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碩
又是三月,天空不再乏味。風箏是天堂派來的信使,漂浮在城市上空。它掙脫了城市的沉重,叛變了水泥網格、空氣污染和浮華喧囂。風箏是風的孩童,是漂在天空中的萬千顆童心,它牽引著大地上的童心,向天空發(fā)出呼喊。
可是有一天,風箏卻在城市的額頭上消逝了。
風箏線的那頭牽引著童年。一條狹窄的街道缺乏風景,卻從不缺乏孩子雀躍的身影。即便在城市的腹地,防盜門也鎖不住他們的心。工地邊沙堆里筑起的城堡,街巷間混亂的水戰(zhàn),“小霸王”里吵鬧著的格斗聲,填補了他們因周圍略顯呆板的環(huán)境而帶來的失落。局促街道間奮力奔跑的少年,一手順著揚起的風,一手緊握風箏線,將風箏與夢一并放飛。雖說沒有農村孩子們爬樹掏鳥蛋的經歷,我也常一個人靠在樓下院子的墻基邊,用一勺半勺的糖分別逗引兩個窩里的螞蟻,讓它們分頭回去報信,引來各自蟻軍爭奪糖精,殺得昏天黑地。缺乏玩伴,便一人分飾兩角,擔當兩個玩具陣營的首領。在一番廝殺后,總是英雄模樣的玩具客串了回救世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草長鶯飛的季節(jié)里,有風箏遙遠的紙影。在蒼涼歷史的脈搏躍動中,關于一個季節(jié)的懷想,風箏是最好的注腳。在年少無知的歲月里,風箏是并不遙遠的往事。
在一切往事之中,童年總是占據(jù)著最重要的篇章。《小王子》里說:“使沙漠顯得美麗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這一口水井?!蔽蚁嘈磐昃褪侨松衬械倪@樣一口井,因它,再荒涼的沙漠也能化作美麗的風景。
變遷不僅停留在那些日益高聳的摩天樓,櫥窗里那些愈發(fā)花哨的商品,還有一片貧瘠的天空。因為風箏的消逝,云上的花園缺乏了生動的色彩。面無表情的交通警察警告孩子不許在路上玩耍,整潔干凈的公園里樹起了“請勿踐踏草坪”的標志,一座城市可以繁殖無數(shù)個雷同的商業(yè)區(qū),卻無法騰出屬于孩子的領地,即便在我們仰視的遠方,天空也板著一如既往的單調表情。
風箏下面,起伏著城市的呼吸;而城市上空,風箏卻不能自由地飛翔。那自由舒卷著的,是云;那自由發(fā)聲著的,是天籟。而一顆向往自由的童心,只能被鐵柵欄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