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通過各種教學形式,滲透多種學習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直觀手段、真實情景、媒體動畫、復習鞏固”等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語言學習; 語言運用
《英語課程標準》提倡“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實踐與應用能力”,改變過去偏重知識的傳授,忽視語言實踐能力和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所謂語言運用能力,是指在具體交際場合中語言知識生成具體話語以完成交際活動的能力。語言運用能力可以理解為識別語境并在語境中準確地理解別人和得體地表達自己的能力。根據(jù)本人這幾年的教學實踐,談談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一、利用直觀手段,培養(yǎng)形象運用
19世紀俄國著名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過,如果要學生學會運用某語言,應盡可能組織他們的各種感覺器官,如果視覺聽覺一起參與即“多渠道協(xié)同學習”的話,能有效地增強再現(xiàn)的綜合效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運用包括錄音、錄像、幻燈、投影以及電腦等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電化教學手段,并盡量采用直觀、形象、真實和生動的材料,通過圖、文、聲、動靜并茂的方式創(chuàng)造情景,如用實物、圖片、幻燈片、簡筆畫等直觀手段來引出新知識,這些直觀手段融視聽于一體,貼近學生生活,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發(fā)揮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為了形象生動地引出并運用broken,mend,knife等生詞,我向?qū)W生出示一架玩具飛機,故意指著沒有輪子的地方說“This is a plane,but it's broken.”無須多說,學生已明白“broken”的意思;緊接著拿著螺絲刀問學生:“It's broken,but who can help me mend it?”幫助學生說出“I can mend it.”為了熟練運用新的語言知識并拓展學生思維,我再向大家提問,“He can mend a broken plane,What other things can we mend ? What do we need?”于是學生們個個開動腦筋,然后便七嘴八舌地說開了,“I can mend a desk.”“He can mend a bike.”“I can mend a clock.but I need a knife .”之后,讓他們就這架破飛機的修理而進行類似課文的對話并表演,由于新詞的熟練運用,又有這架有型的飛機,課堂上連平時默默無聞的學生也爭先恐后地舉手,躍躍欲試,要求利用“broken plane”來一顯身手。
另外,簡筆畫的功效也不亞于實物,它能快速、形象、生動地勾畫出人物事物及他們的動作,教師可邊畫邊教邊說,學生則隨著老師的動作而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時心中充滿懸念:What’s he doing? What’s it like?
二、創(chuàng)設真實情景,培養(yǎng)交際運用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學好語言目的是為交際,而交際就是運用語言,就是語言的實踐。語言的學習必須和它的交際功能緊密相連,語言功能比語言形式更重要。教師在課前精心設計好每堂課的交際式教學程序是上好每節(jié)課的基礎。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要努力把知識性課堂改為交際性課堂,通過對話和表演形式來生動地表現(xiàn)出課文中的某一內(nèi)容。教學建議句型Shall we go to the park? 我設計了一個去看電影的情景,先給出雙方約定的時間、地點、方式等,讓他們有范圍地編,然后放手讓他們自己討論這個周末和同學的安排。
又如Ann's birthday,為最近生日的學生準備了一份精美的禮物,在上課時送給他,不僅教學present 等新詞,還用這一情景給學生過生日,自然引到Ann的生日。整堂課都是自然的表達和運用,而且學生興致極高,簡單
學習課文后,繼續(xù)用這一情景討論父母及家人的生日,自然滲透德育教育和尊敬師長的健康教育。
三、采取媒體動畫,培養(yǎng)趣味運用
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講授語言平鋪直敘,就容易使課堂教學枯燥平淡,索然無味。那么怎樣把枯燥的知識講得妙趣橫生呢?因此我們常用比賽、游戲等方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在語言的運用上做到形象、生動,也就是說講授語言要注意抑揚頓挫,并適當運用形體,利用圖片、圖表、實物等邊演示邊講授,引導學生利用多種感官去獲得直觀感受。而多媒體技術具有極強的交互性,可調(diào)動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讓他們主動參與教與學,而且畫面生動有趣,使他們急切地想把學會的語言運用到實際中去。
復習課如果設計成課件,不僅生動有趣,且用很少時間可完成很多的內(nèi)容, 如復習現(xiàn)在進行時、同音詞、舊詞引新詞、閱讀等內(nèi)容時,先設計了動畫的飛機、 踢球、跑步等活動,學生自然會運用現(xiàn)在進行時來復習,并歸納了這一語法現(xiàn)象,還附上筆頭鞏固練習。然后設計了“找朋友”的游戲來處理同音字,屏幕上出現(xiàn)了兩組小氣球,其中一組已給出同音字中的一個,要求學生在另一組給出相應的同音字,如果拼讀對了,單擊氣球則聽到歡叫聲并出現(xiàn)相對的同音字,然后他會飛向他的同音朋友,此時學生的興趣達到高潮。過后緩緩飛出 forty 和 fortieth ,根據(jù)forty讀出fortieth,自然引出“舊詞讀新詞”。飛出一個個舊詞,把有新詞的部分著色,于是很容易拼讀新詞了。最后讓他們放松看錄像,其實是呈現(xiàn)第四部分閱讀的訓練,就這樣輕松完成復雜的復習內(nèi)容。
四、適時復習鞏固,培養(yǎng)循環(huán)運用
根據(jù)教育心理學理論,學習的過程是不斷儲存和提取知識經(jīng)驗,即記憶運用的過程。很多勤奮的學生抱怨“花了很多時間精力,但成績?nèi)圆焕硐耄恢獮槭裁??”我想除了其他因素,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可能是重要的原因。要尋找自己最佳的記憶方法學習技巧,不要死記知識,而要巧用知識,把知識用于實踐?!笆谥詽O,終身受用無窮。”必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如英語思維,大聲朗讀,大膽開口,大膽交際,大量閱讀,學會自學。
根據(jù)艾并賓浩斯的“遺忘曲線”,遺忘發(fā)展進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特別是外語,記得快,忘得也快,得隔三差五地復習,經(jīng)常復習運用所學知識。復習安排要有系統(tǒng)性,這樣知識能容易被識記和再現(xiàn),學生才能很好地循環(huán)運用語言。
如何及時復習同遺忘作斗爭,以加強鞏固記憶效果呢?我在每節(jié)課中安排5分鐘,讓他們運用自己所知所學編對話來復習并鞏固上一課的知識內(nèi)容,每單元結(jié)束后復習并歸納一次,期中期末再循環(huán)運用一次,讓學生嘗試回憶本單元本學期所學知識,用談話、討論、復述、講述等方式螺旋式循環(huán)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綜上所述,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教師首先要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加強提高自身業(yè)務素質(zhì),強化語言運用意識。備課不僅認真?zhèn)浣滩?,而且備學生,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中心,學習與運用同步發(fā)展,指導學生以言行事,使他們的語言能力在語言運用中得以發(fā)展。為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應該多視角、全方位設計和安排教學活動,使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成為課堂的主旋律。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養(yǎng)成良好運用語言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習得語言,大膽地進行語言實踐,發(fā)展和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Jean Mcniff,Jack Whitehead.Princiles and Practice(Second Edi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2]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蔣柏明.淺談英語課堂教學語言的運用[J].教學與管理,2007 (1).
(樂清市柳市鎮(zhèn)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