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關聯(lián)理論是一個從認知角度探討人類話語理解與交際的理論, 對交際和認知具有很強的解釋力。本文從關聯(lián)理論的角度對英語閱讀進行了分析,旨在說明讀者應在明示—推理的交際過程中建立起與原文的最佳關聯(lián)性,以期闡述關聯(lián)理論對于語篇理解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 關聯(lián)理論英語閱讀語篇理解
一、前言
對于外語學習者來說,閱讀是獲取和交換信息的一種重要途徑。它是一個復雜的心理和認知過程,是作者和讀者通過印刷的文字進行的一種交流。迄今為止,閱讀引起了眾多學者的關注,學術界主要以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互作用、圖示等閱讀理論為指導,從閱讀能力的結(jié)構(gòu)發(fā)展、閱讀技巧及策略、元認知等角度對影響閱讀水平的因素進行了相關的研究。這些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觀點,但在關聯(lián)理論的基礎上探討英語閱讀理解的推理過程及影響英語閱讀理解水平的因素所作的研究較少,對如何在關聯(lián)理論的啟發(fā)下探討有效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所作的嘗試也不多。關聯(lián)理論是一個有關語言交際的理論,它關注的核心問題是交際與認知。閱讀是人類交際的基本技能之一,是讀者潛在的一種交際能力,是作者和讀者之間的一種書面交際活動,因而關聯(lián)理論也適用于闡述閱讀這一特殊的交際活動。
二、關聯(lián)理論
20世紀80—90年代,法國認知心理學家Dan Sperber和英國倫敦大學著名語用學家Deirdre Wilson提出了關聯(lián)理論。這是建立在格賴斯(Grice)理論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旨在發(fā)展一個具體的心理認知模式,為研究人類信息交際和交流開辟一條新的途徑”(何自然,1997:139)。關聯(lián)理論結(jié)合交際和認知,把會話含義理論發(fā)展為一個具體的心理認知模式,提出語言交際是一個認知過程。同時,何兆熊(2000:183)引用了格賴斯的觀點并認為,對話語的理解過程是一種依賴于語境的推理過程,是聽話人識別說話人意圖的過程,是一種推理交際過程。
關聯(lián)理論是關于人類交際的認知心理理論,從認知語言學角度提出了語言交際是一個明示—推理的過程,是按照某種思維規(guī)律進行推理的認知活動。它認為人的認知以最大關聯(lián)為準則,而語言交際以最佳關聯(lián)為取向。對話語的理解是將其語境化的過程,是將話語信息和在此基礎上建構(gòu)的相關語境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在閱讀中,說就是作者的寫,聽也就是讀者的讀的活動。閱讀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讀者和作者的相互交流。閱讀是作者通過文本與讀者的交流,同時閱讀理解又涉及人腦的認知心理過程。在關聯(lián)理論的框架下,閱讀被看作是一項明示—推理的交際過程。在此過程中,作者撰寫句子作為明示刺激來吸引讀者的注意并鼓勵讀者建構(gòu)期待的意義。作者之所以能夠這樣做是因為人類認知傾向于尋找最關聯(lián)的信息,而每一個明示的句子都傳遞著最佳關聯(lián)假設。這樣,讀者才有信心運用語言解碼和語用推理等手段來建構(gòu)句子的期待明說與隱含,以便獲得與期待意義相當?shù)睦斫狻Wx者的任務是以最小的努力對作者的期待意義建構(gòu)假設,直到其對最佳關聯(lián)的期望得到滿足。
三、關聯(lián)理論與閱讀理解
關聯(lián)理論的認知語境觀為閱讀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它突出了閱讀的認知特性。運用該理論,我們不但要考慮文章本身的因素,還要考慮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的作用,閱讀過程應被解釋為讀者認知環(huán)境中的詞匯、百科和邏輯知識,在閱讀過程中提取這些知識的閱讀技能與文章的信息相互作用的過程。因此,成功的閱讀是一個互動、高效的過程,這就為讀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讀者在理解文本時與文本之間形成動態(tài)的雙向語境關系。一方面,作者決定語境,另一方面,語境又最終制約話語的意義或含義。在閱讀過程中,讀者在語篇的各個層次上和各層次間進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兩種信息處理,最終形成對作者傳遞意圖的理解。此外,最佳關聯(lián)假設提出高效閱讀的要求,既不能片面強調(diào)閱讀速度,也不能片面強調(diào)理解,而應以最小的努力去獲得滿意的效果,即根據(jù)閱讀目的讀得又快又準確。
