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面對全球經濟危機,英國政府一方面幫助個人和企業(yè)抵御危機帶來的風險,另一方面為全球經濟帶來的新機遇做好準備。白皮書以終身學習為武器應對未來發(fā)展機遇,關注人一生各個階段能力的提高,充分發(fā)揮教育在社會經濟發(fā)展中的基礎作用。英國教育發(fā)展策略對我國正在進行的新一輪教育改革不無啟示。
[關鍵詞] 新機遇 社會流動 公平社會 終身學習
2009年1月30日,英國首相布朗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發(fā)表演講時指出:“英國政府金融拯救計劃和經濟刺激計劃及時、果斷,為其他西方國家紛紛效仿,其政策基礎在于英國財政赤字低、通脹低、利率低、公司負債低和對未來做好準備?!盵2] 布朗提到的“對未來做好準備”是指政府1月13日發(fā)布的白皮書《新機遇:迎接未來的公平機會》。白皮書指出:面臨歷史的關鍵時刻,如果今天能采取正確的抉擇,抓住未來世界經濟帶來的機遇,英國不僅將成為更富裕的國家,同時將被塑造成為更加公平的社會。
一、強調教育發(fā)展“新機遇”
面對全球經濟危機,白皮書強調教育發(fā)展的“新機遇”。不管今后幾個月如何艱難,未來20年世界經濟規(guī)模將翻番,創(chuàng)造高達10億份新工作。世界銀行預測,中國、印度和巴西等發(fā)展中國家到2030年將有10億人屬于全球中產階級。另外,技術進步、新興經濟體的持續(xù)發(fā)展、服務標準的提高等變化將為企業(yè)成長和個人成功創(chuàng)造巨大機遇。正如布朗在白皮書的前言所述:“我們的子女成長在新的全球經濟環(huán)境中,他們的工作生涯不僅限于本地或本國,而要在全球范圍內競爭。所以,如果他們要成功,實現(xiàn)我們的夢想,我們必須現(xiàn)在就要采取行動投資他們的未來——用教育、技能和終身學習應對挑戰(zhàn)?!?/p>
二、強調教育的“基礎作用”
1. 為贏得機遇而進行的經濟戰(zhàn)略定位提供高素質的人力資源
白皮書制定了未來幾年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包括將英國置于全球研究與創(chuàng)新前沿等五項措施。除非有高技能勞動力可供利用,否則所有措施都不能實現(xiàn)國家潛力理應獲得的回報。政府已經在教育與技能方面大幅增加財政投資,但需要繼續(xù)這種投資,為國家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提供高素質的勞動力。
2. 增強社會流動性,促進公平社會的建立
人們獲得更好的工作是社會流動的本質。證據(jù)顯示,1970年以后,絕對社會流動保持穩(wěn)定,即比父輩獲得更好工作人數(shù)的比例基本沒變。就相對社會流動而言,以職業(yè)階層指標進行測量,戰(zhàn)后相對社會流動率基本沒變;而以收入指標衡量,相對社會流動性則有所下降。面對新機遇,英國政府實行新的工業(yè)能動主義,為所有人提供更多、更好的工作機會:以人為本,全面培育人的素質和技能,促進就業(yè),真正改善社會流動性,創(chuàng)建公平社會。
三、調整國家教育發(fā)展策略
金融危機影響千家萬戶,政府的惠民政策必須實在,同時又要為新機遇提高國家勞動力的整體競爭力水平。這就不僅要關心兒童發(fā)展,也要關注成年人的教育與培訓,使每個人在其一生的發(fā)展過程中都有發(fā)揮潛力的機會。為此,圍繞終身學習體系的四個階段,英國政府細化了每個階段的政策措施,尤其關注弱勢群體。
1. 繼續(xù)推進學前教育革命:全方位支持兒童發(fā)展,向貧困兒童提供更多的早期學習和保育服務
投資重點放在三個領域:首先,改善兒童健康和福利;第二,向家庭提供更有效的援助,減輕養(yǎng)育子女的壓力;第三,提供高質量的早期學習和兒童保育服務。到2010年,英格蘭每個社區(qū)都將有一家政府創(chuàng)立的“確保開端”兒童中心(Sure Start Children's Centers),所有3歲~4歲幼兒都可享受每周15小時的免費早期學習和保育。政府決心將免費早期學習和兒童保育延伸到兩歲嬰兒,并已在一些最貧困的社區(qū)開始提供這樣的公共服務。
