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偉 穆祥芹
每年的中考中,數(shù)理化的成績可得高分,甚至滿分,惟語文成績高分的很少。尤其是農(nóng)村語文教學,由于學生接觸的知識面窄,教學設備也不夠先進,教師的教學任務重,班容量又大,成績不容樂觀。所以,提高農(nóng)村語文教學質(zhì)量就成了我們當前研究的重要課題。
語文是一個百科知識的學科,這就要求一個語文教師必須首先有廣博的知識面,在自己知識結構的建立上要廣泛攝取,而且作為一個開拓型、創(chuàng)造型的語文教師,應該走出教材,走進生活,走向社會,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去深入生活,深入社會。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時時學習,事事學習,把有意識的學習變成一種習慣,增加自己頭腦中的智慧儲備,以便于引領學生尋求學習語文的突破口。
語文學科的教學重點在閱讀和寫作上,而要提高這兩方面的能力,需要下相當大的功夫,筆者從三個方面談談自己教學中的體會:
一、用興趣導航
如果學生感覺到語文的學習已經(jīng)枯燥乏味了,那么語文絕不會學得太好。一旦學生對語文產(chǎn)生了興趣,會帶來無盡的動力,使語文成績突飛猛進?!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應該把培養(yǎng)興趣貫穿于每一次授課,以及整個教學過程中。
當然,提高興趣的辦法有很多。在開學初,可告訴學生一句話:即使你的其他學科成績極差,語文學科也可能達到班級第一的程度。首先給學生樹立信心,幫助他們樹立能學好語文的意識。然后教師每天都要以積極熱情的精神面貌走進課堂,讓學生感覺眼前一亮,用教師的情緒感染學生;師生共同投入到課堂中去,在輕松愉和諧的氛圍中共同學習。
語文最貼近生活,生活處處皆語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恰當?shù)匕才沤虒W內(nèi)容。于一定的情境中組織學生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很多,如表演、講故事、聽音樂、動手操作、觀看電影電視、利用幻燈片等。
如教學《致女兒的信》一文,我讓學生搜集不同的愛情故事、影片材料,課堂上交流體會,并讓他們觀看了《泰坦尼克號》,感受那份永恒的愛情,圍繞校園故事讓他們根據(jù)情景進行表演,學生們個個興奮不已,爭先恐后地登臺表演,課堂氣氛空前活躍,學生從輕松的氛圍和真實的材料中了解愛情的真諦,明了該如何面對愛情,從而達到了教育目的。
開展多樣的活動也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如古詩詞的鑒賞:“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讓學生體會詩詞的意境美;“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讓學生感受詩詞中的豪情。這些都能叩醒學生能夠那顆原本敏感的心靈。
一次別開生面的演講賽、故事會、社會實踐、社會調(diào)查,都能激起學生對文化的崇拜和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課堂與生活、課堂與社會聯(lián)系起來,擴大學習空間,拓展知識天地,豐富文學思想。
二、用習慣保駕護航
學好語文要靠長期積累,興趣可以提供一種熱情,好的習慣才更重要。如摘抄習慣、寫隨筆心得習慣、有感情朗讀的習慣,歸結起來就是:多讀、多思、多寫的習慣。在學期初,我們就要把這種思想灌輸給學生,讓他們有強烈的意識,并提出相應的細致要求,落到書面上,學生要有多個筆記本記錄不同的內(nèi)容,如:語文常識本、精彩內(nèi)容摘抄本、隨筆本、習作本、錯題本等。
當然,做這些為的是積累素材、發(fā)現(xiàn)素材,還要教給學生如何正確地閱讀文章,如何寫文章。筆者把它總結為:整體——局部——整體。在閱讀中,首先整體感知文章大意;再局部分析細節(jié)、層次、表現(xiàn)方法;最后還要回到整體分析文章中心、寫作意圖。寫一篇文章,先從整體上確定立意和文體;再安排好布局、首尾、各個段落的內(nèi)容、人物和環(huán)境的刻畫、選好亮點;最后再回過頭看整篇文章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習慣有了,方法有了,提高閱讀和寫作水平就容易了,堪稱事半功倍。
三、用情感實現(xiàn)突破
回顧這幾年的語文教學,筆者非常深切地體會到:閱讀水平高和作文能力強的學生往往是心思細膩,懂得感情的人。只有有情的人,才會用心去讀并讀懂別人文章的內(nèi)涵,從而產(chǎn)生共鳴;也只有有情的人,才能夠?qū)懗鲎约赫鎸嵉母惺芎拖敕?,給別人帶來心靈的感染和觸動。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閱讀和寫作必須有生活素材的積累。生活就是其源頭,生活是蘊藏語言的寶庫,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感知生活,去深層洞察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體味紛繁復雜的社會人生,在感知中融進自己的理性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充于內(nèi)而欲達于外。當學生感觸多了,情感多了,就有了讀和寫的動機,有了表達的渴望。因此教師要善于找到切入點,用情教學,用情去分析每一篇文章,用情去講讀每一篇學生習作。在《棗核》中體驗鄉(xiāng)土情結,在《我愛這土地》中體驗愛國情結,在《故鄉(xiāng)》中體會人情冷暖,在《出師表》中體驗耿耿忠心等。
通過教學,把語文課程轉化為學生情感的體驗、思想的凈化與升華,通過不同的課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使語文學科成為知識、能力和情感并重的學科,使教師成為知識、能力、情感并重的教師。
總之,素質(zhì)教育要求我們揚棄傳統(tǒng)教學方法,農(nóng)村語文教學并不是沒有出路,教師要在實踐中增加自己的知識容量,堅定信念,不斷接受新思想,那么,農(nóng)村語文教學就不再迷茫,必將煥發(fā)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