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改革開放催生了我研究青少年犯罪的經(jīng)歷

        2009-04-21 03:09:12康樹華
        青少年犯罪問題 2009年2期
        關鍵詞:犯罪學犯罪青少年

        康樹華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巨變,使得許多中國人的人生發(fā)生了極大地改變,造就了眾多的成功人士。他們的成功軌跡,正是我國滄桑巨變之中的一段段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歷程。我投身于研究青少年犯罪的經(jīng)歷,盡管只是其中滄海中之一粟,更沒有什么超前行動奔走于這個偉大的時代,也不能說自己有什么獨立思想。但是,回憶我置身于在這改革開放的大環(huán)境下,緊跟時代發(fā)展步伐,響應黨的號召,積極忘我拼搏地從事青少年犯罪研究這段美好的經(jīng)歷,它不僅見證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發(fā)展的一個側面,如果再進一步尋求與探索其中的規(guī)律和行動的要素,應該說是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

        一、響應黨的號召,如魚得水,從事青少年犯罪研究

        新中國成立之后至“文革”前,我國的青少年犯罪一直未成為一個社會問題。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間,由于極“左”盛行,“文革”一開始就把青少年作為“革命小將”推到了第一線。許多無知的青少年在“造反有理”的口號下,肆無忌憚地踐踏法律,進行打、砸、搶、抓,侵犯人身權利、侵犯財產(chǎn),破壞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致使社會秩序混亂,刑事犯罪猖獗,青少年犯罪數(shù)量大大增加,從20世紀建國后50年代的百分之二十幾,在“文革”期間上升到百分之六十左右,從此青少年犯罪,開始成為我國令人關注的一個嚴重社會問題了。

        1976年10月,我們黨粉碎了“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的國家進入新的發(fā)展時期。但是,由于“十年浩劫”造成的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的嚴重破壞與創(chuàng)傷,特別是對人們心靈上造成的“內(nèi)傷”難以在短期內(nèi)得到恢復,社會生活中積累的問題非常多。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的黨和國家為了加速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實行了對外開放和對內(nèi)搞活經(jīng)濟的政策,它把我國從封閉型的社會,轉變?yōu)殚_放型的社會,特別是在政治體制、經(jīng)濟體制、科技體制、教育體制等領域里,發(fā)生了一系列深刻而又全面的改革,增強了整個社會的活力,極大地解放了生產(chǎn)力,有力地促進了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這是這一時期的主導方面。但是,在新舊體制交替的社會大變革、大前進中,必然伴隨著社會的大震蕩。由于新的體制、新的管理措施、新的價值觀念正在建立和形成的過程之中,法律法規(guī)不完備,制度不健全,必然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必然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空隙和漏洞,給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因此,盡管在這一時期,生產(chǎn)發(fā)展了,文化教育發(fā)展了,政法工作加強了,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但是,在另一方面卻出現(xiàn)了許多問題。其中,特別是青少年犯罪問題,更加集中地暴露出來,1978年、1979年、1980年的青少年犯罪達到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最高峰,犯罪青少年占整個刑事犯罪作案成員總數(shù)的百分比率,大中城市為70-80%,農(nóng)村為60-70%,并且許多大案要案是青少年犯罪所為。

        20世紀70年代末,青少年犯罪情況嚴重,不僅體現(xiàn)在以上的統(tǒng)計數(shù)字上,而且還表現(xiàn)在青少年犯罪所呈現(xiàn)出的新特點上。這些特點是:(1)犯罪低齡化趨勢明顯;(2)在校學生和流失生犯罪增多;(3)青少年團伙犯罪突出;(4)青少年暴力犯罪活動增加;(5)犯罪手段成人化;(6)女青少年犯罪上升。

        青少年犯罪的嚴重性和它所呈現(xiàn)出來的特點,嚴重地影響了我國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影響著祖國的未來,從而引起了社會上不少有識之士以及黨和國家有關部門的極大憂慮和高度重視。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文化部、公安部、國家勞動總局、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lián)等8個單位各自分別對青少年違法犯罪情況作了認真調(diào)查后,于1979年6月聯(lián)合向黨中央提出了《關于提請全黨重視解決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的報告》。中共中央接到這一報告后,對該問題予以了高度的重視與關心。并于1979年8月17日以黨內(nèi)58號文件的形式,迅速批轉了該報告,要求全黨立即行動起來,高度重視青少年犯罪問題,通過艱苦細致的工作,有效地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發(fā)生,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把我國青少年培養(yǎng)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我就是響應黨的這一號召,如魚得水,開始從事青少年犯罪研究的。

