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努力創(chuàng)設各種有效情境,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主動參與英語學習活動,讓他們在現(xiàn)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英語,獲取英語知識,使他們對學習英語產(chǎn)生興趣,勇于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
關鍵詞: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托爾斯泰語)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只有“好之”“樂之”才能有高漲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學為樂。而學生的興趣源自于具體情境,課堂教學又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實施主體教育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結合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各種有效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下面,我就結合自己這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談談在課堂教學中的幾點嘗試。
一、創(chuàng)設自由、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陶行知說過:“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绷_杰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的安全的課堂氣氛?!币虼?,平等、和諧、信任的師生關系,自由、寬松的課堂氣氛是喚起學生學習興趣并促其主動學習的基礎,也是實現(xiàn)主體性參與教學的前提。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可以產(chǎn)生良好的學習心理效應,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情感狀態(tài),鼓勵著他們主動而愉快地學習英語,使學生的個性潛能得到釋放。學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學習上,愉快地學習,積極主動地探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充分信任學生,給學生提供發(fā)表不同見解的機會,激活學生的生活積累,引導、鼓勵和督促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對學困生和潛能生更要關注,多與他們溝通,不挖苦、不歧視,用真情關心、愛護他們,使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的愛,減少他們因學業(yè)成績不理想而造成精神上的沉重壓力,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以促其建立自信,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那么如何營造這種氛圍呢?
課堂教學中我常常以“用英語閑聊”的方式來引出每堂課的知識點,并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在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理解語言、掌握語言和運用語言。
二、創(chuàng)設預測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此方法主要用于聽力。以往上聽力課時,我發(fā)現(xiàn)學生多處于“被動態(tài)”,先瀏覽一遍聽力題目,接著播放錄音,邊聽邊答題,聽完后訂正答案,整個過程索然無味,次數(shù)多了,學生也就麻木了,聽力課毫無生氣,聽力效果也不佳。2004年7月頒布的國家《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提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這一規(guī)定把聽、說能力培養(yǎng)從原教學大綱的第二層次地位轉變到一個突出的位置上?!币敫淖冞@種課堂氛圍,提高聽力,于是我嘗試了預測法。沒想到效果極好,不但活躍了課堂,而且調(diào)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他們越來越愛上聽力課了,用他們的話說,就是“這樣的聽力課好玩,有意思!”
三、創(chuàng)設與課文有關的游戲,調(diào)動課堂氣氛
游戲的目的性原則確定了游戲應該為完成某個教學任務服務,不是隨便找個游戲,為了游戲而游戲。教師應當將游戲和本次教學的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將游戲自然過渡到正常的課堂教學。
在講描述人這部分內(nèi)容前設計了一個小游戲:Guessing a famous person,其步驟如下:
要求任意一個學生到黑板上寫一個人的名字,要求必須是健在的名人。然后老師來猜。老師提出一些描述人的問題,學生只需要回答yes 或者no就可以。就算老師早知道答案,也應該將描述人的常見問題都涉及,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就學到了他們應掌握的知識,比老師單純的一句句地教學生要強許多。常用問題如下:
Is it a man? (gender)
Is he/she young? (age)
Is he/she single? (marriage)
Is he /she an American? (nationality)
Does he/she like sports? (hobbies)
Is he/she a black? (complexion)
Is he/she tall? (height)
Is he/she handsome/pretty? (appearance)
Is he/she a politician? (occupation)
當老師猜出來以后,就進入到了實質性的教學當中。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會感染每一個人。在這樣熱烈的教學環(huán)境中還有人要睡覺嗎?
四、自編短劇,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學習要“學以致用”,而英語的學習更是如此。我們要讓學生學了英語后,要會開口說英語。為此,每節(jié)課,我都花五分鐘左右時間讓學生到講臺前表演他們自編的課本劇。具體做法如下:上課前,由當天的值日生(兩個),先用英語作Duty Report。內(nèi)容有:星期、日期、出席情況、天氣等(未學到的項目可適當刪減)。然后由這兩個值日生,或者他們再邀請別的兩三個同學一起,表演他們課前已編排好的短劇,劇情可依照已學過的課文情景,也可自己創(chuàng)設情景,但是臺詞必須要運用已學過的類型。之所以這樣做,為了復習舊課,而這種復習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一種創(chuàng)造,是語言的活用,從而加深對新學內(nèi)容的理解,最終達到“學以致用”。自編自演課本劇,讓學生在笑聲中復習,鞏固舊知識,避免了讓學生緊張得窒息的提問復習法,而收效卻遠遠超過后者。這種方法能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五、創(chuàng)設交流情境,變“個人競爭”為“集體合作”
實踐證明,青少年具有好與人交往,好表現(xiàn)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計劃地組織他們討論,為他們提供思維摩擦與碰撞的環(huán)境,就是為學生的學習搭建更為開放的舞臺。學生在獨立思考基礎上集體合作,有利于其思維的活躍。創(chuàng)造心理學研究表明:討論,爭論,辯論,有利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有利于改變喂養(yǎng)式教學格局。
總之,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nèi)存動力。教師要因時、因地、因人,創(chuàng)設多種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景,讓他們在現(xiàn)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英語,獲取英語知識,使他們對學習英語產(chǎn)生興趣,勇于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
(七臺河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