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育豹
1977年冬的一天,曾為電影《雷鋒》、《地道戰(zhàn)》、《閃閃的紅星》等電影作曲的解放軍少將、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主席傅庚辰在胡喬木同志家里談起了想為周總理寫一首歌的事:“毛主席的詩詞甚至語錄都被譜成了歌曲,而總理卻沒有一首……”胡喬木的兒媳說,中國革命博物館正在籌備周恩來生平展,里面有詩詞。傅庚辰當即請她幫助,讓自己先期參觀一下。
在展廳里,他看到了周恩來詩詞的手跡:“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痹娭挥兴木洌芎糜?,寫得很有氣勢。他很快便將這首詩譜成一首男中音獨唱歌曲,并由歌唱家黎信昌試唱錄音。
不久,傅庚辰在光明日報上看到《壯麗詩篇萬代傳》一文,作者張鴻鵠介紹了周總理書贈給他《大江歌罷掉頭東》這首詩的前后情況。傅庚辰頗費周折地找到張老進行了采訪。
1960年,周總理曾將他在天津南開學校讀書時的一些老同學請到西花廳相聚,并由弟弟周同宇、弟媳士琴作陪。張鴻誥是周總理的多年同窗好友,剛從東北調(diào)到北京,在水電部電科院任高級工程師。這次相聚,是周總理與老同學分別幾十年后第一次見到張鴻誥。席間,張鴻誥對周總理說:“恩來,你離開日本前寫給我的詩,我還保存著,將來我要拿出來交給博物館?!薄拔夷鞘自娊坏讲┪镳^,不夠格,不夠格!”周總理立即想到40年前的那首詩,忙真誠且謙虛地回答。
張老回憶說:“1919年初,恩來在日本要回國前,我們幾個同學為他餞行,事前準備好了筆墨紙張,席后互相提筆留言。這時,恩來想起他1917年9月在天津登輪前往日本時做的一首七言詩,題寫下來贈送給我。恩來的這首詩,我一直珍藏著。回國后,在日偽時期和國民黨統(tǒng)治時代,時常有被軍警突然搜查的危險,我為了保存這首詩,實在沒辦法,只好忍痛把恩來的簽名部分裁掉,再裱糊起來,把它和其他字畫混在一起。手跡這樣才保存下來?!?/p>
1977年初,為了悼念周總理去世一周年,也為了慰藉鄧穎超,張鴻誥把周總理弟媳士琴找到他家中。張鴻誥是士琴的大姨夫。他把這件精心珍藏了58年的《大江歌罷掉頭東》的手跡交給士琴,請她轉(zhuǎn)交給鄧穎超。士琴報告了鄧穎超,后由當時在革命博物館工作的賀龍元帥之女賀捷生到張老家里辦了征集手續(xù),并經(jīng)鄧穎超確認后,才拿到革命博物館展出。
聽到這里,傅庚辰便按下當時僅有的單聲道錄音機按鈕,放出由黎信昌在琴房里用鋼琴伴奏演唱的周恩來詩詞歌曲。傅庚辰誠懇地征求張老的意見。張老很興奮,說:“你的曲子寫得很有氣魄。我沒什么意見,只是希望盡快讓更多的人聽到周恩來詩詞歌曲!”
1978年春節(jié),傅庚辰閉門謝客,傾盡心血修改歌曲《大江歌罷掉頭東》。他根據(jù)青年周恩來這首詩的主題思想、時代背景和形象意蘊,把它構(gòu)思成一幅音畫,分為“江潮”、“高歌”、“吟詠”、“朗誦”、“輝煌”5個部分。尤其是在最后部分,合唱隊由襯托變成主唱,樂隊全奏,以強大的力量和響亮的聲音,再次唱出全部詩詞。結(jié)尾處音調(diào)向上發(fā)展,推上全曲的最高峰,預示著詩人的宏愿必將實現(xiàn),中華民族必將復興。
總譜寫完后,由胡德風指揮,寇家倫領(lǐng)唱、朗誦,總政歌舞團合唱隊、樂隊演唱演奏,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中央電視臺同時專題推出,反響強烈。1991年,為了紀念建黨70周年,有關(guān)方面特別出版了《大江歌》的錄音帶和激光唱片,并在首都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隆重的首發(fā)式。 (責編 李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