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大環(huán)境下,語言全球化的趨向也愈發(fā)明顯,英語幾乎成為了大多數非英語國家的第一外語。英語作為一種主要的交際工具,已經成為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載體,同時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又進一步促使英語在全球范圍內傳播,大學生越發(fā)重視英語學習。而如何找到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值得大學英語教師深思并急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就大學生的英語學習方法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 大學英語學習方法有效
1.引言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規(guī)定: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為了達到規(guī)定的要求,很多大學生提出疑問:“在大學里如何才能學好英語呢?”
學生要端正學習態(tài)度,重視英語,要從心里確定這樣一個觀點——學好英語很重要。大學英語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英語不僅是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而且有助于學習者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加深對外部世界的了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
從考試的角度來說,大學英語考試主要考核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時也考核學生對語法結構和詞語用法的掌握程度。由此可以看出,在大學期間英語學習是任重而道遠的。
下面筆者從幾個方面來說說怎樣更有效地學習英語。
2.詞匯
2.1大學英語學習中詞匯學習的重要性
一個人的語言修養(yǎng)和交際能力取決于很多方面,其中詞匯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育部公布《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規(guī)定:掌握的詞匯量應達到約7675個單詞和1870個詞組,其中約2360個單詞為積極詞匯。英國著名語言學家Wilkins曾說:“如果沒有語法,只能傳達一點點信息;但是如果沒有詞匯,則無法傳達任何信息?!币虼?,指導學生運用科學的詞匯記憶方法,迅速提高英語水平,是大學英語教學中值得教師探討與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若記不了大量的單詞,學好英語就是不可能的。
2.2詞匯學習的方法
要想記憶大量的詞匯,一是努力與勤奮,二是講究記憶的方法與技巧。記憶單詞的方法因人而異,多種多樣,下面列舉出幾種方法:(1)按字母背誦。這種方法是最普遍的,只要認真地背,持之以恒地背就可以取得明顯的進步。缺點在于詞匯和詞匯之間沒有任何的邏輯性和關聯(lián)性,有可能會出現(xiàn)記憶混淆;記憶周期長,容易使人產生厭煩感。(2)選擇按教材的單元背誦。這樣記憶單詞容易安排學習進度,也避免上面那種記憶方法的冗長與雜亂無章。缺點是:記憶單詞速度較慢,不利于學習者短期內實現(xiàn)單詞量的突破。(3)星火式記憶法。也就是根據詞與詞之間的關聯(lián)來記憶單詞,這種記憶的方法現(xiàn)在被很多人推崇并使用。與此同時,也會有一部分學習者認為這種記憶單詞方法的進度太慢,容易讓學習者失去記憶單詞的耐心。還有些書上記錄關聯(lián)的單詞過多,在給學習者單詞記憶工作帶來巨大負擔的同時,還會影響單詞記憶效果。
專家建議:記單詞最好是以詞組、短語、句子甚至段落篇章聯(lián)系在一起的方式來記。此外,還要學好構詞法,這對擴大詞匯量非常有效。一個詞根加上前綴、后綴就可變成很多個詞。
另外,通過大量的閱讀也可以達到鞏固和擴大詞匯量的目的。同樣,學生在進行聽力、口語、寫作甚至翻譯練習的過程也可以接觸并學習到新詞匯。包括詞匯在內的英語知識點時常是瑣碎的,需要學生在平時學習中一點一滴地積累。想學好英語,學生就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時時在意,事事留心。
3.聽力
3.1提高聽力理解能力的必要性
眾所周知,在大學英語綜合能力的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中,聽力占首要位置。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聽力水平直接影響考試者的最終成績,甚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3.2提高聽力的方法
提高聽力,唯有多聽。聽力提高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無論是精聽還是泛聽,一般都主張開始不要看文字材料。精聽應先把錄音內容從頭至尾多聽幾遍,再把聽不懂的地方一遍又一遍地反復聽,若有些地方實在聽不懂,也應盡量聽清各個音節(jié),然后再翻書看看,對于有些影響理解的生詞,可查一下詞典。接著再合上書從頭至尾聽,直到能夠完全聽懂全部內容為止。通過這樣的聽力訓練,可促使學習者提高聽力理解能力。相反,如果讀過書面材料再去聽錄音,往往就不是耳朵在聽音﹑辨音,而是大腦在思索、背誦;如果看著書面材料聽,則往往是自己的默讀,這樣就不能達到提高聽力的目的。
泛聽則可選用能接觸到的各種英文音像材料,多接觸材料,就能熟悉英語發(fā)音,擴大知識面,提高聽力。泛聽可以選擇多聽幾遍,也可以聽一遍就過,只要聽懂大概意思就行了。也有許多學生發(fā)現(xiàn),一段材料聽了好多遍還是云里霧里,對照原文時卻發(fā)現(xiàn)沒有任何生詞。這很可能是一些基本的語音問題所造成的,也就是聽者自身發(fā)音缺陷導致聽力障礙。這種情況就應該從對聽者自身的糾音工作開始,逐步突破聽力障礙。
還有一種復合性的聽力訓練備受推崇,就是聽寫。聽寫是在具有一定英語語法、詞匯的基礎上進行的一種聽力訓練。通過調動手、筆、眼、耳、腦的參與,將聽到的內容默寫出來,然后檢驗聽的效果。當用來聽力訓練的文章超過一定的量,語言水平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升。
另外,在聽力學習中,還可以多聽英文原聲電影。剛開始聽電影,一般可以先把電影看一遍(原聲的或者配音的都可以),知其內容,然后再買來該電影原聲帶,反復聽,只要帶著興趣多聽,學生就會從最初的聽不懂,到有點聽懂,最后到完全聽懂。聽電影到了一定階段后,沒看過的電影也可以買來聽,反復聽,直至慢慢聽懂其內容。聽電影學英文,比起其他聽力材料,更能激發(fā)學習者興趣。一般來講,英文原聲生活片或者卡通片更適合用來練習聽力。喜歡音樂的大學生,也可以通過多聽英文歌來提高英語聽力水平。聽歌、聽電影學英文的學習方法一直以來都很受大學英語學習者的喜愛,很多學習者也因此而獲益良多。
