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英語寫作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探討了大學英語教學中寫作教學的基本思路和教學方法,對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提出了一些積極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思想;教學方法
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認識并關注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高分低能”現(xiàn)象。如何克服目前英語教學中學生被動接受語言的狀況?如何加大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力度?類似的問題已開始成為有關人士研究的焦點。確實,提高學生英語語言的應用能力(包括聽說、翻譯、閱讀、寫作等綜合應用能力),既是21世紀對人才全方位發(fā)展的需要,也是目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點任務。 在學生英語應用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方面,英語寫作能力占據(jù)重要的地位。
一、英語寫作課程要求
1. 一般要求
能完成一般性寫作任務,能描述個人經(jīng)歷、觀感、情感和發(fā)生的事件等,能寫常見的應用文,能在半小時內就一般性話題或提綱寫出不少于120個詞的短文,內容基本完整,中心思想明確,用詞恰當,語意連貫,能掌握基本的寫作技能。
2. 較高要求
能基本上就一般性的主題表達個人觀點,能寫所學專業(yè)論文的英文摘要,能寫所學專業(yè)的英語小論文,能描述各種圖表,能在半小時內寫出不少于160個詞的短文,內容完整,觀點明確,條理清楚,語句通順。
3. 更高要求
能用英語撰寫所學專業(yè)的簡短的報告和論文,能以書面形式比較自如地表達個人的觀點,能在半小時內寫出不少于200個詞的說明文或議論文,思想表達清楚,內容豐富,文章結構清晰,邏輯性強。
二、英語寫作教學的基本思路
1. 提高學生對英語寫作的認識
現(xiàn)實地講,大學生對英語寫作的認識只停留在四、六級考試這一層面上。為考而學,為考而寫,為考而練的思想很重。認識上的淺層次很難使大學生對英語寫作重視起來,也就很難提高其寫作水平。而隨著四、六級考試的社會權重不斷增強,高水平的英語寫作能力逐步受到社會的青睞,外語綜合性人才的寫作能力凸顯其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大學生對英語寫作的認識已落伍。要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適應社會的需求,英語教師首先要提高學生對英語寫作的認識,從社會發(fā)展需求的高度,從未來人才培養(yǎng)的方向上,要求學生在思想上重視起來,意識上提高起來,行動上實踐起來。
2. 明確英語寫作訓練的要求和標準
英語教師對學生要明確大學英語在寫作方面的要求和標準。部分大學對英語寫作方面的要求一般是按四、六級的考試要求和標準而制定的。即在30分鐘內就給出的話題寫出一篇120~150詞之上的短文。要求文章能充分用英語表達思想,用詞比較正確,句子通順流暢,使內容和語言成為一個統(tǒng)一體。行文的邏輯思維流暢、合理。在語言方面,詞法、句法及修辭等應用正確,無重大的語法錯誤。高等學校英語教育專業(yè)對寫作課的要求和標準是: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寫作能力,包括寫提綱、文章摘要、日常應用文和一般題材的短文。要求條理清楚,語言正確、得體。從上述這兩方面的要求和標準可以看出,大學英語寫作的要求和標準應為:語言正確流利,具有較強的思想性,條理分明。這樣,大學生要達到大學英語寫作訓練標準的基本前提是學生語用能力和思想意識水平的培養(yǎng)和提高,而這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語言輸入與語言輸出。
三、改進教學方法
1. 在寫作教學實踐中,我們應充分利用“成果教學法”
教師分析講解范文,學生模仿寫作。由學生和教師共同評改,然后進行整體評述,包括文章內容、結構、段落的展開、措辭、語法等。教學重點放在寫作的最后結果上。同時寓教于寫作過程中,注重指導學生的寫作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既注重發(fā)揮教師和范文的指導作用,又注重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
2. 開展多樣化的課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把寫作與生活話題結合起來,與閱讀、日常生活結合起來。生活是寫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閱讀是獲取知識、信息最直接和主要的手段。通過閱讀可以開闊心胸,拓展視野。大量的閱讀有利于增加信息量,提高人們的認識能力,增加語感,以便寫出地道通暢的英語。在這方面一些學校所提倡的“寫長法”是最好的寫作改革嘗試。該做法旨在鼓勵學生的成就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3. 采用多樣化的作文批改法,建立有效的反饋機制