        我放棄了在北京大學法律系講授的憲法、哲學等課程,收集資料,認真閱讀,開始從事青少年犯罪研究,并在我主編的《國外法學》雙月刊公開發(fā)行的雜志上開辟了《青少年犯罪與立法》專欄,發(fā)表了大量國外青少年犯罪與治理,以及青少年立法方面的文章,傳播和積累了大量資料,并于1981年出版了《國外青少年法規(guī)與資料選編》、《外國少年司法制度與日本保護青少年條例選》等著作,于1983年為本科生開設了《國外少年司法制度》的課程。

        二、高效行動,創(chuàng)建《青少年法學》新興學科

        在1983年講授《國外少年司法制度》的基礎上,1984年我在北京大學創(chuàng)建了《青少年法學》新興學科。其他系的一些同學也來聽講,座無虛席,很受歡迎。同年5月,國家教委在武漢召開的高等政法院校課程設置會議上,確定該課程為全國高等政法院校的專業(yè)課程。從當年起,我即在北京大學法律系開始招收青少年法學碩士研究生。青少年法學這一新興學科在我國的興起,它為研究、治理與預防青少年犯罪,為制定青少年法規(guī)以及建立少年司法制度,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基礎,推動了實踐的發(fā)展:(1)理論功能。青少年法學的體系,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首先,通過青少年犯罪部分的研究,主要目的是從理論上明確青少年犯罪是一種與成年人犯罪既有共同性又具有特殊性的社會現(xiàn)象,進而分析研究青少年犯罪特征及其各種類型,從中分析和研究青少年犯罪的主觀原因、客觀原因以及主客觀原因的辯證關系,從而找出青少年犯罪的規(guī)律性,以便預防青少年犯罪。其次,通過綜合治理部分的研究,主要目的是從理論上明確認識綜合治理是根治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方針,以及綜合治理的科學性和理論依據(jù),明確我國處理青少年犯罪案件的原則、特點,對違法犯罪青少年的教育和改造以及對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預防——教育性預防、疏導性預防、控制性預防、懲戒性預防、重新犯罪預防的重要性。而預防青少年犯罪最根本之點,是提高青少年素質(zhì),因為青少年素質(zhì)提高了,犯罪也就自然減少了。因此,在綜合治理部分中,無論是預防青少年犯罪,還是對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審理、改造等環(huán)節(jié),都要突出教育二字。第三,通過青少年立法部分的研究,主要目的是分析和了解青少年立法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研究外國青少年法規(guī)類型及其特征,從而明確在我國制定青少年法規(guī)的必要性和我國制定青少年法規(guī)應堅持的基本原則以及我國應建立的青少年法規(guī)體系等等;(2)應用功能。從上述青少年法學所包括三部分主要內(nèi)容,可以清楚的看出,這是一門應用性很強,實用價值很高的學科,它無論在治理或預防青少年犯罪方面,或者是司法實踐與立法方面,都不僅提供了理論依據(jù),而且推動了實踐的發(fā)展,具有可操作性;(3)導向功能。首先通過青少年犯罪問題的研究,引起全社會普遍關注青少年犯罪問題,進一步抓緊和加強青少年教育。其次,青少年犯罪象一面鏡子,它反映出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

        使我們從中認識到青少年犯罪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它是一個“綜合病癥”,這就為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作了思想認識上的準備。最后,深入地、科學地研究青少年犯罪,不僅對制定有關保護青少年法律具有實用價值,而且是建立少年司法制度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由于青少年正在成長過程之中,辨別是非能力薄弱,善于模仿,因此,為了凈化社會環(huán)境,搞好精神文明建設,針對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所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制定青少年保護法規(guī)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未成年人犯罪與成年人犯罪有許多不同的特點,所以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都建立少年法庭或少年法院,用以審理少年犯罪案件,我國近年來少年法庭已有很大發(fā)展。為了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少年司法制度,顯然必須研究青少年犯罪問題。因此,這一新興學科的導向作用,是非常清楚的。