閱讀的目的是為了獲得作者所傳遞的交際意圖,而作者的真正意圖并非只限于字面。讀者可以通過推理來建構(gòu)意義。閱讀是一個推理過程,并且可以通過推理來獲取作者隱含在文本中的信息。既然是相互交流,作者必然將要表達的信息準確無誤地體現(xiàn)出來。同時,為了達到簡潔、含蓄等目的,作者又不可能把他的所有意圖直接了當?shù)赜梦淖直磉_出來,只能力圖使讀者用最少的努力找到最直接的語境關聯(lián)。在這個過程中,讀者用他的百科知識、邏輯知識和詞匯知識來處理新信息。如下面的例子:
No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has ever excited so general and so lasting an interest as that which brought to light the tomb of the Pharaoh Tutankhamun.The tomb’s importance was due,first and foremost,to the amazing number of beautiful things which it contained——an unparalleled contribution to the world’s treasury of art which the public was right to appreciate.
讀者讀到這樣的一段文字明示后,首先利用詞匯知識讀解其字面的含義,然后結(jié)合已有的百科知識進行推理,從而知道Pharaoh Tutankhamun是一個生活在遠古時代的人,被安葬在墓地里。同時根據(jù)邏輯知識“古墓重現(xiàn)天日,考古研究取得進展”,讀者可推理出古人的墓地被考古學家挖掘出來,這一發(fā)現(xiàn)使得人們異常興奮,它對研究人類歷史具有重要作用。通過這個分析過程,讀者取得了對文章的初步理解,而在接下去的閱讀中,讀者可進一步結(jié)合語境修改或加強原有的理解,最終能夠正確把握文章主旨,達到與原文的最佳關聯(lián)。
關聯(lián)理論的認知語境觀對閱讀實踐有指導意義。在關聯(lián)理論指導下,英語閱讀過程是讀者積極利用已有的語言知識尤其是連接手段的知識在自下而上的英語閱讀模式中促進關聯(lián)信息的構(gòu)建的過程,同時也是讀者充分借助已有的背景知識在自上而下的閱讀模式中來促進關聯(lián)信息的構(gòu)建的過程。在整個語篇理解的過程中,讀者應在已有的語言知識與背景知識的積極互動中尋求英語閱讀的最佳關聯(lián)信息以促進理解。關聯(lián)理論為讀者的語篇理解提供了很好的指導作用,同時也對讀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讀者應該注重培養(yǎng)良好的記憶力、集中的注意力,以提高英語閱讀水平。
四、結(jié)語
關聯(lián)理論能解釋大量的有關語言理解和語言認知的問題,它適用于閱讀理解這個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書面交際活動,對閱讀理解的認知過程有較強的解釋力。用關聯(lián)理論指導大學英語閱讀教學將有助于學生增強語用識別能力,解決閱讀中的問題,提高閱讀水平?;诖?,我們認為關聯(lián)理論閱讀理解方式比其它傳統(tǒng)閱讀方式對閱讀教學更具有實踐價值和意義。在教學實踐中,如果教師能向?qū)W生傳授關聯(lián)理論的相關知識,并引導他們利用關聯(lián)理論來解決閱讀理解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這必然會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Sperber,D. 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2]崔建立.關聯(lián)理論與英語閱讀教學[J].吉林:吉林師范大學學報,2002,(5):60-62.
[3]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4]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5]何自然.當代語用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6]莫愛屏.話語標記語的關聯(lián)認知研究[J].語言與翻譯,2004,(3):5-8.
[7]王盼妮.論關聯(lián)理論對閱讀理解的解釋能力[J].山東外語教學,2001,(3):77-81.
[8]張春江.The Application of Relevance Theory to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MA].華中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7.
本課題為山東科技大學“春蕾計劃”資助經(jīng)費項目,項目編號:2009AZZ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