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作者結合教學實踐,指出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毫不吝嗇自己的贊賞。
關鍵詞: 教學 贊賞 運用
《欣賞與贊美》是粵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的一課,通過這一課的學習,要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欣賞美好事物的積極健康、樂觀開朗的人生態(tài)度,培養(yǎng)仁愛之心,完善自己的人格。可是在課前與學生的交談中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不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與長處;有的學生把對他人的贊賞統(tǒng)統(tǒng)視為阿諛奉承,不愿意去稱贊值得稱贊的人和事;有的學生更是誤認為贊賞別人就是等于貶低自己,從而不愿意給予別人由衷的贊賞。引導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并能夠坦誠地贊美別人,掌握與他人融洽交往的藝術,培養(yǎng)寬和、愉悅的心境,是他們成長中不可缺少的一課。根據(jù)學生不善于贊賞這一點,在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優(yōu)點轟炸。我事先了解本班一些性格比較內向、不太合群、容易自我否定、不善言談、調皮搗蛋的學生的情況,課堂上隨機逐一讓這些學生上臺,當某一學生上臺后,讓全班同學盡可能多地講出他的優(yōu)點,進行優(yōu)點轟炸,最后讓被贊美者談感受。正如我預想的,很多學生對上臺的同學不屑一顧,于是我首先發(fā)言,將他默默無聞所干的好事公布于眾,從不同的角度挖掘他的優(yōu)點……在我的帶動下,許多學生開始舉手,氣氛熱烈了起來。臺上靦腆、不安的學生也開始微笑,最后受寵若驚、感動成了他們共同的感受,并表示以后一定繼續(xù)努力,不讓同學和老師失望。課后看著學生意猶未盡地相互之間贊美,友好地微笑,快樂地擁抱,我知道這一課的預期效果達到了,他們的欣賞是發(fā)自內心的,今后贊美別人不再是一件難事??粗@熱鬧的場面,我不禁陷入沉思:每個學生都有屬于自己的優(yōu)點,即使是丑小鴨也有變成白天鵝的一天,何況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充滿希望的孩子,可我們平常總是把“你上課怎么那么愛講話?”“你能干成什么事?”“不準……”掛在嘴邊,作為教學工作者的我們是否也應該毫不吝嗇我們的欣賞與贊美呢?
陶行知先生這樣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弊鳛榻處?,應該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個學生都具備成功的潛能,而教師的職責之一,就是喚醒學生的自信。一位成功的教師必然會贊賞學生。當代教育心理學研究指出,在教育教學管理中,強化手段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消極強化手段——懲罰;另一類是積極強化手段——贊賞。實踐證明,學生對懲罰往往容易產生抵觸情緒,而對贊賞卻欣然接受。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該貫徹以贊賞為主的原則,因為它是比懲罰更有效的教育教學措施,同時要面向全體“因材施贊”。根據(jù)這一原理,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運用贊賞,把它作為提高教學效率的積極強化手段。因為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自信、自尊,克服自卑、自棄心理。通過教師熱情真誠的贊賞,學生會看到自己的成就,從而激勵他們“更上一層樓”,不斷提高學習成績。