2. 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的學校:不斷提高學校標準,縮小個體學生之間的學業(yè)成就差距,尤其要鼓勵骨干教師到薄弱學校任教
5歲~16歲是英國義務教育年齡段,該年齡段結束時的學業(yè)成就是未來成功的關鍵指標。政府下一步工作目標是,在2011年甚至更遠的2020年,不僅讓所有人提高標準,同時要打破貧困與成就之間的負相關。
(1)改造薄弱學校,縮小差距
國立綜合中學計劃將大量的新資源集中在標準過低的地區(qū);國家挑戰(zhàn)計劃撥付4億英鎊的新資源支持普通中學證書成績最差的學校,從而確保在2011年前所有學校至少有30%的學生取得包括英語和數(shù)學在內的五門以上普通中學證書;城市挑戰(zhàn)計劃將在倫敦學習的課程推廣到黑區(qū)和大曼徹斯特地區(qū)的所有學校;培養(yǎng)200多名國家教育領袖和400名地區(qū)教育領袖,向困難學校提供更多的領導和支助;邊緣學校改善計劃(Coasting Schools Strategy)針對考試成績雖可接受、但學生進步沒有達到預期目的的學校;針對有特殊需求和殘疾兒童的教育差距還很大的問題,2009年將啟動有3 100萬英鎊支持的新計劃,提高這些學生的學業(yè)成績。
(2)吸引家長和社區(qū)的參與,創(chuàng)建21世紀學校
不同背景學生之間的差距主要不是由教育系統(tǒng)本身引起的,而是由校外環(huán)境造成的。建設21世紀學校需要學校向前走得更遠,比如鼓勵家長提高期望,更多地參與子女的學習。一項大型的探路者計劃——向貧困家庭提供長期服務——將在400所學校運行,它分為36組,涵蓋18個地方當局轄區(qū),撥款額度2010年將提高到4 000萬英鎊,最后一年則達到2.17億英鎊。
(3)實施個性化教學,確保課程具有挑戰(zhàn)性和相關性
個性化學習意味著要滿足每個兒童的個體需求,而不論其社會階級或家庭收入。從2009年9月份開始,英國政府在全國投資16億英鎊用于包括一對一指導在內的個性化教學。其中,課程必須注重基礎,即每個人生活必備的閱讀、寫作、數(shù)學和越來越重要的信息通訊技能,但是課程也需要與學生息息相關并具有吸引力,為每位兒童提供量體裁衣式的學習機會。14歲以上青年的求學路徑就有:普通中學教育證書(GCSEs)、新文憑、A-Levels(中學高級水平考試)和學徒制,另外也可以利用諸如發(fā)現(xiàn)你的才能計劃、體育運動戰(zhàn)略等,享受文化創(chuàng)意活動的機會。
(4)發(fā)展世界一流的教師職業(yè),吸引最有效率的教師到最具挑戰(zhàn)性的學校任教
設立教學碩士,使教師成為具有碩士學位水平的職業(yè)。通過教師優(yōu)先計劃(Teach First)、轉行當教師計劃(Transition to Teaching Programme)挑選最好的人才;另外,英國國家學校領導學院(NCSL)還為期望成為學校領導的轉行者開辟“快速通道”。為了鼓勵更多的骨干教師到具有挑戰(zhàn)性的學校工作,從2009年9月起,所有符合條件的學校招聘新教師都可以得到一攬子支持措施,包括在同一個參與計劃的學校服務三年即可獲得1萬英鎊的“黃金手銬”等獎勵。
(5)明晰學校促進教育卓越與公平的責任,提高學校透明度、責任感與撥款金額
直到現(xiàn)在,在評價學??冃r政府趨向總體成就,而對成就差異方面重視不夠。為了提高透明度和責任感,英國政府將在2009年做五件事,包括設計學校報告卡,要求學校說明如何履行促進教育卓越與公平職責等。目前,政府每年直接向地方當局和學校補貼350億元英鎊,保證能全面反映和支持學校應對貧困和弱勢學生的需求。另外,政府全面評審學校撥款體系,將于2011年執(zhí)行改進后的撥款機制。
3. 為所有人鋪平從教育向工作過渡的道路:為義務教育畢業(yè)生提供九月保證(September Guarantee),使沒有高等教育家庭背景的青年能夠得到更多援助和鼓勵
如果要提高社會流動性并保證企業(yè)與經濟有將來需要的勞動力,16歲~25歲年輕人的教育是一個關鍵領域。
(1)提高16歲~18歲年輕人的教育參與率,改善他們的選擇機會
