昕 煒
曾幾何時,我習慣了一個人呆呆地凝望窗外。記憶也許是一只離群的雁兒吧,它總是在無意間闖入我靜謐的天空。
花開花落,夕陽老去。人生只是一葉浪跡天涯的扁舟。你還來不及系纜,它又匆匆離去。下一站。也許有更暖人的漁火和動人的楓葉。
平凡的日子里,因為有一些人的陪伴,夢想才不至于孤單,當那些失落的音符久久縈繞在我耳際,我才發(fā)現有些東西原來是忘不了的青蔥果?!皶r光因你而來,卻不會因你而等待。”是的,也許它累了,365天的思念,夾雜著那些似曾熟悉的面孔,在這個寒冷的季節(jié)漸漸冷卻。那是一段拾不起的記憶,溫暖而又凄美。
16歲的下著雨的冬天,我佇立雨中,任這飄零的雨滴伴著久違的思緒打濕我的臉頰。
年華遠去,青蔥不再,而那顆心卻永遠守候在那間教室不曾離去,不管前方襲來多少寒風冷雨,心也總要向著陽光的方向。這里,珍藏著我青春年華里收獲的陽光,珍藏著我踽踽獨行時找到的不屈與堅強。那是一段拾不起的記憶,溫暖而又凄美。
角落里堆放的清潔用具,不知被一雙有力的大手拿過多少次,可記憶也許是掃不盡的塵埃,永遠屬于那間教室最無言的等待。那扇門不知被誰修了多少次,那是記憶的門,是從現實回到過去的柵欄,是孤獨時最想推開的思念。但是,當我久久地尋覓自己的腳印時,卻不知道它早已溜了進去,而我,只是久久地佇立,再也推不開那扇門。
忘不了數學課上那傾倒的幾何模型,語文課上那慷慨豪放的詩篇,還有音樂課上那悅耳的歌聲,我們的聲音無憂地回蕩在校園上空??墒?,下課的鐘聲卻響得那么早、那么無情,所有快樂在一片唏噓聲中按下了靜音。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十月的寒氣給大地籠上了一層陰霾。蒙眬中,有些身影徜徉在君子湖畔。不過,波光里的倒影不再有那個聰穎的男孩,也不再有那個長發(fā)飄飄的女孩。他久久地長嘆,目不轉睛地凝視遠方,然后說:“三年后,等我們長大了,實現各自的夢想,我還回來等你。”女孩沒有說話,只是用水汪汪的眼睛看著男孩,嘴角含笑??扇缃衲且粋€約定,那一句亙古不變的諾言,還會那么熟悉那么親切嗎?那是一段拾不起的記憶,溫暖而又凄美。
那一段難忘的青蔥歲月啊!是我踽踽獨行走到今天,時常感受到的清涼。你是我窖子里珍藏的醇香,而我是你夢境里永不停息的飄蕩。
是該走了,去遠方尋找另一片天空,即使是一個沉淀許久的夢想也該是寄出去的時候了。
細雨,曉霧,碎落滿地的殘瓣,在那條記憶的道路上,伴隨著我的孤單,一起留下最清晰的腳印。
無論天有多么灰暗,我想。我依舊屬于那個季節(jié)。只是來得太晚。走得太早,風塵仆仆。悄無聲息。
是的,我依舊屬于那個季節(jié),那個開滿了鮮花的季節(jié)。
點評
整篇文章充滿了郭敬明式的憂郁與感傷。自古以來,“悲秋”就一直是中國文人作品的一個主旋律。一個人獨處深秋,總容易生發(fā)出諸多的感慨,校園生活是人生中最值得珍藏的回憶,離開它固然讓人傷感,但它也是人生一個新的起點。文章結尾在全文悲涼的基調上添上了一絲亮色,充滿活力的中學生應該積極努力地笑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