        三、擁有自信。參與青少年立法等社會活動

        1985年10月至1988年,為我國地方青少年立法興起階段。1985年10月黨中央發(fā)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教育、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文件,提出了十項措施,第10項措施明確指出:“目前,保護青少年的法律還不完備,建議立法機關會同有關部門,根據(jù)憲法的精神,加緊制定保護青少年的有關法律。用法律手段來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權利不受侵犯,防止資本主義、封建主義腐朽思想對青少年的引誘和腐蝕,保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备鶕?jù)黨中央指示精神,1985年底,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委托團市委牽頭,會同有關部門成立青少年保護法規(guī)起草辦公室,歷時16個月,十易其稿,于1987年制定了《上海市青少年保護條例》,進京征求意見。在訪問我時,我除肯定了該條例并著重指出其名稱與條例內(nèi)容不一致的問題,主張改為《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他們解釋這是依據(jù)黨中央文件的提法,約定俗成。我進一步說明這是制定法律,法律的特點就在于其準確性,絕對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名實不符。以后,貴州等地制定未成年人保護條例進京咨詢,我都以上海為例,進一步闡述我的主張。特別是受中共北京市委政法委的委托,參與主持起草《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時,當北京市領導參考《上海市青少年保護條例》,主張將法規(guī)名稱定為《北京市青少年保護條例》時,我更進一步闡述理由,提出青少年不是法律用語,而是社會學用語,或者說是一種習慣性的稱呼,它既包括了成年人,又包括了未成年人,與我國現(xiàn)行刑法、民法等所規(guī)定的內(nèi)容沖突,與聯(lián)合國制定的有關未成年人的法律文件也不一致,不能銜接,竭力主張稱為《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地方性立法經(jīng)驗,為制定全國性未成年人保護法奠定了基礎,積累了寶貴經(jīng)驗。截止1990年9月,我國已有17個省、直轄市、自治區(qū)相繼頒行了《未成年人保護條例》。

        1987年我應邀參與共青團中央和國家教委醞釀青少年立法工作,被聘請為《未成年人保護法》立法咨詢委員和顧問,參與不定期召開的由中央各有關部門派人參加的立法聯(lián)席會議,正式開始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起草工作。由于未成年人法律保護問題,涉及到家庭、學校、社會,以及國家機關許多部門,各個方面從切身利益出發(fā)都能提出各種不同意見,很難統(tǒng)一。當然,最后在“求同存異”,從保護未成年人利益的大局出發(fā),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11次易稿,形成了《未成年人保護法(草案)》上報國務院法制局審議。為此,法制局召開了專家討論會。我收到了附有批語:“制定一部五十七條法律,有三十八條與現(xiàn)行其他法規(guī)重復,制定這樣的法律有何意義”的邀請函。我看過批語后,立即給時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主管青少年立法的劉延東同志打電話,問她是否收到邀請函,并告知邀請函附件批語的內(nèi)容,希望團中央作為立法起草單位爭取參加討論會。在第二天討論會上,我胸有成竹,擁有自信,第一個發(fā)言,首先闡明制定《未成年人保護法》的重大意義,然后著重說明了《未成年人保護法》與其他現(xiàn)行法規(guī)條文重復的問題。我認為制定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草案)》與其他現(xiàn)行法規(guī)的有關條文重復是必然的。因為第一,說明了黨和政府一貫重視運用法律手段教育和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所以在新中國成立以后,在一系列有關法律、法令、條例、指示、通令、通告中都有大量教育和保護青少年的專門條款。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有關青少年法律條文已有100多條,現(xiàn)在我們要制定專門的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顯然,這種重復是必然的。第二,這種重復,充分反映了制定一部專門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必要性。它說明對以前那種分散于各有關法規(guī)中所規(guī)定的有關法律條文應該加以總結,汲取其在實施過程中的經(jīng)驗與教訓,使所制定的專門法律更臻完善。第三,按照前法服從后法制定與實行法律的規(guī)律,法律條文重復問題,是不難解決的等等。在我發(fā)言之后,與會的專家、學者熱烈呼應,一致贊同我的意見,形成一個高潮。因而法制局的負責人發(fā)言,說明邀請函所附批語,目的不是為了否定所制定的法律草案,而是作為大家討論時參考,更好地修改、補充法律草案。經(jīng)過專家論證和國務院法制局認真研究、修改與補充,《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草案)》于1991年6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1991年9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正式通過了這部法律,并決定于1992年1月1日起施行。

