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者分析了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及原因,著重闡述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并根據實踐經驗對如何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了探討。
關鍵詞: 中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工作
我國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如何?近年來,許多學者進行了大量的隨機抽樣調查,其結果表明,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有關的調查表明:“初中有4.5%的人有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20.5%的人有較明顯的心理健康問題?!?/p>
一、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
(一)學習。
許多學生由于課業(yè)繁重,父母的期望值過高,精神壓力越來越大。一些學生由于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tài),睡眠質量不高,聽課效率低,成績無法提高,形成惡性循環(huán),出現了厭學、懶惰、說謊、作弊等問題,進而出現了嚴重的逆反心理,常常頂撞教師,與同學打架,與社會無業(yè)人員聯系,入幫入派等。
(二)人際關系。
由于獨生子女的專寵心理,許多學生不能適應自己是學生中普通一員的狀況,不能與同學和睦相處,感覺老師與同學冷落了自己,自己沒地位,沒價值,沒友情。
(三)情感的困惑。
青年時期是花的季節(jié),學生情緒較為敏感、易沖動,對異性充滿了好奇與向往,當然也會伴隨著出現許多情感困感,如初戀的興奮、失戀的沮喪、單戀的煩惱等。
二、中學生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原因
原因主要有社會、學校、家長三個方面:社會變革引起的生活和思想變革,使我國學校教育和青少年發(fā)展事業(yè)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和挑戰(zhàn);學校過于強調升學率,忽視了學生心理因素的發(fā)展;家長把學習成績的好壞當作衡量孩子優(yōu)秀與否的唯一尺度。
三、我的班主任工作
(一)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
1.針對不同學生對癥下藥,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
比如我班的張揚,父母的離異,親情的缺失,使得這個孩子“出口成臟”,打架是家常便飯,厭學、逃學,課堂頂撞教師,擾亂正常的課堂秩序,考試作弊……針對這種情況,我把他的父母一起請到學校,分析了孩子的現狀,給他的父母做了思想工作。此后,他的父母經常和他一同出游、游戲,教育他、開導他。漸漸的,他成了同學們的好朋友,班級的優(yōu)秀團員。
2.要求家長與學校和教師配合教育學生,強調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有兩種形式:一是家長有目的、有意識地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對子女進行影響,比如對孩子進行表揚和批評等,這是一種顯性教育;二是家長利用和控制家庭環(huán)境并使之對子女產生積極影響,如注意自己的言行,布置家庭環(huán)境等。長期的家庭教育熏陶能使子女自然而然地把家庭中的諸多因素的影響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動力定型,即定型化和自動化的條件反射系統(tǒng)?!俺梢哺改?,敗也父母”,每一位家長都應掌握一些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識,配合學校與教師的工作。
(二)培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肥沃土壤——良好的班風。
教育家馬卡連柯說:“只有當一個人長時間地參加了有合理組織的、有紀律的、堅忍不拔的和有自豪感的那種集體生活的時候,良好性格才能培養(yǎng)起來?!薄敖煺叱?,近墨者黑”,形象地表達了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環(huán)境塑造人”理論深刻地表述了環(huán)境對人的作用。從教育角度來講,對學生影響最直接、最大、最深刻的就是班級體的建設。因此,我非常注重班集體的建設,尤其是班風的建設。
1.建立班集體目標,形成班級凝聚力——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環(huán)境。
在班集體的初創(chuàng)期,我與班干部一起商量確立班集體的發(fā)展目標,包括長期的年度目標、短期的月目標及部分學生的長期和短期目標等。要求我班在第一學期至少要在級部第十名以上的位置(全年級共十六個班),要求班級在初中三年的開始階段就不能落后。十六個班中的第十名對學生來說不是多難的事,所以,大家很快就接受了我的建議。然后,慢慢的,我調整班級名次,因為目標調整幅度不大,所以每次學生都接受了。就這樣,慢慢的,我們班級的名次在級部中就名列前茅了,短期的目標也成了長期的了。好的成績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大家的自信心也大大提高。進步成了大家的話題,知識成了大家的追求,能力成了大家的愿望。而且我在適當的時機鼓勵宣傳班級的優(yōu)勢、正氣,有效地抑制班級的劣勢影響和非正式群體的負面影響,切實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因為在這個集體中才迅速健康成長,讓學生感覺到自己因為在這個集體里大有前途,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的班集體在不斷進步、不斷前進。因而,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班集體,愿意為班集體的榮辱而努力。這樣,良好的班風就漸漸形成了,學生就有了一個積極健康向上的學習環(huán)境。
2.培養(yǎng)一批優(yōu)秀班干部——心理健康教育的助長劑。
培養(yǎng)優(yōu)秀的班干部,首先要抓好班干部的思想教育,讓他們意識到班級同自身工作的關系,以及帶領全班同學共同進步的重要意義,讓他們明確共同的思想準則,即班興我榮、班衰我恥。
其次,要讓班干部擺正自己和同學的關系,使他們意識到不論是自己還是其他同學,大家都處于平等的地位;還要讓他們懂得:做好班級工作,不能只靠幾個班干部,應采納同學們的合理建議,調動所有同學的積極性,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三)建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心理健康教育的種子。
榮辱觀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反映,體現在德智體美各個方面,是一個人看待自己行為和評價他人行為的基本準則。古人云:不知榮辱無以為人。一個人只有知榮辱、懂羞恥才能在行為上做到有選擇、有取舍,才能不懶惰,勇于承擔責任。因此,每位青少年都要明確地知道:“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p>
時代的變換始終與青年的責任緊密聯系在一起,新時代的青少年只有在正確的榮辱觀指導下才能健康成長。教育和引導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我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作為青少年心理教育與心理健康的重要內容,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觀念,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貫穿于學校心理教育的全過程,努力形成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的格局。
總之,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需要全社會的努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更需要全社會的關注、支持與督促。就像李吉林老師說的:“我不是一農民,卻是一個播種者;我把谷子撒進泥土,卻把另一種金色的種子播在孩子的心田上?!毕M恳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祝愿每一位學生能快樂地在知識的殿堂里徜徉。
參考文獻:
[1]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
[2]張世富主編.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3]父母必讀.2007年第3期.
[4]麥志強,潘海燕主編.班主任培訓工作讀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5]鄒尚智.素質教育與中學生心理健康.2009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