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進入21世紀以來,伴隨著人民信息意識和民主意識的不斷增強,以及官員職務犯罪的增加,信息技術在社會中的廣泛應用,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實施,信息公開逐漸引起政府部門和社會大眾的關注。
關鍵詞:職務犯罪 政府信息 信息公開
中圖分類號:D630.1文獻標識碼:A
一、研究背景
近幾年來,信息在全世界的廣泛應用,大規(guī)模犯罪現象時有發(fā)生,使得信息公開在政府中的應用引起了世界范圍內的極大關注。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信息公開也引起了我國政府部門的重視,我國不但出臺了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不少學者也紛紛對此進行研究,政府信息公開迅速成為新的研究熱點。
職務犯罪的預防,已經成為政府執(zhí)政治國的重要內容。在繼續(xù)深入推進改革開放新形勢下的當代中國,腐敗問題在所有公務員職務犯罪中一直是國人關注的焦點,而賄賂犯罪,作為腐敗的極端表現形式之一,卻并未得到有效遏制,且有多發(fā)之勢,敗壞了黨風、政風,損害了國家、社會和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具有極大的社會危害性。
職務犯罪歸根結底是由于信息的不對稱造成的,而政府是國家信息資源的最大擁有者,也是最大的信息生產者、使用者、發(fā)布者 。在黨中央提出構建和諧社會、實踐科學發(fā)展觀的今天,政務信息公開制度的重要意義是顯而易見的 。
二、政府信息公開的意義
(一)國內現狀。
政府信息公開制度開始于瑞典,1776年瑞典制定了具有憲法效力的《出版自由法》,這部法律不僅涵蓋了出版自由的權利,還賦予了普通市民和議員一樣享有要求法院和行政機關公開相關文書的權利。到了20世紀中后期,一些國家紛紛將政府信息公開作為一項彰顯民主和法制的基本原則,陸續(xù)制定了政府信息公開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
而我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是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法治的進程中催生出來的。 2007年4月,國務院正式公布了全國統(tǒng)一適用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對政府信息公開的范圍,主體,方式,監(jiān)督和保障等內容做出了具體規(guī)定,2008年5月1日,該條例正式開始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被稱為中國的“陽光法案”,它的問世被各界視為中國建立陽光、透明政府的重要里程碑?;仡櫼荒甓鄟韲鴥劝l(fā)展和政府工作,《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在社會經濟發(fā)展、和諧社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推行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稐l例》實施以來,條例在各地的實施參差不齊,整體來講并不理想,有關部門應采取各種措施努力推進,使信息公開真正成為政府的法定義務 。
應該說,我國的政府信息公開尚處于初創(chuàng)階段。行政公開流于表面化,形式化。政府信息公開從廣義上而言,不應當只局限于行政部門,國家權力部門都有義務去面對公眾的社會監(jiān)督,并且尊重公眾的知情權。
(二) 國外成功案例。
在眾多打擊職務犯罪的手段當中,電子政府近年來備受關注:即利用信息和通信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比如Internet和移動電話來公開政府工作流程,使得公眾能夠更大程度地獲取信息 。
在國際上,電子政府比較成功的案例韓國首爾市政府采用的OPEN系統(tǒng)(Online Procedures ENhancement for civil applications)、印度Karnataka發(fā)起的Bhoomi項目和智利的ChileCompra政府采購系統(tǒng)。
(三)政府更加透明化。
中國政府于1999年1月22日宣布正式啟動“政府上網工程”。電子政務可以打破信息盲區(qū)和信息不對稱,大量的政務信息可以政府部門內部,不同的政府之間以及政府與民眾之間高速傳遞,各種信息在短時間內相互印證,使虛假信息曝光的速度和幾率都大大提高了。而且,通過政府門戶網站進行政府信息公開, 突破了時間、空間和一些人為的因素, 不僅節(jié)約了政府成本, 為政府信息提供了一個新的公開方式、手段, 更重要的是它體現了政府信息公開的目的所在, 最大限度地擴大了政府信息共享 。
完善法律制度、實現司法獨立、建設激勵監(jiān)督和保障機制、強化公務員素質以及放松新聞管制制度、提高民眾素質和培養(yǎng)人民的自組織意識等方面來實現信息的對稱,從而做到有效地監(jiān)督政府行政行為,防止腐敗發(fā)生率,降低腐敗的影響 。
所以說,電子政務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的集中體現,不僅可以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還可以從根本上規(guī)范政府行為,有效地抑制行政腐敗現象,從而構建一個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陽光型”政府 。
三、結語
總之,政府信息公開已經成為各國建立透明政府的熱點和趨勢。電子政務是完善現代政府管理,適應政府職能轉變的一項管理措施。新經濟形勢要求政府必須削減舊經濟時期膨脹起來的許多不必要的權力,把政府包攬的社會事務大部分還給社會,由社會組織自行管理。這樣可以轉變政府作風,防止行政犯罪。隨著我國加入WTO與國際接軌,我國政府必須進一步開放,政府信息公開成為必然要求。
(作者:安徽大學管理學院2008級研究生)
注釋:
許異興.公共圖書館政府信息公開分析. 圖書館界, 2009(3):47-50.
曹曉靜.淺談政務信息公開制度對構建和諧社會的意義.西安社會科學, 2009(3):85-87.
金千人. 以“胡斌案”為視角淺談政府公信力和信息公開.經濟與法, 2009(10):28-29.
Bhatnagar, S. (2003). \"E-government and access to information.\" Global Corruption Report: 24-32..
李愛平 趙志剛. 基于電子政務網的政府信息公開與管理系統(tǒng).信息化建設, 2009(7):30-31.
王兆遠. 淺析政府的反腐敗行為.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8(3):4-6.
溫桂珍 羅曉敏. 行政腐敗治理中的電子政務功能.管理科學研究, s2009(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