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4月4日,阿富汗總統(tǒng)卡爾扎伊宣布,他理解國際社會對上月認可的關于丈夫強奸妻子的法案表示擔憂和譴責,并將著手對該法案進行修改。該法案容忍男性在配偶拒絕的情況下仍可以與其發(fā)生性行為,甚至采用強奸的極端手段。
女性處境令人擔憂
2001年10月7日,美國大舉轟炸阿富汗時,將塔利班鎮(zhèn)壓女性作為推翻它的理由,并很快讓塔利班的統(tǒng)治集團倒臺。5周后,美國第一夫人勞拉·布什意氣風發(fā)地說:“阿富汗幾乎每個角落都被美軍牢牢控制著,那些被囚禁在家里的女性被解放出來……反恐戰(zhàn)爭,也就是爭取女性權利和尊嚴的戰(zhàn)爭?!?/p>
但是,在2003年10月6日發(fā)表的詳細報告中,大赦國際(Amnesty Inter-national)明確表示情況并非如此。該組織說:“塔利班倒臺雖然過去兩年了,但國際社會和哈米德·卡爾扎伊總統(tǒng)領導下的臨時政府并未真正保護女性的權利”,“武裝組織成員和原先的士兵向女性實施性暴力的現(xiàn)象不斷加劇。特別是強迫少女結婚和對女性使用家庭暴力等現(xiàn)象,更是在整個國家蔓延?!?/p>
實際上,阿富汗女性的處境至今仍然令人擔憂。在喀布爾周邊的少數(shù)幾個城市,少女和婦女雖然可以自由進入學校或參加工作,但這只是全國的一個特殊例子。在全國各地,軍閥設立獨立集團或政府,將人們陷于水深火熱當中,尤其是女性,她們所遭受的傷害更大。
在西部赫勞特縣,伊斯瑪伊爾將軍制定了與塔利班同樣的法令。多數(shù)女性仍然無法接受教育;而且,那里的非政府組織(NGO)、聯(lián)合國辦事處和所有的行政機關中,幾乎看不到女性的身影。在該縣,女性不能乘坐出租車,也不能與男性親戚一起外出。如果與非親戚男性在一起,會被“特別警察”逮捕,并且會被強行帶到醫(yī)院進行檢查,以確定女性與該男性是否有“親密關系”。
由于長期戰(zhàn)亂,阿富汗女性的心理受到巨大傷害,長期的精神壓抑,導致許多年輕女性都曾想過自殺。赫勞特縣與周邊的縣每個月都有幾起自焚事件發(fā)生。事實上,女性自殺率要比塔利班統(tǒng)治時期更高。據(jù)一位國際NGO的官員說:“去市場購物的女性如果稍微露出點肌膚,在塔利班統(tǒng)治時期或許會遭到鞭笞,而現(xiàn)在,極有可能會遭到強奸。”
在幾個設立了學校讓女孩們接受教育的地區(qū),女子學校經(jīng)常遭到放火威脅。后來,父母也不敢讓女兒到學校去上學了。據(jù)稱,女孩在上學途中被拐賣和遭到性虐待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卡爾扎伊政府所推行的政策也并未把女性從這種生活中解脫出來。她們找不到工作,女子學校連書本和桌椅等最基本的設施都沒有。沒有制定保護女性的法律,而是沿用古老的法律,禁止向需要支援的女性提供幫助。喀布爾電視臺還禁止女性歌手演出,也不許播放其音樂。而且,女性在看電影時若不戴好頭巾(hijab)的話,將被檢查。
雖然卡爾扎伊政府設立了主管女性的部門,但這只不過是用來敷衍女性與國際社會的。實際上,女性在婦女部門中沒有起到任何作用。據(jù)稱,國外團體向婦女部門提供的捐款,全部都被卡爾扎伊內(nèi)閣主要成員瓜分,因此引起社會強烈不滿。
“傳統(tǒng)觀念”陰魂不散
“與恐怖主義的戰(zhàn)斗”雖然打垮了塔利班政權,但卻消除不了“傳統(tǒng)觀念”。而這正是導致阿富汗女性悲劇性生活的重要原因。事實上,美國將權力重新交到軍閥手里,只不過是換了一個鄙視女性的原教旨主義政權的首領而已。
阿富汗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的時間已經(jīng)超過30年,而美國占領阿富汗也已經(jīng)8年了。長期的戰(zhàn)爭使這個本來就貧窮的國度越發(fā)貧窮。即使現(xiàn)在,每天都有10—20人在炸彈襲擊或美軍飛機的轟炸下喪生,女性的命運更是悲慘。
阿富汗女性處在最為脆弱的階層。與生活極端貧困相比,給予她們傷害最大的莫過于被強奸、拐賣等人身威脅。實施犯罪的人除了軍閥、軍隊司令官,還有政府官員,而法律似乎對這些侵犯婦女的罪犯起不到任何作用。上中學的女孩只有8%,農(nóng)村女孩在很小就被迫與人結婚,她們被家族用來換取金錢和羊。每8名產(chǎn)婦中就有1人因生育死亡。