16歲~18歲教育維持津貼(EMA)政策激勵青年人參與教育或培訓;九月保證計劃是為所有即將完成義務教育的年輕人提供合適的學習位置,到2008年該計劃將延伸到17歲。對于希望發(fā)展職業(yè)技能的青少年,政府將確保他們有清晰的發(fā)展路線:從由基礎學習等級(FLT)、年輕學徒(14歲~16歲在校生)和文憑資格進入學徒,然后由學徒進入擴展教育和高等教育。英國政府將與英國高等院校聯(lián)合招生服務辦公室(UCAS)合作,在2010年之前將學徒框架融入英國高等院校聯(lián)合招生服務辦公室,審定如何拓寬高等教育的入學路徑。
(2)提高19歲~25歲青年人的教育參與率,改善他們的選擇機會
在增加高等教育參與率方面,從今年開始,英國政府要求所有高等教育機構都要進行擴大參與戰(zhàn)略評估,評估報告是繼續(xù)獲得英格蘭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擴大參與撥款的一個條件。在增加在職培訓方面,在2000-2001年度,政府將通過增值培訓服務計劃(Train to Gain Service)投資10億英鎊,讓100萬以上雇員接受培訓。在增加學徒培訓方面,政府將于2009年底新設立10個學徒培訓協(xié)會,在2014-2015年度之前提供1.5萬個學徒位置。另外,政府還利用大量的公共采購計劃促進雇主投資技能培訓和學徒培訓。
(3)促進公平入學,減少年輕人的被動性
邁向高等教育(Aimhigher)計劃鼓勵更多來自低收入背景、有潛力的青年人受益于高等教育。威爾士的達到更高戰(zhàn)略(Reaching Higher Strategy)瞄準被社會排斥的學生。行動協(xié)議(Activity Agreements)援助生活在最有挑戰(zhàn)性的環(huán)境里的“三不”青年(NEETs:不學習、不就業(yè)和不培訓)重返教育、就業(yè)或培訓,即只要履行協(xié)議,他們每周就能得到津貼。
4. 在工作中發(fā)展,在生活中進步:增加處于工作年齡階段的人們實現(xiàn)潛力的機會,為希望再培訓、取得新資格和獲得更好工作的人提供足夠的財政援助
英國政府將對25歲以上的成人學習服務重點放在四個方面。首先,提供相關的高質量培訓機會。由16家雇主領導的國家技能學院(National Skills Academies)正在運行或正在籌備,它專注于提供對工業(yè)部門最有價值的技能。其次,保證每個人在一生中的任何時候都有公平的學習機會,措施包括創(chuàng)設幫助支付學費的技能賬戶,今后兩年將專業(yè)與職業(yè)發(fā)展貸款(PCDLs)數(shù)額從1.5萬英鎊提高到4.5萬英鎊。再次,為勞動力市場最貧困人群提供二次教育機會,包括低工資收入和從事不穩(wěn)定的代理工作的人群。最后,特別是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向那些完全失去工作的人們提供更大的資金支持,增加他們的技能并使其盡快返回工作崗位。
四、四點啟示
2009年1月28日,溫家寶總理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fā)表特別致辭,題為《堅定信心 加強合作 推動世界經濟新一輪增長》。[3] 另外,中國“大力度推進科技創(chuàng)新和技術改造”、“堅持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正在制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規(guī)劃發(fā)展綱要”等計劃也與英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不謀而合。由此可見,盡管身處危機,兩國都果斷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擴大公共財政投資教育的規(guī)模。而2009年伊始英國就推出應對金融危機的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白皮書,必然對我國已經啟動的新一輪教育改革充滿啟示。
