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zhàn)中,教育改革必須是面向素質教育、基于信息技術的課程與教學改革。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內容之一。
一、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1.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整合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啟發(fā)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英語不同于其它學科的學習,除了有形的練習——多寫多練外,還要求進行無形的練習——多說多聽。換句話說,學習不主動的人是學不好英語的,在英語學習上絕無捷徑可走,惟有腳踏實地、持之以恒。但現在大多數初中生缺乏這種自主精神,加上人教版《新目標英語》教材對學生要求的起點較高,詞匯量大,因此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信息技術具有容量大、信息多、趣味性強,以及文字、聲音、圖像一體化的特殊功能,它所展現的信息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到,并且形式活潑多樣,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吸引學生參與并啟發(fā)學生思維。其具體做法有:用信息技術設計能“激趣”的課堂導入,設計切合實際有趣味的任務型活動,插入有助于教學的動畫片段、影片片段、圖文資料等。如筆者設計了一個八仙過海,路上遭遇了七個“星期神”為難的闖關游戲,先請學生幫助八仙過語音關、句子關,還有對話關,最后取得了勝利,學生得到如來佛的禮物:一段順口溜,還有一首星期歌。因為畫面的生動形象,以及闖關游戲的設計,使學生的熱情空前高漲,一個個爭先恐后地幫助八位大仙過海。在這個游戲過程中,學生不斷地說單詞、句子,學習的欲望得到激發(fā)和滿足,并且主動出擊,就連平時難得舉手的學生也大聲地讀單詞、句子,興趣十足。因此,學生在游戲中的學習不再被動接受知識,而是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學生通過游戲強化了對英文單詞這一抽象的言語概念的識記、理解和運用,從而發(fā)展了他們的邏輯思維。
2.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整合有利于創(chuàng)設一定的學習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
眾所周知,我國學生學習英語往往缺乏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缺乏語言實踐的機會,而實際教學中又往往只注重句型和詞匯的學習,忽視句型的具體應用。因而,不少學生能從原型例子和教材練習中獲得固定的、孤立的知識點,但將這些知識遷移到實際生活情境的能力比較差,當他們遇到與之不同場合下的現實問題時就顯得束手無策。如果我們將一些難以在課堂上實際體驗的語言情景用信息技術處理后在課堂上播出,通過虛擬現實情景組織課堂教學,就可以讓學生進入真實的、在與計算機交互過程中完成某一項特定的學習任務,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例如,在視聽媒體輔助下,設計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在國外生活或學習情景(如在商場購物、在機場迎接客人、在醫(yī)院看病等),要求學生與不同環(huán)境的外國人進行對話,進行虛擬情景訓練。這樣一來,通過多媒體我們不僅縮短了教學和現實的距離,為學生提供了使用英語交流的機會,而且滿足了他們好奇、好動的心理,學生觸景生情,激發(fā)了用英語表達的欲望。這種情境性學習無疑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習遷移,使學生在英語交際活動中提高了交際能力。這樣,當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真正遇到外國人時,就不會不知所措、語無倫次。
3.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整合可以讓學生在聽、說、讀、寫四個技能上得到全面提高。
聽、說、讀、寫是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四個基本技能,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很難真正地在這些技能上得到全面提升。而多媒體網絡教學在這一方面則提供了很多方便,學生在進入網絡課堂后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的功能菜單隨意地進行適時的練習,學生相互之間可以進行聽說練習,也可以在學生機中進行語言輸入,然后發(fā)布到網絡上去。從這一點上講,多媒體網絡教學具有無比的優(yōu)越性。
4.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整合給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現代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培養(yǎng)他們終身學習的能力,網絡教學無疑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利用網絡資源優(yōu)勢,學生可以更多地進行自主學習。如筆者在教學“Go for It”七年級下“Do You Like Koala Bears?”這一單元時,就將學生帶入網絡世界里,在課堂的一開始我就發(fā)布了一項任務:“Please find the animals in this unit on the internet.”學生在收到這項任務后,紛紛在網上查找動物,并下載圖片和相關資料到自己的平臺上,然后筆者再發(fā)布下一個任務:“Please talk about these animals.”此時學生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就會隨時發(fā)布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同時也可以就自己知道的問題給出答案。通過這些手段,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精神,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在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整合過程中面臨的一些問題
在多媒體和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上,各地各學校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如有的學校為了片面追求信息技術的重要性,花巨資購置昂貴的設備,但缺少適宜的軟件支持和能夠熟練整合信息技術與教學的師資隊伍,從而使設備形同虛設。還有的教師則過分依賴信息技術的應用。筆者在聽課中就發(fā)現了這種現象:整個課堂表面上上得生動活潑,屏幕上展示了大量的圖片和動畫,但教師卻沒有進行有效的控制和演示,結果是學生覺得這節(jié)課很好玩,卻沒有真正學到知識,這就違背了信息技術和學科整合的根本宗旨。我們認為在初中英語信息技術整合過程中,不僅要教給學生信息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運用,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它要求教師必須改變舊觀念,全面認識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對于初中英語教學來說,信息技術只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但并不是萬能的,其效果有賴于教師和學生能否有效地使用這種學習工具,因此教育者應更多地關注如何進行現代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學科的整合。我們正處于全球化、信息化的時代,外語教學與社會、文化、環(huán)境,以及學習者的實際生活和社會化過程密不可分,因此我們要面對的是一種全新的、也是日益變化的英語教學模式。我們要按照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教育是知識創(chuàng)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人才的重要搖籃”的精神,大膽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不斷實踐,推動初中英語教育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