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讓人有愛有恨;壟斷,是想成為強者的人的期望,是想成為強者的但是現(xiàn)在還很弱的人的敵人。無論是經濟社會還是在其他領域,莫不如是。講究仁義道德就是與虎謀皮,訴諸法律也只能是揚湯止沸。即便是英特爾服從判決交付了十多億美元的罰金,即便它也同意放棄“市場基金返款”這樣的獨特而高效的營銷手段,我們所希冀的公平競爭的“后英特爾”時代,是不是就會馬上到來了呢?我可以確定地說,那是不可能的。
處于壟斷地位的公司通常是這個行業(yè)甚至相關行業(yè)超額利潤的持有者,有非常高的話語權,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它們已經在戰(zhàn)略縱深上控制了行業(yè)的脈絡,特別是在CPU這樣的高投入、高技術含量的領域。挑戰(zhàn)者即便使盡渾身解數(shù),也只能分點殘羹冷炙。那么AMD們只能束手就擒嗎?這樣的一個機會如何利用,如何贏得下一場戰(zhàn)爭?除了在法律和道德方面的外在很弱的保障之外,到底有沒有全勝之策?我認為是有的,這個策略的核心就是要“師夷長技以制夷”,全面向英特爾,尤其是它的市場策略方面展開學習,所不同的是,要植根于當前的市場趨勢之下進行運籌。這個“基于”不是依靠數(shù)據(jù),而是市場的獨特洞察力!事實上,這個巨大機會已經到來。
這個機會就是數(shù)碼產品的極大豐富,云計算即將如日中天,網絡時代真正意義上的到來。CPU的需求結構必將發(fā)生重大的變化,這個變化的商業(yè)價值并不在于高端的服務器用CPU是不是需要更大的技術進步和性能,而是廣大低端CPU如何快速地升級,并且能在一定意義上形成獨特的屬于AMD們的生態(tài)圈。數(shù)碼產品的應用范圍已經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隨著因特網應用的越來越普及,3G這樣的技術帶來更高的帶寬,數(shù)字運算的載體將由PC為主逐步分散到數(shù)碼產品上,更多的專業(yè)應用將越來越豐富,同時這些應用之間的集成也將越來越便利。一方面,通過因特網與其他數(shù)碼產品相連接,另外一個方面,通過WIFI、藍牙這樣的連接方式進行更微觀距離的交互。這個大勢中的CPU供應商目前還不夠先進,如果AMD把CPU的主場果斷地切換到這個領域來,至少會形成谷歌之于微軟這樣的格局。以創(chuàng)新來挑戰(zhàn)傳統(tǒng),而不是殺進傳統(tǒng)領域爭點零碎,這就是具有顛覆性的創(chuàng)新。
AMD們倘若能“轉場”到數(shù)碼產品這個領域,而不是PC和服務器,那么必將帶來這個領域極高的市場增量,這個量將是傳統(tǒng)CPU市場的數(shù)百倍?;蛟S到那時,我們會警惕AMD們是否會壟斷得影響英特爾了,那時候,所謂的“后英特爾”時代才會到來。
前面說到“師夷長技以制夷”,就是AMD們將“市場基金返款”這類營銷手段在新的市場生態(tài)下進行改良和應用,在“藍?!敝蝎@得極大的控制權。那樣的局勢將使英特爾措手不及:它若與AMD們來爭奪這個市場,則影響到它的奔狂戰(zhàn)車的調整,相當于背著導彈打叢林戰(zhàn),極易形成被動局面;若不理睬AMD們的市場反應,則很可能在去PC化年代里被它們包圍,失去自己的優(yōu)勢?!叭旰訓|三十年河西”,這個大約只有兩到三年的CPU市場格局“待定期”到底誰能沉浮?我們只有拭目以待的份了。
我所推斷的這個CPU市場格局“待定期”,不是心血來潮,想必亦有專家做了此類預測。我們從數(shù)千萬只的上網本在幾乎不到半年的時間便被市場所消化的事實里,完全可以看出這個“去PC化”的格局是多么的具體和實際。所以,所謂的“待定期”就在眼前。不管這些大佬們如何動作,我們所清楚的是,諸如移動硬盤、數(shù)碼相機、錄音筆、MP3、MP4、家電控制器、商務手機、游戲機等等,將成為計算的主場,而有別于“服務器-個人計算機”這樣的經典模式。然而,非常顯然的是,這些終端一旦擁有了IP地址之后,通過無處不在的網絡,將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將會對CPU提出一個怎樣的集體訴求?又將面臨著一個怎樣的重組欲望,新的標準會花落誰家?
CPU引領IT產業(yè)風騷數(shù)年,亦已步入傳統(tǒng)年代。如果說英特爾這次受罰是一個里程碑,那么只是一個傳統(tǒng)經濟中的符號,會不會成為CPU行業(yè)走向新生代的里程碑,還是由挑戰(zhàn)者來確定吧。希望不是由英特爾來確定,否則,CPU將永遠只能擁有一個姓氏——那就是“In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