        1991年我被聘任為全國人大內(nèi)務司法委員會青少年工作組委員,參與總結起草《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經(jīng)驗,開始醞釀制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994年,全國人大內(nèi)務司法委員會根據(jù)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五年立法規(guī)劃,委托共青團中央成立《預防青少年犯罪法》起草小組,并邀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參與起草工作。我作為學者也被邀請參與了立法起草和討論等項工作,并被聘請為《預防青少年犯罪法》的咨詢委員和顧問。從此又參與《預防青少年犯罪法》的立法工作。首先是討論這部法律的名稱,經(jīng)過多次研究,先是將《預防青少年犯罪法》改為《預防少年違法犯罪法》,最后定名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為制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多次召開各類座談會、討論會,深入調(diào)查研究,特別是在我任中國犯罪學研究會會長期間,1998年5月在深圳召開的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七屆學術研討會和1999年5月在常州召開的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八屆學術研討會上,都設立專題,討論了制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問題,全國人大法工委都派了專人參加會議,并組織專門小組,聽取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意見。返京后,法工委又召開了多次專家討論會,就“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預防”、“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等進行了討論,終于達成了一致,認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應立足于教育和保護,從小抓起和從小事抓起,對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及時進行預防和矯治。將其作為該法第二條明文規(guī)定下來。這一條的規(guī)定,充分體現(xiàn)了犯罪學的預防犯罪思想。這部法律,終于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于1999年6月28日通過,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我參與了《未成年人保護法》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立法工作。這是異常珍貴的,

        不僅使我從中學習了很多立法經(jīng)驗,而且鍛煉了自己應對各種問題的能力。兩部法律是姐妹篇。前一部法律的中心內(nèi)容是: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后一部法律中心內(nèi)容是: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養(yǎng)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兩部法律殊途同歸,都是為了凈化社會環(huán)境,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與此同時,我還參加了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歷任常務理事、評委、顧問等。參與了該學會每年召開的一次學術研討會,以及論文評獎等等活動,擴展了我從事青少年犯罪研究視野,結識了許多新老青少年犯罪研究學者,促進了學術交流。

        四、美好時光,從事青少年犯罪研究的感言

        1976年粉碎“四人幫”至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文革結束之后的改革開放,催生了我至今研究青少年犯罪的30年,這30年的經(jīng)歷,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最精彩的一個階段?;厥淄?,彈指一揮間,我深感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是那樣短暫。然而,在這披荊斬棘的戰(zhàn)斗歲月里,收獲極大,感受頗多,集中起來說,人生的意義,就在于拼搏、創(chuàng)新與奉獻。因此,大致可以將我這30年來從事青少年犯罪研究的經(jīng)歷,歸納為八個大字:方向;拼搏;創(chuàng)新;奉獻。這八個大字是相互聯(lián)系,密切結合,不可分割,更不是彼此孤立的。

        (一)方向

        我原來在北京大學法學院是講授憲法和哲學、馬列主義經(jīng)典著作選讀等課程的,1979年響應黨中央《關于提請全黨重視解決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的號召,投身于青少年犯罪研究工作;我從事青少年立法工作,則是根據(jù)1985年10月黨中央發(fā)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教育、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文件的第10項措施,“根據(jù)憲法的精神,加緊制定保護青少年的有關法律”的決定,參與青少年立法工作的。

        大方向確定之后,就是將響應黨的號召,如何變?yōu)榫唧w行動的問題了。我的體會,貫徹執(zhí)行黨中央的號召與決定,絕不能墨守成規(guī),一成不變,而是要依據(jù)客觀實際情況,符合科學規(guī)律的有所創(chuàng)新。例如,根據(jù)黨中央1985年“加緊制定保護青少年的有關法律”的精神,從1985年10月至1988年,我國絕大部分省、直轄市和自治區(qū)開始制定地方性保護青少年條例,首先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法規(guī)的名稱問題,叫做《青少年保護條例》抑或稱為《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發(fā)生了激烈的爭論。如果叫做《青少年保護條例》,有黨中央文件為依據(jù),并且社會上都稱青少年,已約定俗成。但是,我以制定法律而論,提出制定法律,就在于其準確性,絕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名實不符。竭力主張叫做《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從而避免了與我國現(xiàn)行刑法、民法等所規(guī)定的內(nèi)容沖突,也防止了與聯(lián)合國制定的有關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文件不一致,不能銜接。