作文批改是作文寫作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傳統(tǒng)的做法是教師批改。該做法工作量大,耗時多,再加上教師所帶班級學生人數(shù)多,大多數(shù)教師往往只給個分數(shù),或找找語言錯誤或劃出語法錯誤,沒有能夠從結構或語篇上進行深層次的批改,沒有能夠啟發(fā)學生思維,幫助學生充實內容和改進文章結構。所以學生對教師的批改往往只是瀏覽一下。但是如果我們換這種方式為多種批改方式,可讓學生自己先改,然后讓學生互相批改,最后由教師批改。這樣做的結果是,在前兩個過程中,學生一方面在改進別人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另一方面,可學習別人的寫法和結構;再者還幫助教師改正了許多語言錯誤,從而教師可把精力放在肯定學生值得贊揚的一面,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不足之處,同時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教師批改作文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發(fā)揮。另外針對不同的學生還可以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對基本功比較好的學生,可直接劃出其錯誤,要求學生自己改正,重點放在他們文章的結構上;對于基本功比較差的學生,教師可給學生當面批改作文,共同商討、啟發(fā)語言運用。
4. 加強母語學習 ,多做練習
母語在外語學習中起著正反兩個方面的作用,也就是語言學上說的正負遷移。所以我們應在加強學生語感的同時加強母語學習。漢語寫作能力對英語寫作能力有直接的影響。漢語寫作水平高的學生,語言學習能力較強,更易于將其成功的漢語學習經(jīng)驗和策略應用于英語學習,掌握的漢語語篇知識豐富,也就意味著他們學習語篇知識的能力強。古語曰“熟能生巧”,所以我們應該給學生多做練習的機會,同時確保讓學生練習的題目是學生熟悉關心的題材。
5. 注重文化方面的學習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要素,最能體現(xiàn)文化差異。許多詞匯都常帶有特定的文化信息,即所謂的“文化內涵詞”。遣詞造句是寫作的基本功,我們要隨時注意詞匯方面的文化差異,以免語用失誤。其次文化差異還表現(xiàn)在篇章結構上。其主要區(qū)別在于段落主題句的位置,以及內容的敘述方式。英文篇章的敘述方式,往往是直線進行的,通常把主題句放在段首,即先概括后具體,先整體輪廓后具體細節(jié)。這種篇章結構特點,一方面與西方人長期形成的思維方式有關;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適應信息社會的飛速發(fā)展,而我們的不少學生由于受傳統(tǒng)思維方式和文化的影響,在很多情況下,追求表達上的含蓄,即使在議論文中,有時也不開篇點題,而是引經(jīng)據(jù)典,反復論證,最后才“畫龍點睛”,得出結論,因而體現(xiàn)中心思想的主題句往往放在段落或篇章的末尾,有時甚至是隱含于字里行間。要寫好英語文章,就要研究遵循英語的寫作規(guī)律。
6. 加強閱讀訓練,注重文章整體結構
閱讀是我們教學的重要任務。讀的多了,不但可以提高同學們的閱讀技能,提高閱讀速度,也可以使他們從中學習到英語文章的整體結構是如何組織的。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的,閱讀中正確地引導學生進行語篇分析,找出主題句,分析擴展句(Supporting Details),總結段落大意,把握作者的謀篇布局思路,總結概括文章大意都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總之,在培養(yǎng)學生扎實的語言功底的同時,還應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豐富的想象力和廣博的知識。從平時入手,從熟悉的事物入手,勤寫多練,就一定能使學生的寫作能力有所提高,使學生語言實際運用能力上一個新臺階。相信如果我們注重了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合理運用好英語寫作教學方法,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將會有很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建明,張九明.英語應用能力考試應試綜合教程[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3]何華清,陳文存.大學英語寫作中的詞匯錯誤分析[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8.
[4]李森.改進英語寫作教學的新舉措:過程教學法[J].外語界,2000(1).
(湖南工學院基礎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