與現(xiàn)在不同的是,在女性們的祖母時代,6名女孩中有一名女孩到學校去上學,祖母與母親時代,女性不用戴頭巾,母親甚至還穿過迷你裙。當時,職業(yè)女性人數(shù)也不斷增加。在阿富汗這個女性連最基本的權利都得不到保障的國家,為女性爭取人權和社會正義的活動就是“革命”,而阿富汗女性革命協(xié)會(RAWA)重視的是女性的教育,希望女性認字學文化,為實現(xiàn)和平,讓孩子們生活在一個安全的社會。可是,現(xiàn)實往往是殘酷的,戰(zhàn)亂頻繁使得這個國家已經(jīng)滿目瘡痍,不堪回首。
“自由女性”長路漫漫
阿富汗女性沒有理由永遠處于無法申冤的被害者地位。她們正與這個社會進行斗爭。去年,在傳統(tǒng)的國民大會上,女性對原教旨主義提出強烈抗議。而且,女性革命協(xié)會一直在為實現(xiàn)自由、民主主義、政教分離和女性權利、女性解放而不懈努力,該組織提出阿富汗應該將女性解放活動作為一項經(jīng)常性運動。然而,恐怖與戰(zhàn)栗的環(huán)境始終籠罩著女性抵抗運動和全國。
1996年塔利班掌握政權以來,女性被強制穿著“布爾卡”(一種帳篷狀包裹女性全身的服裝,眼睛和臉部用面紗等網(wǎng)狀織物遮蓋),如果被發(fā)現(xiàn)沒有這樣穿戴,女性將在公共場所遭受鞭刑或石刑。哪怕是只露出眼睛來,也將遭到嚴厲懲罰。一位女性在乘車時偶然將手腕露出來被原教旨主義者看見,他們憤怒地將她活活打死。另外一位女性與不是親戚的男性到國外去,回國后被暴徒們用石刑處死。
在阿富汗,女性在沒有男性親戚陪同的情況下,不能參加工作,甚至不能去公共場所。許多女性教授、翻譯、醫(yī)師、律師、藝術家和作家都被迫放棄工作,只好整天待在家里,閉門不出。有女孩的家庭,窗戶上要刷上涂料,以防女孩的身影被外面的人看見。女性也不能穿發(fā)出聲音很響的鞋子。在阿富汗這個宗教傳統(tǒng)觀念強烈的國家,女性要極其小心,稍有不慎就可能丟掉生命,因此,一些沒有男性親屬或丈夫的女性,即使她們獲得了博士學位,也無法參加工作,有的人只能被活活餓死或者沿路乞討。在這個偏激的伊斯蘭社會中,女性由于過度壓抑而無法自拔。雖然無法得知確切統(tǒng)計的女性自殺率,但可想而知是異常高的。
事態(tài)的嚴重性遠不是“侵犯人權”這個詞可以概括的。在家庭中,男性掌控著女性親屬特別是妻子的生殺大權,他們可以對自己的妻子任意使喚,包括在性要求上,如果男性有性的要求,女性要隨時予以積極配合,不能有絲毫不快。而且,阿富汗卡爾扎伊政府最近通過的一項法案更是對女性的漠視。該法案第132條規(guī)定:“丈夫只要沒有外出,就有權與妻子每四天進行一次性生活。妻子除非生病或者患有任何有可能因房事而加重的疾病,否則必須對丈夫的性要求給予積極回應?!贝送?,為了防止夫妻關系“有名無實”,該法案還規(guī)定“男人與其妻子無性生活的時間不得超過四個月”??梢姡⒏缓古缘牡匚皇呛蔚鹊拖?。
在阿富汗,近七成的人過著日平均收入不到2美元的貧困生活。特別是被剝奪了長年就學和就業(yè)機會的女性。據(jù)多個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她們的生活狀況更加惡劣。例如,女性文盲率高達90%,女孩就學率只有三成,女性妊娠死亡率高居世界第二,約30分鐘就有一名女性因妊娠或生育死亡。另外,法律規(guī)定的保護女性權利和男女平等的條例實際上只是一紙空文,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正因如此,在阿富汗,強制婚姻和幼兒結婚、由于被強制結婚而失望并焚身自殺、家庭暴力等現(xiàn)象非常普遍。
盡管如此,女性的地位仍然低下。除了生活水平低外,她們的人身安全也時常受到威脅。就連維護社會治安的女性警察也經(jīng)常成為恐怖分子襲擊的目標。
2008年9月28日,在阿富汗的坎大哈市,一位名叫瑪拉賴·卡卡的女警官在出門前往警察局時被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組織塔利班成員開槍打死。據(jù)坎大哈市當局新聞發(fā)言人扎爾梅·阿約比說,塔利班成員是事先隱藏在卡卡家門前,待卡卡一出門,隨即開槍伏擊的。30多歲的卡卡領導著一個約10名女警官的隊伍,負責打擊針對女性的刑事犯罪。
與卡卡同時遭到襲擊的還有她的兒子??ㄓ捎诒粨糁蓄^部,當即斃命。她的兒子也受了重傷,目前仍然意識不清。事后,塔利班組織承認是其成員殺害了卡卡。
卡卡事件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身為警察的人都無法保證其人身安全,更何況是普通女性呢!■
編輯:陳暢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