        (二)拼搏

        按字面含義而論,竭盡全力搏斗或者叫做頑強拼搏。具體就我個人而言,則是由于“文革”后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恢復黨籍,如虎添翼,無比喜悅,在感恩和彌補已損失的大好光陰等思想支配下,化作了一股無窮的力量,渾身是勁,爭分奪秒,日夜拼搏,筆耕不輟,做到了“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出版和發(fā)表了一系列研究青少年犯罪與治理,以及青少年立法方面著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國外青少年犯罪及其對策》(1985年由北大出版社出版,獲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10年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青少年法學》1986年由北大出版社出版,獲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10年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青少年法學概論》(主編),1987年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獲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10年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青少年立法論》1989年由黑龍江省教育出版社出版、《青少年犯罪與治理機制》1990年由明天出版社出版,1991年獲北京市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北京大學社科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及光明杯二等獎、《中外少年司法制度》(合著)1991年6月由華東師大出版社出版、《青少年法律保護》(主編)1991年12月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答問》(主編)1992年2月由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青少年犯罪研究十年》1994年由重慶出版社出版、《青少年法學新論》1996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與法制教育全書》一套三本(主編),1999年由西苑出版社出版、《青少年犯罪與治理》2000年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出版、《少年普法叢書》一套三本(《注意!青春保護》、《小心!別去犯罪》、《留神!呵護未來》)(主編),2001年由新世紀出版社出版,2002年獲國家圖書獎,以及2007年由群眾出版社出版的《關愛孩子面對面》等等。與此同時,我還出版和發(fā)表了一系列犯罪學方面的著作。其中,獨著與主編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下:《犯罪學通論》、《比較犯罪學》、《犯罪學——歷史·現(xiàn)狀·未來》、《當代有組織犯罪與防治對策》、《有組織犯罪透視》、《當代中國熱點與新型犯罪透視》、《當代世界犯罪熱點》、《當代中國犯罪主體》、《女性犯罪論》、《中國現(xiàn)階段市場經(jīng)濟與犯罪控制》、《邁向21世紀的犯罪預防與控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的犯罪研究》、《北京大學法學百科全書》(主編犯罪學卷)、《犯罪學大辭書》,以及主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兩部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犯罪學》。僅上述所列出版的著作,共計約34部,平均起來不到一年出版一本研究青少年犯罪與犯罪學方面的著作,如此高效的行動,難怪有的學者稱我為“拼命三郎”、多產(chǎn)作家,《法制日報》載文,介紹我為“拼搏之師”。

        (三)創(chuàng)新

        我進行青少年犯罪研究時,在吸取了國內(nèi)外學者有關青少年犯罪與少年司法制度方面觀點的同時,大膽地提出了許多新的構想,不斷創(chuàng)新。例如,1983年我就在北大開設了《國外少年司法制度》課程,1984年創(chuàng)建了《青少年法學》。該課程被當時的國家教委確定為高等政法院校課程之一,以后我又為碩士研究生開設了《比較青少年法學》。這些新興學科的不斷創(chuàng)建,對青少年犯罪與治理、對青少年立法、對青少年特別保護制度的建立,以及建立少年司法制度等等,都提出了深刻、建設性意見。充分體現(xiàn)了與時俱進的不斷創(chuàng)新精神,緊密結合時代特征、緊密結合對象特征、緊密結合文化背景,全方位地論證了青少年犯罪與治理機制的具體構想。

        在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基礎上,鑒于我國犯罪的嚴重性和治理的艱巨性,早在1987年我在北京大學首開了《犯罪學》課程,并成立了《犯罪問題研究中心》和犯罪學教研室,1992年更團結全國知名犯罪學者,共同創(chuàng)建了《中國犯罪學研究會》、招收了全國第一名犯罪學博士生,主講了《比較犯罪學》??傊瑥奈也粩鄤?chuàng)新和掌握自己的人生發(fā)展軌跡中,可以得出結論,只要我一息尚存,盡管一切都在發(fā)展、變化,但是,緊跟時代步伐,拼搏、創(chuàng)新、奉獻的人生行動要素,則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我之所以能夠如魚得水,暢行無阻地不斷創(chuàng)新,歸根到底是改革開放使然,它反映了改革開放事業(yè)激流勇進的壯觀景象。

