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俄國作家果戈理請一位朋友吃飯,一直到服務(wù)員把飯菜全部擺上來了,他還在一個勁兒地往小本子上記著菜單。同學(xué)們,你可千萬別小看果戈理抄在筆記本里的這份菜單,他在短篇小說集《狄康卡近鄉(xiāng)夜話》里的菜名就出自這份菜單。
無獨有偶,被人們譽為“短篇小說之王”的俄國作家契訶夫,也有一個“百寶箱”,他還向別人介紹說他的“百寶箱”里有“整整100個題材”。俄國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常常幽默地對別人講,他也有一個貯藏萬物的“百寶箱”。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百寶箱”里儲存著人物的語言、性格、外貌……寫作時需要什么就到這個“箱”里去提取,可方便哩!
他們的“百寶箱”是什么呢?就是筆記本。他們從來不離開他們的“百寶箱”,日積月累,厚積薄發(fā),從中變幻出一個又一個動人的形象。為了描寫1813年戰(zhàn)爭時期的俄國社會風(fēng)氣,列夫·托爾斯泰摘抄翻閱了七十多種包含幾百卷的歷史著作,連自己家里也變成了一個藏書萬卷的圖書館。
故事教會我
無數(shù)成功作家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建個“百寶箱”——做筆記,是一個極好的方法:第一,可以幫助記憶——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第二,可以積累資料——學(xué)問越學(xué)越多;第三,可以出成果——博采百花釀純蜜。
大家不妨也試著培養(yǎng)一下記筆記的“嗜好”,建個“百寶箱”吧!慢慢地,你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筆頭變得流暢起來了,寫的文章也有魅力了?;蛟S,將來你的“百寶箱”會比老舍、契訶夫和托爾斯泰的還大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