有位教育家曾說過,有時我們對待孩子要“昧著良心說好話”。初聽此話,覺得有些偏激,細想一下:如果是出于愛,出于從心底里的贊賞,有意識地夸贊孩子,放大他的“燦爛發(fā)光”,或許就真能奏奇效。新學期開始了,我又緊張又興奮,因為我將擔任初一的班主任,一接手這個班就聽說班上有一位頑皮的學生,因為他的惡作劇層出不窮,并以此為樂。我真怕那個學生會給我一個下馬威,而對毫無班主任經驗的我來說很怕第一次就在學生面前丟了面子。果真開學第二天,上課鈴響了,我邁著輕盈的步伐走進教室。學生面面相覷,只有那個男孩一臉的幸災樂禍。我覺得有點不對勁,心頭掠過一絲驚慌和緊張。但我還是故作鎮(zhèn)靜,馬上擺出教師的威嚴,“上課!”“同學們好!”“老師您好!”“請坐!”一切正常。我想是我多慮了。剛想拿粉筆寫課題時我怔住了——原來白色的粉筆都變成了黑色。我該怎么辦?這時我想起了畢業(yè)典禮上院長講的一個故事:一位教師去少管所給孩子講課,由于深感責任重大,心里有點緊張。結果剛進教室,不小心絆了一跤,眼鏡掉在地上,引起一陣哄堂大笑。這位教師很快在難堪中冷靜下來,誠懇地說:“同學們,這就是我給你們上的第一堂課,一個人隨時都可能摔倒,但仍然可以站起來!”教室里靜得鴉雀無聲,接著爆發(fā)出熱烈而持久的掌聲。我把目光投向學生,似乎在說:誰干的?學生不約而同地把目光盯向那個男孩,男孩一副大無畏的樣子。大家都在等著我氣急敗壞地沖向他,然后……我掠掠頭發(fā),從難堪中冷靜下來,登上講臺,誠懇地說:“我很高興,我們班有這樣一位幽默的同學,這位同學非常聰明,非常有創(chuàng)造力,這么多年了,沒有一個人想到把粉筆染成黑色,可是我們這位同學想到了。我相信,這位同學將來肯定會大有出息。而且,我也相信,這位同學,既然能把粉筆變成黑的,那么,他肯定也能讓粉筆還原成白的,讓我們用掌聲來表示相信他?!贝蠹乙黄馃崃夜恼?。我的目光有意無意地轉向那個男孩,男孩的臉紅了,后悔了。第二天,我又來到教室,發(fā)現(xiàn)粉筆全部換成了白色,而后這個男孩也成了我的得力助手,成績步步提升,看著他的進步,我深深體會到了贊賞的魅力。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說過:“人類本性中最深的企圖之一是期望被贊美、欽佩、尊重?!毕M玫阶鹬睾唾澝?,是人們內心深處的一種愿望,心理和生理還處在發(fā)展階段的學生更是如此。如我班的一位學生小莉,她唱歌很好,成績不太理想。一次家訪中,她母親告訴我:“每次臨考前,她就開始擔心自己考不好。我也不知道怎么樣去幫她了。”我告訴她:“可能平時你對分數(shù)太在乎了。你試一下這種辦法,每次考完試你不要只關心分數(shù),而是和她一起分析錯誤的原因,哪些題目是不會做的,哪些是因為審題不清或粗心而造成的?!睘榱伺浜霞议L給小莉更多學習的信心,我就引導她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希望她能從關注優(yōu)點開始,增強其學習的信心,通過自己的努力品嘗進步的喜悅。活動課上,每次當她上臺為大家演唱時,我都能看到她臉上閃爍的喜悅;學校藝術節(jié)上,她積極為班級排練獨唱節(jié)目,舞臺上的她渾身洋溢著濃濃的自信;課堂上,看著她想舉又不敢舉手的樣子,我會熱情地鼓勵,無論回答是否正確都會肯定她的進步。漸漸的,她聽講比以前更認真了,回答問題更積極了,考試成績也一次比一次提高。贊賞給人以向上的力量,成長中的學生更渴望這種贊賞。
雖然,贊賞和批評是不可少的兩種教育方法,然而我們還是應多表揚、少批評。幾句真心的贊美也許會創(chuàng)造一個奇跡,而幾句不當批評卻可能葬送一個人的未來。因此,我們要善于捕捉學生瞬間的閃光,為學生奉獻內涵深刻的贊美,只要我們能夠真正理解學生、尊重學生、贊賞學生,相信我們撒向學生的陽光就會換來滿園春色。教育人是一個長久的工作,孩子也許會有反復,甚至后退,但是如果我們大海撈針地發(fā)現(xiàn),一如既往地期待,不遺余力地贊賞,“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孩子們一定會朝著積極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