        (四)奉獻

        我在一系列有關青少年犯罪研究著作中,全面、系統(tǒng)地闡述了青少年犯罪與治理的基本問題。以此作為研究對象,多角度、深層次、多側面地研究了我國青少年犯罪發(fā)展變化的基本情況、幾種主要類型、多種原因、根治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方針——綜合治理,以及公、檢、法的立案偵查、起訴、審理,和對少年犯罪的處罰與教育,并進一步研究了我國少年司法制度取得的成就與存在的主要問題與缺陷,以及完善我國少年司法制度的構想,等等。并在《青少年犯罪與治理》一書中,將我國青少年犯罪分為五個時期,分析、研究了其發(fā)展變化的基本情況,并提高到理論上進行反思,得出如下幾個方面帶有指導性的結論:第一,大力發(fā)展社會生產(chǎn)力是預防、控制和減少犯罪的根本措施;第二,我國不同時期犯罪的上升和下降,是與我們黨的政策是否失誤和工作好壞有著直接關系;第三,政法公安工作的業(yè)務指導思想必須適應改革、開放的形勢,實現(xiàn)斗爭方針與策略轉移,以提高在變革中的適應能力;第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是預防青少年犯罪一項最有力的措施;第五,對犯罪分子進行斗爭,必須依靠廣大人民群眾,認真貫徹黨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方針,動員全社會力量都來關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減少和預防青少年犯罪的一項最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對策;第六,加強法制建設,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建立監(jiān)督機制,牢固樹立起嚴格執(zhí)法觀念。

        1997年我被團中央等單位評為中國保護未成年人杰出公民。10年之后的2008年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認為我“科研成果豐厚和在推動青少年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授予“中國青少年研究事業(yè)終身成就獎”。

        回憶往事,我只不過在黨的方針、政策指引下,面對機遇和挑戰(zhàn),敢于探索,勇于攀登,既不把書本上的個別論斷當作束縛自己的教條,也不把實踐中已見成就的東西看成完美無缺的模式,敢于創(chuàng)新,做了一些自己應該做的工作。特別是過去的成就,總起來說,尚屬初創(chuàng),帶有填補學科空白的性質(zhì)。因此,還不能說已經(jīng)形成了具有較高層次的犯罪問題研究的理論體系,還不能說已經(jīng)完全把握了犯罪的規(guī)律,即使僅就已經(jīng)取得的學術成果而論,轉化為決策,見之于行動也還遠遠不夠??梢灶A料,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發(fā)展,我國的犯罪問題,必將發(fā)生新的變化,出現(xiàn)新的特點。這就為犯罪研究提出許多新的、更深刻的課題。因此,決不能滿足于現(xiàn)狀,更不敢停滯不前,更何況我以往所取得的成就,受到的表彰,其實是盛名之下難以相符,實在愧對,只能當做是對自己的一種鞭策而已。

        猜你喜歡
        犯罪學犯罪青少年
        青少年發(fā)明家
        Televisions
        中國犯罪學家推介
        ——許春金先生
        中國犯罪學家推介
        ——張荊先生
        中國犯罪學家推介
        ——張荊先生
        中國犯罪學家推介
        ——張黎群先生
        什么是犯罪?
        重新檢視犯罪中止
        激勵青少年放飛心中夢
        中國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犯罪”種種
        海外英語(2013年7期)2013-11-22 08:25:45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站| 亚洲av日韩av无码污污网站| 日本高清www无色夜在线视频| 午夜毛片午夜女人喷潮视频| 国内色精品视频在线网址| 阴唇两边有点白是怎么回事|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老阿姨| 激情 一区二区|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hd| 欧美性高清另类videosex| 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直播| 久久精品视频91|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麻豆| 新婚少妇无套内谢国语播放| 色和尚色视频在线看网站|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双 | 国产色婷婷久久又粗又爽|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 xxxx国产视频|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专区 |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狠狠综合|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综合另类色专区|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7777色鬼xxxx欧美色妇| 国产美女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网址| 国模无码视频专区一区| 嗯啊 不要 啊啊在线日韩a| 最新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网站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日韩人妻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性xxxx狂欢老少配|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流白浆| 最新中文字幕日韩精品| 香港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免费人成视频网站在线| 熟女免费观看一区二区|