首先,在戰(zhàn)略層面,以提高人的素質為中心,以未來全球經濟發(fā)展為契機,通過教育改革實現(xiàn)社會轉型。布朗政府建立世界一流教育體系的施政綱領并沒有因為金融風暴受到影響,而是進一步將教育與福利制度改革、教育與經濟發(fā)展、教育與社會改善緊密結合,加大公共財政投入,轉“?!睘椤皺C”。英國國家福利政策使財政不堪重負,因而通過教育改革增強公民就業(yè)能力,減少對國家福利的被動依賴,力圖在全球經濟機遇中實現(xiàn)社會轉型,以此達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目的。
其次,在政府層面,只有各部門分工合作、協(xié)調配合才能真正發(fā)揮教育的基礎作用,特別是在金融危機背景下更需要政策協(xié)同效應。2007年6月,布朗政府打破教育籠統(tǒng)的概念,將原教育與技能部改組為兒童、學校、家庭部與創(chuàng)新、大學、技能部(科學也包含在該部)。此次白皮書更是整合所有部門參加[4],制訂2009年~2012年政府工作日程表,明確任務名稱、實施時間和負責部門,切實將政府的戰(zhàn)略規(guī)劃落到實處。
再次,在政策層面,只有將教育公平和弱勢群體權益保證放在政策優(yōu)先的位置上,才能提高社會流動性,促進公平社會的建立。首先,建立科學的終身教育體系,逐步實現(xiàn)教育公平。英國的學前教育革命力圖將公共服務延伸到兩歲,義務教育向縮小個體學生之間的差異方向努力,義務后教育則為所有人開辟多種教育路徑,成人學習被給予個人財政資助并進行繼續(xù)教育。其次,對于弱勢群體給予特別關注,發(fā)揮教育特殊功能。政府在人發(fā)展的關鍵階段雪中送炭,讓所有人能在其一生中都有實現(xiàn)潛能的機會;包括學校在內的公共機構明確服務標準,改善服務模式,促進教育公平。
最后,在實踐層面,只有政府、家庭、社區(qū)、企業(yè)、公民和學校相互配合才能有效促進人的發(fā)展。政府統(tǒng)籌協(xié)調,通過公私伙伴關系動員社會各個力量關注教育;提倡新的教育文化,讓家庭和社區(qū)改變對教育價值的看法,建立家庭、社區(qū)和學校的和諧關系;企業(yè)直接受益于勞動力素質的提高,通過參與學校建設和課程改革對教育施加影響,同時配合政府進行學徒制度改革;教師是知識高度密集的行業(yè),不僅需要優(yōu)秀的大學畢業(yè)生,更需要有專業(yè)知識的高技能人才到學校任教,提高教育與就業(yè)的相關性,吸引更多人加入到終身學習的行列。
參考文獻:
[1] New Opportunities:Fair Chances for the Future(Cm. 7533),Presented to Parliament by the Minister for the Cabinet Office by Command of Her Majesty, January 2009.
[2] Press Conference by Gordon Brown and Ban Ki Moon:The G20 and the Pathway Forward on Development. http://gaia.world-television.com/wef/worldeconomicforum_annualmeeting 2009/ default.aspx?sn=7134lang=en.
[3] Special Session with Wen Jiabao:Strengthen Confidence and Work together for a New Round of World Economic Growth. http://gaia.world-television.com/wef/worldeconomic-forum_annualmeeting2009/default.aspx?sn=7002lang=zh.
[4] Press Release:New Opportunities White Paper-Fair Chances for the Future(13 January 2009,CAB/001/09). http://www.hmg.gov.uk/newopportunities/pressrelease.aspx.
(作者單位: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
責任編輯 陳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