4.口語
4.1大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必要性
作為交際工具的英語的本質屬性,決定了口語學習的必要性。大學英語教學走到今天,不得不面對也不得不花大力氣解決“啞巴英語”的問題。
4.2學好英語口語的方法
要說好英語,首先,就要練好英語發(fā)音。在口語學習的最初階段建議學生從音標發(fā)音開始練習,英語中的48個音標是語音的靈魂,正確掌握每個音節(jié)的發(fā)音對初學者將來能否正確有效地進行口語表達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在此基礎上,還要有一定的詞匯量,沒有詞匯作基礎,就談不上用該語言來交際。與此同時,還要有一定的語法知識,才可能將交際中所需要的詞匯用正確的方式組合起來。
有標準的發(fā)音、相當的詞匯量和一定的語法知識是不是就一定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除了上面列出的幾條,學生還要知道中西方思維方式和表達順序上的差異。平時在練習中應該多學習他們的思維方式,在說英語的時候,試著用他們的思維方式表達,這樣才能實現(xiàn)更有效的交流。
除此之外,就是瘋狂的練習了。甚至可以說,語言學習的根本秘訣就在于模仿和反復實踐,所謂“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舍此,無其它捷徑可走。在語言學習上,人們常說“聽說不分家”,所以大學生在學習英語口語的時候,還要和提高聽力理解能力多結合,聽得多了,自然就有可能說得更地道。有時候可以做一些聽說結合的練習,如:把聽過的內容復述下來,以達到聽說共同提高的目的。
5.閱讀
5.1大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在大學英語類的各項考試中,閱讀所占分數的比重一向是很大的,因此對閱讀能力的訓練自然就格外重要。
5.2提高閱讀能力的方法
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要精讀教材。首先,在教材中的文章語境中體會單詞、詞組的用法,并且記住它們。然后體會句子的結構、句與句之間的銜接,并且要盡量能夠翻譯出課上老師精講的文章,對經典句子進行背誦,對一些經典的文章也應該背誦。文章讀多了、背多了,自然對一種語言就會有所謂的“語感”。除了精讀外,還要泛讀,如:讀英文報紙、雜志、書籍等。要注意涉獵廣泛,閱讀各類不同體裁和風格的文章,可以先從自己熟悉、感興趣的話題開始閱讀,然后向其他各個領域的文章擴展。泛讀時體會文章的主要意思、分析文章的結構特點,不要總是局限在個別詞或短語的層面上。
同樣,中國和歐美國家的文化差異很大,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歷史、宗教、政治等其它文化知識,對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甚至對掌握這一語言都是十分必要的。因為語言與文化是不能割裂開的,從文化的角度去體會英文,一定會發(fā)現(xiàn)語言的學習不是一個枯燥的學習過程。
6.寫作
6.1提高大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必要性
它不僅能夠體現(xiàn)英語學習者的英語表達能力,而且能比較客觀地反映他們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6.2提高大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方法
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要經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對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應從大一開始抓起,打好基礎,由易到難,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寫出好文章。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從要求學生寫短小簡單的文章甚至段落開始,依次到要求學生寫較長較復雜的文章。平時應鼓勵學生多閱讀、多積累、多練習,唯有這樣做,才可能在寫作上取得進步。
7.翻譯
7.1大學生學好英語翻譯能力的必要性
教育部公布《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規(guī)定:能借助詞典翻譯所學專業(yè)的文獻資料和英語國家報刊上有一定難度的文章,能翻譯介紹中國國情或文化的文章。此外,翻譯題也是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必考題行之一。
7.2學好英語翻譯的方法
翻譯是把一門語言翻成另外一門語言。這就要求翻譯者有很寬的知識面和很強的表達能力。大學生要學好英語翻譯,不僅需要學好英語,還要有良好的本族語語言運用能力。有了一定的雙語能力,在翻譯中就有可能做到“信”(真誠)和“達”(達意)的水平,要想達到翻譯中的高境界“雅”,還要具備一定的英漢雙語的跨文化交際的能力,要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異。
總之,要做好英漢雙語的翻譯工作,除了要具備一定的雙語知識外,還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識,甚至對社會生活中其他各方面各領域的知識都要有所了解,才能把原文翻譯得原汁原味。所以,大學生要在平時生活中多學習、多接觸、多積累,為做好翻譯題做好準備。
8.結語
總之,掌握一門語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日積月累的不斷努力。作為學生,應該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努力學習科學的學習方法,要懂得英語是可以學好的,但又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學好的,必須經過刻苦的努力才能不斷提高英語水平;要樹立正確的學習觀,轉變舊觀念,學會自主學習;還要合理安排課余時間,做到課內外學習相結合。教師應該努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并指導學生用更科學、更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
參考文獻:
[1]劉潤清.論大學英語教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獻給立志學好英語的朋友[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3]熊德蘭.怎樣記牢英語單詞[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8.
[4]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5]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