語教學中,情感活動不但作為一種推動力量在起作用,而且它們本身也在創(chuàng)作的成果中鮮明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成為引起學生共鳴作用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
3.在情感與認識的關系上,學生是認識的主體,這個主體受到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制約。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一切活動都是以富有情感的學生作為主體,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以及對文學作品思想內容的理解、思考和體驗,都依賴于情感的引導和啟發(fā)。
四、英語教學中情感的表達
英語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過程,都充滿著濃郁的情感因素??梢哉f,情感活動滲透在英語教學的方方面面,情感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徑。英語情感教學是指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活動中,以情感學教育理論和教育心理學理論為指導,在充分考慮英語認知因素的同時,針對學生的情感心理發(fā)生特征,著重突出語言特點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綜合融匯教學流程各個構成要素,充分發(fā)揮情感的動力調節(jié)作用,激發(fā)學生積極健康向上的情感,從而達到使學生知情并進、形成健康個性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目的。例如,在《英語》(第一冊)Lesson One “Sports in the World”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All over the world people enjoy sports,and nearly everyone is good at some sport or other.Sports help one to keep healthy and happy,and to live longer.”通過對這句話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運動使人健康快樂而且延年益壽。在此基礎上,教師教育學生注重身體健康的同時,更要注重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使學生認識到心靈美的重要性,從而達到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目的。
五、英語教學中,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表達情感
1.創(chuàng)設情境,喚起情感。
在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景的目的,是使學生和教師一起達到某種教學目標而創(chuàng)設情景聯(lián)系情感。教師通過設置情境引發(fā)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深入體驗課文情感,在輕松愉悅、充滿情趣的氛圍中學習英語,避免教學上的“滿堂灌”。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貫穿在英語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甚至整個過程。例如,在講授“population”這個單詞時,我問學生:“What’s the population of China?”學生會七嘴八舌地回答12億、13億、14億等,通過此辦法活躍課堂氣氛,然后再告訴學生正確答案:“China has a population of about 1,300 million.” or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is about 1,300 million.”以達到課堂教學效果,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2.運用語言,抒發(fā)情感。
英語教學是一門語言的藝術,準確動人的語言可以更好地傳達情意,促進溝通。特別在英語教學中,要讓學生在充滿感情的語言世界中接受知識、得到啟發(fā),就必須使英語的語言富有情感、富有魅力、富有激情。教師美的言語,是教師高度的智慧、高超的能力、高深的修養(yǎng)和高尚的情懷的生動體現(xiàn);教師美的語言必然會吸引學生、感染學生、打動學生、影響學生,使學生在語言的熏陶下,情感得到陶冶,靈魂得到洗禮,精神境界得到提升,從而逐步變成具有審美能力和美好心靈的人。
3.分析教材,引導情感。
體現(xiàn)在文學作品中的情感,很多是作者的主觀態(tài)度與思想傾向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并且這些情感總是受到時代背景以及作者當時生活狀況的影響,我們有時可以把它看作是作者本人情感傾向的一個再現(xiàn)。英語課本中,有大量的優(yōu)秀典范作品,其內容、意義、思想等各不相同,而創(chuàng)作這些作品的作家則更是所處時代以及個性都不一樣,往往傾注了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而這種思想感情,正是作家創(chuàng)作作品的最主要的目的和動力。因此,在進行教材分析時,教師應當加以引導,以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
總之,英語教學中適時運用情感教育,有利于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也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成為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主人翁;改良英語學習效果,形成良性助推的作用,為英語課堂教學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